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运行机制决定传统白酒的营销方式

所有酒企都处于两个维度的空间中在运作:一是社会运行机制,二是行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行下效”的社会运作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底层的消费向上层看齐,上层消费什么品牌或产品,下层就有得到的意愿,所以“上行下效”的品牌消费观得以形成,因为公关“上层”即意味着给品牌带来影响力,有影响力即有规模化;二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在这样的社会运行机制下,你有你的爱好和意愿,我有我的爱好和意愿,我们之间同处一个层级或“位次”(主观的认知),但是我们之间是不同的,是各自差异化的存在,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品牌与品牌之间要追求差异化为中心。两种社会运行机制意味着两种品牌消费观念,也意味着两种营销模式和品牌塑造模式。

其次“行业结构”也是决定一个酒企未来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传统白酒行业就是一个“金字塔”式结构,在这个结构内,“塔尖”品牌的位置因为“生得好”,基本是不用担心规模化问题,他们成为消费者在社会功能用途中的首选。唯一需要时刻关注的就是品牌价值化成长速度快还是慢,成长速度过慢会导致被其他成长速度更快的品类品牌超出,比如茅台和五粮液的关系;而“金字塔腰部品牌”则因为品牌也还不错(老名酒或具备一定的传统价值体系,比如窖池、老酒等),加之自己“干得好”,所以通过体量的快速扩张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也还是“价值化”,即便通过品类化来解决自己的“和而不同”的品牌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只是通过品类先找不同,然后让消费者更认可而已。唯有“金字塔”底部的中小酒企群体发展在行业内是最弱小的,因为他们天生“资质差”,没有优势的传统白酒价值体系可挖掘,也没有省酒群体的“能人”来带领大家一起干,所以只能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慢慢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一遇到行业“逆风”就波动不止,甚至倒下,而现在中小酒企群体的不增长甚至是持续下滑就是这个原因导致。

所以看清楚“行业结构”之后,我们的心理就会对酒企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理性的判断,不至于过于盲目和乐观。而看清“社会运行机制”,我们就能看清我们品牌营销工作的主要抓手到底何在。

但是,行业结构或行业运行机制其实仍然服从于社会运行机制。之于传统白酒行业来看,正是因为传统白酒的价值被用于社会的关系“润滑剂”为主的功能,才导致大家对品牌的选择上更注重“价值化”,从过去的汾酒、到后来的“白酒大王”五粮液,再到现在的茅台飞天,都是因为这一点,进而才有了满足各个区域市场和各个省份市场的地方“有价值品牌”。进一步来说,当行业结构服从于社会运行机制的时候,我们的品牌营销主要搞清楚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搞清楚目标消费者(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用我们的酒水产品或品牌的功能在何处?这个功能就是我们在“酒业学堂”所经常提及的两大功用:一是社会价值功能,比如送礼和宴;二是自身的生理价值功能,比如朋友“小聚”和自饮。凡是从这两个角度来展开营销,我们就等于抓住了酒水营销的“牛鼻子”,营销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

比如在国外的酒水品牌中,高端或超高端酒水之间为什么就相对不会发生类似于茅台这种价格越高卖的越好的现象?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运行机制决定了他们的酒精饮品消费主要是以满足生理需求为中心。你可以看到老外们的酒水消费习惯都是一瓶酒打开后一次就喝一杯(甚至一杯都只倒三分之一或更少)。这是为什么?其实很容易理解,当你在家里“自饮”的时候也不会一次喝完一瓶,一次就来二两左右即可。这就表明,老外们对于酒精饮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即“自饮”用为主。再进一步来说,他们为什么相对来讲更以“自饮”为主,而不是以“送礼或宴请”用为主?这就是社会运行机制的不同所造成。当我们的社会运行机制需要我们用酒水来“送礼或宴请”用为主的时候,茅台这样的“追涨”现象就会发生;因为被送礼或被宴请的人知道,用这类产品意味着更有面子。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外国的酒精饮品中,品牌差异化即“和而不同”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在我国则是走“上行下效”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两种营销模式或品牌塑造模式没有优劣之分,仅仅是“适者生存”,而且我们国家未来“和而不同”的品牌差异化的空间也在越来越大。

所以在满足社会运行机制的“品牌价值化”这条赛道上,无论大小酒企,都要把品牌是否能够,在当地或全国的具备社会影响力的人群中消费,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来看待。一旦以规模化为主旨,而忽视当地有影响力人群的品牌价值化建设的时候,你就离规模下滑不远了,因为你的品牌价值化程度被削弱了。而那些长期忽视这一点的酒企或品牌运营商,则将就此一蹶不振,直至品牌价值化这件“头等大事”被重提议程才能得以解决。

最后,营销本身无所谓先进还是落后,唯一导致营销不先进或落后的根据就是营销的方式和营销所处的环境是否“合拍”。如果你按照西方思维来开展品牌差异化营销,当然也会有市场空间,但是相对来说,不会比走开展品牌价值化营销的酒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不是我在“酒业学堂”一家之言,这是整个社会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同样地,适合于西方的那套品牌差异化塑造方式也部分地适用于中国,但是采取品牌差异化方式塑造酒水品牌的方式只是两种品牌塑造可选方式中的其中一种,而且还是相对次要的选择;在中国,更重要的传统酒水品牌塑造方式的选择是品牌价值化塑造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白酒促销三大误区与四点经验分享(附:酒水促销13式,国庆黄金周就靠它了)
是时候重做餐饮渠道了
独家:酒水企业为啥沉醉历史文化不愿醒来?
首办酒类“超级品牌日”, 京东超市因何携手五粮液?
如何提高酒水的销售量呢?
沁园春•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