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寻根】古城寻迹

春暖花开季节,漫步兰江公园,然后向东登澧州古城墙,驻足八方楼,俯瞰沧堰。放眼四顾,昔日汩汩流淌的栗河已被鳞次栉比的房屋完全挡住视线,城墙以及河岸两边全是民居。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现在的景况与很多年前的印象已有天壤之别。

古城墙

在湘西北的县城治所中,古城墙是难得一见的景观,而这一景观幸为澧州所享有。如今我们看到的古城墙,主要为原城墙南部一线。整个城墙究竟有多长?传说中的六门又在哪里?查阅相关资料后方知:明洪武五年(1372年),澧州州治垒土为城。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砌以砖,高一丈五尺(4.9米),周长913,建东、西、南、北门和牛穿门,城外有壕,深4.9米。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门更名为澧阳(东)、兰江(南)、石慈(西)、松滋(北)和金穿门。后五门分别更名为溁绣(东)、晏澧(南)、澹江(西)、金牛(西北)、清风(北)门,又在东门至南门适中处建小南门。整个城墙增至5078米,上有垛口3368个。城墙一周大致走向为:县一中西南——县政府——兰江公园——八方楼——月台——敌楼拐(原肉食屠宰场)——翊武东路南侧(原棉机厂)——步行街——粮食局——人民医院——金华豪园——一中西围墙,大致呈椭圆形,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600米,面积1.2平方公里。至1935年时城垣完整,城门俱在。民国时期,因水患战乱,城破堤圮。今仅有敌楼拐至县一中西1894米长的城垣。

东门外

也许是出生于东门外的缘故,我自小就对城东有着特别的感情。据老人说,东门就在月台处,有两个门洞,旧时曾有“进门一土里(土里庙)、转弯一枝梅(城墙上雕有梅花)”,“进东门,五户馆,羊肉大面青花碗”的说法。东门之外,因水路可直达澧水干流,有大码头、新码头、杨家码头等码头,各种船舶往来繁忙。河面上,从上游放来的木排一字排开,沿岸店铺林立,商贾云集。1917年,有位王姓的长沙人首开“快利”号浅水客货轮航行于津澧之间。东门外沿河民居多为吊脚楼,错落参差,宛若凤凰古城民居之模样。从时而经过的小汽轮上传来的鸣笛声,给东门街道乃至整个古城带来新鲜和生机。

当然,给东门外带来名望的主要标志还是13孔、175米长的多安桥。这座以两位建桥官员姓氏命名的石桥,是旧时津澧陆路交通的必经之道。曾有民谚曰:“多安桥,十三眼,上面摆的是瓦罐”。连瓦罐都卖到了桥上,可见当年生意之兴隆。清澈流淌的澧水,熙熙攘攘的街道,多安桥一直是古澧州妇孺皆知的名胜景观。到了夏日,桥下便有不少大人小孩嬉水游泳,更有顽童从桥墩上一跃而下,溅起一团团水花,引得路人驻足观看。1973年文良制和黄沙湾河口堵口,栗河澹水成死水一潭,鱼网密布,河水常年呈混浊状,夏日水浮莲遮盖河面,再也看不到昔日河清水漾、船来帆往的景象了。

南门口

如今的澧州古城,仅大南门尚可寻得遗迹。此门在县政府大门东侧处,现仍可见拱劵门洞。小南门则在兰江公园东北角处。文良制堵口前,澧水顺栗河而下,大小南门河边有洗衣的,洗菜的,挑水的,老人带着小孩,男人伴着女人,河水哗哗作响,岸边笑声连连,一派热闹景象。小南门内的芬司街有水井一口,清洌甘甜,周边居民长饮此水。

南门对岸,便是一大片桑林。晚唐文人李群玉曾在城南仙眠州建宅,其读书处题名为“水竹居”。1973年,县城大堤南移后,桑园渐毁,栗河两岸成为机关单位驻地和民居。

位于小南门和东门之间的八方楼(又名澧浦楼、遇仙楼),是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这座建于南宋年间且富神话色彩的20米高的三重檐木架楼阁,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榫卯銜接。九百年光阴流逝,八方楼历经了无数朝代的更替,见证了多少人间悲欢。从月台至八方楼,城墙已被土堤所掩没,堤坡下便是日夜流淌不息的栗河。遗憾的是,过去宽阔的大堤,现在已被密密麻麻的简易房屋所占据,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

澧州古城除了城墙,最为有名的古迹当属距大南门不远的文庙了。儿时,文庙于我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尤其是庙顶几把宝剑的传说,更让我心生畏惧。后来进去一看,那种神秘感一扫而光,代之以对大成殿、状元桥的新奇和庄严之感。

文庙以西,乃是一片空旷之地,可容纳数千人集会,北处曾有一司令台。向西,除五十年代兴办的蚕桑中学外,全是郁郁葱葱的桑园。入夜,这里黑灯瞎火的,胆小的人不敢行走。

北门口

对于现在的城区人来说,北门口只是一个方位。据老人回忆,古城北门就在现在的步行街西端,城内有几家粮油行。1935年,北门和大小西门在特大洪水中溃破,全城陷于一片汪洋之中。后来又遭遇日寇飞机轰炸,澧州古城墙再也没能恢复过去的原样。

北门西南原县人民医院与祥瑞大厦之间有一水塘,早年水塘中央曾有一亩多地的土台,名曰晒经台,据说专为晒晾经书所垒。水塘不远处有一小庙和石龟,石龟头部毁失,现水塘尚在,土台、庙宇、石龟均已不存。

记忆中的北门口,印象最深的是汽车站:一排约五六间平房,是车站的候车室。外面,大八字的木架屋顶撑起一座可供车辆停靠的空间。207国道从黄桥北来,又经现在的金玉宾馆前向西蜿蜒而去;公路向东,则经多安桥至津市。每有车辆到达,旅客匆匆而下,搬运工人马上搭起木梯卸下车顶的货物,稍后,那辆老旧笨蛮的汽车几声鸣笛,一阵灰尘扬起,缓缓地开走了。

车站对面,原本是一片旷野农田,旧时只有一座天主教堂孤立远处。东边,从现在的县农行处有一条便道北通桃花滩。这一带后来因澹水改道曾几经筑堤平堤,现在则成了县城的中心街道。一路向北至黄桥,如今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已是县城最为繁华的地段了。

大小西门

古时的大小西门,系为连接澧州西北交通而设。大西门在县一中西南角,水毁不存。小西门位于金华豪园西南,现在仅可见一石拱桥静卧于水渠之中,经此桥方可入城。据老人所传,大西门外有一接官亭,专为迎接来澧的官员所建。解放前,大小西门外皆荒凉之地。

大小西门有两处较有名气的古迹,一是洗墨池,二是金牛池。县志载:洗墨池在城西隅,明华藩废府内,乃宋范仲淹读书处,池水如墨。金牛池近金穿门,池浅而狭,相传昔有牛卧此,毛皆金色,居民叱之,穿城而出,因名其池“金牛”,门曰“金穿”,又曰“牛穿”。而有趣的是,洗墨池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古城某财主请了一个名叫刘一瓢的画师作画,刘画师要了三丈六尺白绸布,突然朝白绸布泼了一瓢黑墨,财主见后大为惊诧,正待问时,画师将绸布放入池中清洗,只见一阵乌烟腾起,一条青龙飞向空中,绸布洗白,池水从此墨黑。

出大西门,便可南渡栗河。如今,大西门外已成为县城主要的工业开发区和高端住宅区。

丁公桥

在整个古城,丁公桥可谓人尽皆知。可是,自小以来就不见桥在何处,桥为何状。査询后方知丁公桥之名源于丁公威卖魚的传说:相传炎暑中众人卖鱼于澧城大街桥上,众鱼皆臭,惟丁公鱼活,因私窥之,见公以一小丸入水浇之,鱼随手拨刺。众夺其丸,公吞入口,遂乘云去。至今桥没于尘土之中,故名其街曰丁公桥。也有老人忆传:丁公桥为一旱桥,石头砌就,行人皆从桥上来往,此说估计难以考证。但在城区街道改造中,曾从地下一米处发现明清街道遗迹,似又为丁公桥的传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记忆中的丁公桥,如同现在一样,是澧州古城的繁华中心。东南角是百货大楼,西南角为国营饭店,西北角为理发店和照像馆,东北角为副食品大楼。其中,尤对理发店印象甚深。那时的理发店有的座位上方吊着一块竹簾,后来才知道是夏天用来给顾客扇风解凉的,如同今天的电扇一样,遗憾的是我沒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店里有一老师傅,每次给人理完发之后,都要用镜子从顾客身后照一照,甚至顾客起身准备离店时,还将其留住,认真地在某处修剪一下,左右看看,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象这样耐心细致的理发师傅,此后再也沒有遇到过了。

沧海桑田,昔日的古城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断拓展,几天不上街,就会突然冒出一栋高楼来。旧时的古城,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人口数千。到1989年,城区面积也只有9.6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到2016年末,城区面积已达32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随着津澧融城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新的澧州城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真正成为澧水下游、湘鄂边界的重镇。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城区的变化之外,正在实施的河湖水网连通生态水利工程将引澧水进入栗河,沿河两岸将建成美丽的风光带,栗河澹水将重现清澈流淌的原貌,成为民众休闲漫游的好去处。小南门至东门城墙周边的清理拆迁正在进行之中,古城的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将大为改善。可以想见,古城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澧州人民面前,古城的明天将越来越靓丽!

《城头山视窗》2017年第3期“人文寻根”

城头山视窗》2017年第3期封面封底

城头山视窗 | 编辑黄静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澧浦风流】品牌载道  精品建筑铸众祥 ——湖南众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县教育重点项目及其发展走笔

【视窗特稿】浮躁之源——卓琳随笔

【百年大计】澧县二完小正式更名为澧县弘毅学校,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校名并将于9月亲临揭牌——而这里有很深的玄机

【百年大计】风雨砥砺  岁月如歌谱华章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打造最美校园工作巡礼

【百年大计】让个性长出翅膀  让教育契合人心 ——澧县澧澹中学办校个性启示录

【百年大计】逐梦前行:乘实验之舟 涉国际之旅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建设一流学校工作纪实

【百年大计】澧城杏坛绽新葩 ——澧州实验学校创办巡礼

【百年大计】澧阳春秋  借得春风花满枝 ——澧县澧阳中学创建名优特色学校走笔

【百年大计】沃土根深  天纵英才 ——澧县城关中学发展素描

【封面人物】矢志教育   功在千秋誉九澧 ——澧县教育功臣、九澧教育集团董事长聂铎岗打造教育品牌纪实

【城头山影视】芳菲桃李春成海——澧县第六中学宣传片

【城头山影视】文谷 用文化点亮梦想——浙江文谷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百年前的澧州是什么样子的?外国友人的镜头进行了真实记录。下面是韩川广猎网站搜索得来的澧州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光流云 看城头山走向豪迈》——城头山古城之门
最早“单元房”价值几何
安徽寿县古城
乾州古城:湘西四大古镇之首,一座4200年古城
探寻漳州桥头村明代古城墙 (图文视频)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澧州古城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