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勇者
謝坤山先生 畫出幸福生活 重要紀事 1958 生於台東 1970 國小畢業入工廠 1974 誤觸高壓電 雙手及右小腿截肢 克服困難以口 自習素描七年 1980 入畫家吳炫三門下習畫 1981 就讀民權國中補校 舉行首次油畫個展 1986 獲頒全國青年獎章 1988 畢業於建中補校 1996 獲頒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2000 國內外演講突破上千次 謝坤山先生只剩下一隻眼、一條腿,不但能獨立生活,發展事業,更助人重拾希望。他說:「或許我們行動緩慢,但都努力求進。生平故事簡介 謝坤山年僅十二歲就開始打工,在台東一家飼料行做學徒,十五歲時,轉到針織廠工作,每月掙一千多元新台幣。針織廠老闆後來要把工廠搬到台北縣一座新樓,健壯的謝坤山馬上自告奮勇幫忙。 有一天,晴空萬里,謝坤山和同事小心翼翼把蒸汽熨斗及其設備拆卸,陸續將東西運往新廠。一段三公尺高的管子要吊起就位,謝坤山於是主動走到新廠三樓陽台上說:「把管子遞給我拖進去。」 謝坤山光腳站看,從欄杆上探出身子,雙手抓住笨重的金屬管。他把管子拉上去時,管子搖擺著,意外碰到一根電線。剎那間,一下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高壓電流通過管子,在謝坤山身體上產生一道閃光。同事驚恐萬分,只見謝坤山身體僵直,抓住管子的手不由自主握得更緊。謝坤山身體迸出火花,皮膚吱吱作響,嘴巴張開,卻無聲喊叫,不到一分鐘人就暈了過去。他被抬進救護車時,人已奄奄一息,空氣中彌漫著拷肉味道。 「沒了手腳,怎麼生活?」 謝坤山在醫院蘇醒時,看見母親強忍眼淚。他想伸手抓住床邊撐起身體,但燒焦了的雙手顫動著,無法如願,右腿劇痛難當。 醫生對謝坤山母親說:「我們無法保住他燒焦的肢體,雙臂和右小腿必須截去。」謝坤山母親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哭道:「沒了手腳怎麼生活啊?就沒辦法保住四肢嗎?醫生求求你!」 之後幾天,謝坤山父母一邊設法借錢,支付醫療費;一邊不斷諮詢其他醫生,看有沒有其他良方。但最後他們明白,兒子受損四肢的感染正迅速蔓延,性命也可能不保。「不管怎樣,我們要盡可能保住他的命,」母親只好對醫生說。「只要坤山能再喊我一聲媽,也就夠。」 醫生動了一連串手術,將謝坤山的左臂從肩關節處截去,右臂從肩膀以下二十公分處截去,右褪從膝蓋以下截去。對謝坤山來說,看見母親傷心,比身體上的痛楚更難受。他答應她;「我無權輕生,也不會放棄。」那是一九七四年,謝坤山快滿十六歲。 他出院後,得到母親悉心照顧,很多個夜晚,她為了給子餵飯,自己的飯菜都涼了。早上,她甚至連早飯也來不及吃,就忙著幫兒子洗澡、穿衣。不過,謝坤山決心自食其力。 他對父親說:「我們可以做個東西,在上面裝隻湯匙,再套在我右臂上。」父親按照謝坤山所說,把裝置做好─螺旋狀的中空鐵環,可讓謝坤山把短短的右臂插於其中,鐵環尾端有活動套子,只要接上特製湯匙,謝坤山就能夠自己吃飯了。他們後來又特製了水龍頭,謝坤山能用腳控制,自己洗澡。 謝坤山初次用特製水龍頭獨自洗澡後,他母親問:「你怎麼把身子擦亁?」「這很容易,鑽進衣服裏,衣服就會把我擦乾。」母親哭了.但機靈的謝坤山令她破涕為笑。 「我不想連尊嚴也失去」 謝坤山出事後不久,有個鄰居對他母親說:「坤山只要到夜市一蹲或到廟前一躺,一定能掙到不少錢。」對一貧如洗的殘疾人來說,以乞討維生並不罕見。但謝坤山連聽都不願聽。他說;四肢我已經失去其三,我不想連尊嚴也失去。」 他夢想有一天能夠照顧自己。 一天,謝坤山看妹抹做功課,突然想到自己可以用嘴咬住筆寫字。最初他牙齒很痛,寫出來的字幾乎無法辨識,但經過數月練習,他已寫出整齊小字,並開始畫畫。把對父母說;「如果我學會畫肖像畫,就能謀生了。」 一天,他在家裏的電視機上看到一個節目,介紹巴黎羅浮宮所藏文藝復與名畫。他心想:「原來畫作能達到如此美不勝收的境界。」 從那天開始,嘴裏的鋼筆和畫筆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將近七年,他蟄伏家中,孜孜不倦提高繪畫技巧。正規課程太貴,他就看書自修。 一九八○年,謝坤山聽說有個團體專教殘障人士習畫,正提供膳宿。他看到了獨立生活的機會,但母親反對:「你自己什麼都不能做,誰來照顧你?」但是謝坤山心意已決,終於離家與其他殘障人士住在一起。但僅僅一個月,習畫課程就由於資金不足難以繼續。謝坤山和其他五個殘障朋友只好各自出些錢,在台北縣三重市租房子,成立了一間畫室,起名「慢半拍」。他說:「 我們行動或許緩慢,但都努刀求進。」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高中美術教師陳惠蘭在電視上看到「慢伴拍」畫室的報導之後,晚上輾轉不寐.腦海裏總浮現出謝坤山用牙齒咬筆作畫的情景。她第二天對丈夫說:「這年輕人喜愛繪畫,但卻沒有手,我覺得應去幫幫他。」於是她寄了一封信給謝坤山說:「或許我能幫助你學習繪畫。」 一九八○年冬天,陳惠蘭帶著顏料和畫筆來到「慢伴拍」畫室,但開始心裏擔憂。她與殘障人士很少打交道,有點害怕自己的幫忙可能會變成無窮盡的擔子,但謝坤山的微笑使她解除了戒心。他們談論藝術,觀看作品,有說有笑。她的擔心很快的就完全消失。 此後,謝坤山經常到陳慧蘭任教的國中,請她指導。陳慧蘭很欽佩謝坤山運用畫筆的能力,但知道真正藝術所需的還遠遠不止這些。她對謝坤山說:「你要學會以色彩、質感、空間和透視畫法來賦予物體生命力。」 陳慧蘭和同事們每人每月捐出五百元,幫助謝坤山支付各種費用。謝坤山非常感激,被他們不求回報的做法深深感動,他勉勵自己,有一天也要發揚這種助人精神,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 「我想師從這樣的藝術家」 謝坤山定期會去參觀畫展,希望從其他藝術家作品中學到點什麼。當時台灣畫家吳炫三備受推崇,謝坤山對陳惠蘭說:「它的畫非常逼真,我想師從這樣的藝術家。」陳惠蘭便答應陪謝坤山去參觀吳炫三的畫。 在畫展會場上,謝坤山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吳炫山提出想跟他習畫。吳炫山說:「我很久沒私下收學生了,不過你可以到我在藝專的班上來,看看情況再說。」雖然吳炫三擔心謝坤山身體不便,不過對他卻有一種自然而來的親切感。「我來自一無所有的鄉下,了解身處弱勢的滋味,」他說。 謝坤山起初的進度比不上其他學生。他以牙齒咬住畫筆,要移動頭部,緩慢而費力。但他的求學精神卻無人可比。他原先在家裏畫,畫好才拿到班上給老師指教;過了一年,他已經有信心和其他同學一起在班上畫了。 「我從未見過一個學生能這麼快洞察繪畫的奧妙,」吳炫三對陳惠蘭說。 謝坤山在吳炫三那裏學了十八個月之後,吳炫三為他舉辦了一次小畫展,十八幅畫作全部賣出。畫展結束後,謝坤山匆匆趕回父母家,把七萬元新台幣放在桌上,兩老瞠目結舌。 謝坤山嘗到成功滋味,大受鼓舞,不久就選了一幅作品,寄去參加全國美展。但評選委員會以展場空間有限為由,把他的油畫拒諸門外。 謝坤山利用機會親自到全國美展參觀別人的作品後才發現;「我的作品和參展作品相比,真是相形見絀。我必須繼續努力。」 天道酬勤,他的努力又一次得到回報。連續六次參展失敗之後,他的一幅油畫終於入選一九八三年全國美展。那時謝坤山也復學了,在國中就讀。 「我會令你快樂」 一天下午,他請妹妹幫忙重新釘裝課本。書頁由於常被下巴和被截右臂翻動,都脫落了。謝坤山將頭靠在桌上看看妹妹,不料卻被書角撞擊到右眼。第二天早上,他只覺右眼劇痛,僅餘一半視力。在醫院,醫生診斷為視網膜剝落,雖然動了兩次手術,仍然無法恢復視力。謝坤山以堅強意志和樂觀態度又接受了這次挫折。 「右眼看不見,我就看不見別人的缺點,」他對醫生說。「左眼還看得見,就能看得見別人的優點。」看到他如此平靜面對不幸,醫生也感到驚奇。 一九八五年,謝坤山在台北市舉行畫展,聲名大噪。同年,他和林也真決定結婚。林也真向父母保證;「謝坤山充滿愛心,工作勤奮,無比樂觀,殘疾是無關緊要的。」謝坤山也對林也真父母說「我關心的是我還能夠做些什麼,而不是我不能做什麼,」。但他們依然拒絕給這對年輕人祝福。 一九八七年七月七日,兩人在台北士林地方法院結婚。林也真身穿白色長裙,手捧謝坤山送給她的一小束玫瑰。謝坤山誓言:「我會令你快樂。」 幾年後,謝坤山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在台北縣買了一套有三間臥室的房子,客廳支起畫架,每天畫十小時,一年創作十幾幅靜物畫。事業果實纍纍,家庭也開枝散葉。一九九二年,他的大女兒木木出世,三年後又添了二女兒貝貝。 一九九四年,謝坤山完成了他最大幅的作品《金池塘》,以八萬元新台幣賣出;該畫如今估價超過二百萬元。他的作品六次入選全國性畫展,一九九七年榮獲國際特殊才藝協會視覺藝術獎,有機會在不同國家巡迴展出。 謝坤山和妻子生活幸福,證明了林也真父母是過慮了。林也真說:「我們的婚姻充滿歡樂,還有了兩個寶貝孩子。坤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決心,使我和女兒很有安全感。」 「我有個朋友,希望你去見見他」 慈濟醫院的社工在報紙上看到了謝坤山的故事,便邀請他去和林傑翔見面。林傑翔因摩托車事故,頸部以下全身癱瘓;此後十年他變得冷漠被動,每天就坐在電視機前的舊輪椅上,既不能變換電視頻道、調節音量,也不能自行離開。 謝坤山耐心聽了他的故事後,對他說:「我們最好出去,我有個朋友,希望你去見見他。」林傑翔驚惶失措說:「我不出去,不想見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見我。」經過謝坤山的耐心勸說,林傑翔終於答應跟謝坤山一起到中和市。在那裹,林傑翔認識了和他有同樣遭遇的童福財,但他以謝坤山為榜樣,努力去做自己仍然能夠做的事。 童福財坐看電動輪椅在房子中穿梭,並利用特別裝置控制湯匙,變換電視頻道,接聽電話等等。「我以為這些事是自己永遠做不了的,」林傑翔說,突然覺得生命再次有了希望。 在謝坤山幫忙下,林傑翔得到政府資助,購置了特別設計的輪椅,只須用頭按壓控制桿,就可操縱自如。謝坤山還設計了一張桌子給他,上面有電視遙控器、免提電話和書托,林傑翔只要咬住一根筷子,就可以控制電視,撥打電話和翻動書頁了。林傑翔說:「我以前在輪椅上一坐就是一整天,謝坤山使我恢復希望,令我想去做更多事情。」 謝坤山不時應邀到學校、社區中心、各大企業,甚至監獄演講。這些額外收入使他有餘力開拓藝術新境界,如今他越來越傾向創作半抽象作品了。 謝坤山說:「殘疾從來沒有妨礙我成為一個自在的人。我的衣袖或許空空如也,但我依然能夠『掌握』充滿幸福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空大卦概論
棒針編織 02 - 起針, 起腳
OK4R 讀書法
柏林演讲会场肩周炎自愈记
胡朝景 Chau
別等插管後才後悔...重要!這5種病人一但插管,往往一直插到過世為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