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修治病的九种方法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总结有九种方法:


01

息心系脐,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02

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如果止心丹田仍然痛,可以移心足三里穴。若还不能止,则可以移心两脚大拇指甲的横纹上,以愈为度。


03

为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痛、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颈项强等七种病。



04

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充脏腑,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05

身上有病,一心止于病外,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不出三日,都能痊愈。


06

不以病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07

偏用出息,可治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痰饮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壮热、支节皆痛、身体虚悬、肺闭胀急、呕逆气急等病。


08

吹、呼、嘻、呵、嘘、呬等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这也就是世俗称的六字诀。


09

为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减坏息散诸阴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症结肿毒,持息治战动不安,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补虚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众患。


—— 热文推荐 —— 


什么是“无为而治”?

孩子,你为什么要学习?

唐僧:我的一生,都在接受反转

活得有趣,取悦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易经智慧:如何取得成功?成功之后如何守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禅治病的九种方法
道医学堂丨行气之调息
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以和哪几方一起理解?
一套初学者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脏腑辨证方法
气增而久 夭之由也
涌泉穴:排除浊气第一要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