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烁老师30天认知训练营学习笔记10

今天这份笔记针对的是下面两节课程:


14 公平:实力说话

15 事实:共识先于事实

这两节课程既烧脑又非常刺激,事关我们许多核心关切,我已经听过了两遍,准备待会再认真听一遍。不过,在再听之前,先写下留存的印象与思考。

14 公平:实力说话

听这节课程,听得很入迷,王烁老师推荐了两本书,介绍了四种公平分配的方案。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位是阿马蒂亚.森,他对于身份政治的思考,也在王烁老师的一节课中,我也写过一篇笔记:

王烁老师30天认知训练营学习笔记6

另一位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被王烁老师誉为最伟大,肯定也非同凡响,他们都写过相同名字、主题的一本书《伦理学和经济学》。倒是很有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的风范,亚当.斯密成名之作《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但他有另一本对于道德进行思考的名著《道德情操论》。

王烁老师在这节课程中提出的公平分配的几种方法:

1,海盗分配法

也就是平均分配

2,纳什分配法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一个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当每个博弈者的均衡策略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与此同时,其他所有博弈者也遵循这样的策略。


3,天道分配法

先满足穷人的效用需求,然后再满足富人的效用需求,福利社会有点这个味道:

4,人道分配法

王烁老师在课程中提到,在稳定的市场中,自然而然的结果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如果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纳什分配方法,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而人道分配法则是,进一步偏向富人,在二次分配中,富人再次分得更大的蛋糕。

5. 夏普利分配法

这是王烁老师最推崇,认可的公平方案,认为也具有实操性。实力是指在多少种情况下你属于关键人物,缺你不可。

计算它可以用夏普利值,我当时听的时候就觉得特备熟悉,想起原来是在读书会分享《议事的科学》提到过,在这本书中有关于电梯维修费用分摊的讨论。

黄渡海读书会2020第二期《议事的科学》

一楼住户该不该交电梯费?|思维

https://www.jianshu.com/p/0087b9e1f258

博弈论的奠基人之一夏普里在研究非策略多人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创作的夏普里值法对解决合作利益分配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即合理又科学的分配方式。

像费用分摊、损益分摊那种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夏普里值方法来解决。

它的目标是构造一种综合考虑冲突各方要求的折中的效用分配方案,从而保证分配的公平性。

遵循的原则是:所得与自己的贡献相等。

---引自百度百科 夏普利值

夏普利的方法很符合亚里士多德对公正的看法:

平等的人应受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人应受不平等的对待。

---亚里士多德

我听完了这一课,立马想到的是在微信群里看到的下面这个议论:

以前,看了这张图说的,觉得真大神也,学完了王烁老师这一课,则感觉不以为然了。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上图中其实隐藏了默认的前提,就是做出来的蛋糕,大家贡献一致,都不可或缺,都是关键人物,所以其所谓的好制度,最终采用的分配方案其实是遵循海盗分配法或夏普利分配法---当大家都是关键人物的时候。

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分蛋糕也不是这样的顺序,而是在做蛋糕的时候就会确定下来的,当然在一个长期的时间段,则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这节课,王烁老师开篇即说明了交易的含义,以及什么是做出来的蛋糕的含义。

我印象中,王烁老师是如此说的:

只要基于自愿的贸易都是对双方有好处的,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我最初听说这个道理,是看茅于轼先生的书籍看到的:

王烁老师给出了较详细的说明,核心是底价这个概念:

买家底价之下,卖家底价之上重合的部分就是做出来的蛋糕,也是需要考虑分配公平的部分。

15 事实:共识先于事实

这一课哲学意味很浓厚,我开始是不以为然的。我在想,客观真理怎么可能因为人的共识而改变?

1+1可能不等于2吗?

亩产可能十万斤吗?

不合力学原理修建的水坝能不垮塌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但是学完了王烁老师的这一课,知道了王烁老师谈的根本不是这个层面的事。这一课属于博弈论的一篇,王烁老师其实想谈的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

他将事实分层三个层面:

五官感受到的常识;

科学事实;

哲学事实

一般人拥有的是常识,科学家透过常识看到背后的模型,哲学怀疑论消融一切事实,过去这样,未来就一定是么?

对不同层面的事实的不同看法,又构成了新的事实,所以王烁老师认为这就像一个千层饼。

之所以人们能够达成合作,不是因为对于事实的认识达成了一致,而是还有基本的共识,还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还能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也很简单,或者你消灭我,或者我消灭你,如此而已。

杠精不是被另一个杠精消灭的,而是自己放弃了,我们的能量值得用在更值得的地方。他降到了人们相信的乌龟驮地球的模型,这个模型尽管不符合科学事实,但实际上还是能自圆其说的。

听这一课的时候,我想起了万维钢老师讲后现代的逻辑那一期,那是他解读《知识的边界》这本书,认为这本书将后现代逻辑讲得很到位,很有道理。

我凭印象重述一下这个 后现代的逻辑:

1,一切看法都是来自人的某个视角;
2,一切视角都是平等的;并且是主观的;
3,在某个视角下,见识是有高低之别的;
4,在讨论看法的时候,先要说明是什么视角

而王烁老师说的共识先于事实,就在于首先承认他人的视角可能与自己不同,而在同一个视角下,还有基本的共识。而不是不同视角之下的争锋。

一棵树,在伐木工人眼中与小孩眼中,意义完全不同,认识到的事实也完全不同。

-----------------------------------

14 公平:实力说话

14.1 公平这件事太难。可能是现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在《组织的极限》(Limits of Organization)这本书中引用了一位犹太教拉比的天问:

人不为己,谁来为你?人不为人,还能算是人?(If I am not for myself, then who is for me? And if I am not for others, then who am I?

14.2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谈不到公平;有一群人但如果纯粹是敌人,也谈不到公平。只有一群人要合作的时候,才谈得到公平。

要达成合作的前提是有合作的空间,就是一方愿意接受的最低条件与另一方愿意出的最高条件之间有交集。这两个条件就叫作底价,一般藏在心里秘不示人,但不是所谓的心理价位,而有其客观依据。

经济学家把它叫作机会成本,谈判专家把它叫作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Negotiated Agreement),也就是假如谈不成时的最优选择,指的都是同一件事:要达成一致,双方各自至少要拿到底价,否则不如不谈。

两个底价之间的交集,也即买方的最高价超出卖方的最低价的那段区域,是这宗交易创造出来的额外收益,是双方共同做出来的蛋糕。只要谈得成就总比谈不成好,这句话永远正确,因为它是自证的:谈成了双方就一定是凭空把一块蛋糕给做出来了。

14.3 纳什分配法,它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它认为应该在均衡点上分配,均衡点的意思是偏离这个点为任一方所增加的效用都小于另一方损失的效用,从而导致总效用损失。

很不幸,按照纳什分配法来办,问题换个方式又出现了:富人客观上往往会变得更富,因为只要是达成交易,平等地满足富人和穷人各自的效用需求,也会使得富人从蛋糕中绝对地分得更多。因为与穷人相比,富人需要分得更多的蛋糕才能获得等量的效用。

稳定的市场经济总是倾向于加剧社会中的财富差距,也是这个道理。

这事还有更深一层麻烦。许多时候,富人穷人双方的诉求加起来超过了蛋糕总量,不够分的时候又该怎么分?

14.4  海盗分配法、纳什分配法、天道分配法、人道分配法,这些分法都还算是直面现实差别。结果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加剧差别,另一个是消弭差别,两个都有可能引发剧烈反弹,不是穷人反弹,就是富人反弹,所以反过来催生了逃避现实的分配方法。

比如,先到先得分配法谁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就满足谁的诉求。它有其公平一面,按时间取齐,给分配注入随机性;也有其不公平一面,时间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时间最不值钱的人能分到最多。总的来说,它靠损失效率换取形式上的公平。它对输家说:谁叫你来晚了?

再比如画饼分配法,把现实的分配转换为对未来的希望既然蛋糕不够分,那就先留着不分,让它继续成长,等到够分配时再分。

总之,公平就两个字,写法却有太多种,那些最聪明的家伙洞察了所有写法,每次用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下次再换,每次都头头是道。后悔创业,996福报,种种逻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谈不上错,因为公平确实不止一种写法,他们只是转换得太过自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4.5 大多数时候总是有些人比别人更有实力,但也不是注定离了谁就绝对不行。那么怎样分配?

这时你需要计算夏普利值,它有三个条件:

  1. 在做蛋糕的所有组合中都不带来边际贡献的参与者,其夏普利值为0

  2. 同理可推,在所有组合中边际贡献完全相同的两个参与者,其夏普利值也相同。

  3. 参与者的夏普利值之和等于合作的总价值。就是说,在合作所需要的全部可能组合中,你做关键人的比例,与其他人做关键人的比例,加起来等于1。

满足这些条件,夏普利值按照你在所有可能组合中,当关键人的比例来分配。

如果在任何情境中都是缺你不行,缺其他人都行,那么你拿走全部蛋糕。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任何组合缺了你都行,你就啥也拿不到。缺你不行的时候有多少,你就拿走多少蛋糕。

用夏普利值的视角看过去,答案就清楚了。你有什么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少资源,不在于你有什么历史贡献,而是在于一点:在合作的所有可能组合中,有多少缺你不行?这就叫作实力。

15 事实:共识先于事实

15.1 这一讲,我要讲的是,事实是一种社会构造,被公认的才是事实。

这事可以往坏里说:事实不是坚不可摧的。这事也可以往好里说:虽然没有共识就不存在事实,但反过来说,为了挽救事实,一个社会必须先有共识。

事实有许多层次:

我们熟知的事实、科学事实、社会化的事实、哲学考察中的事实。

15.2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常识就够了,常识大多对应于我们的五官观察和直觉反应,因此往往被默认为本该如此,永远如此。

它同时也是粗糙的、不精确的。它不是显微镜,比较像铜镜,有时是哈哈镜。

科学事实

科学家们则不然。跟普通人不同,在理论的指引下,在恰当工具的帮助下,科学家看到另一层事实:

刚才讲的同样一系列过程,被还原为一堆原子到分子到生物体的聚合,在力学原理、热力学原理、量子力学原理描述的框架中,作相应运动,与环境发生能量交换。

科学事实常常是常识的延伸和深化,它不一定反对常识,只是看得更“深”一层,

15.3 社会化事实则存在于社会交往关系之中,它表面上有其客观性,其实非常稀薄。

假设我与你之间有一系列可观察、可定量的交往行为,但我与你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并不取决于这些交往行为本身,而只取决于我和你各自对这些行为的看法。这些看法来自于并储存在你我的大脑黑箱里,难以观察,难以定量。

同样一组行为,在一方是出自善意,在另一方则是引发猜忌,这样的事情发生得还少吗?

可观察可定量的行为不重要,难以观察难以定量的看法才重要。这是社会化事实的本质。

15.4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好比洋葱,层层剥到底,并没有什么最后的坚硬内核,全是洋葱皮。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梦境层层穿透,哪一层才是“真的”?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中,有陀螺提醒人们哪一层到了底。现实中不存在陀螺这种神器。

每个时代,人们能接受的事实都有很多层,每一层都像是块披萨,堆积着常识、科学事实、社会化事实、哲学反思的混合体。这还不是全貌,披萨一层层堆积起来变成千层饼,对每一层事实混合体的看法,构成上一层事实混合体的基础,层层叠加交错,构成一个关于事实的矩阵

面对如此层层叠叠纵横交错的千层饼,你还想到哪里去找客观?

人们之所以总想着要客观这东西,是因为常识中似乎存在着客观。人们普遍相信,一件事情发生了,只有一个真实的版本,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今天讲的事实千层饼模型已经击碎了朴素的常识。

15.5 所谓共识,就是不要你说常识,我讲科学,你讲社会,我讲哲学。大家彼此有个默契,能就事论事的时候就不要在事实的千层饼上下前后左右来回打转。要是坚持来回打转的话,你总是可以继续下去的,但事情就没有出路。如果还想找到出路,大家就得有个起码的共识。

之所以还可能有共识,是因为持有不同版本事实的各方知道,不能指望靠事实使争论停下来,因为各有各的事实。争论最终停止于妥协,而妥协出自分寸。同处一个社会、一个竞技场、一个篮子,你我都需要知止,不然迟早大家的鸡蛋都碎掉。

社会共同体要挽救事实,惟一的救赎在共识,而共识的前提在于相信:相信你我并非不共戴天的死敌,相信还有比坚持各自的事实版本更重要的事情,相信未来还有希望,所以没有必要在这里就耗尽彼此的能量。

如果我们有幸在共识的护佑下,那么你有一事实,我有一事实,彼此存异不求同,也不赶尽杀绝,最终才能产生交集。

这交集落在何处并不固定,永远在迁徙之中。那些极少数天才的思想家、政治家找到它在那个时代的落脚处,提炼出这个社会合成的事实,并以它为支点,撬动社会。

这一讲,我们讲了事实出自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事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材的效用之最-中药基础常识-中药常识:中草药药效分析
[转载]古老的灸法效用
掠影 |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奇平视点:区分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
【读书笔记】举证责任分配理论
喜欢吃蛋糕么,吃蛋糕可能需要知道的一些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