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逻辑学当中的主项和谓项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个例子说明下~~
  • 主项是直言命题中指称代表事物对象的词项.谓项是命题中指称代表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 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 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 一、性质判断及其结构 1.什么是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在传统逻辑中,性质判断亦称为直言判断。 【例3-3-1】所有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例3-3-2】有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是固体。 【例3-3-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这三个判断都是性质判断。 2.性质判断的结构 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部分组成。 主项是反映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上述例子中的“事物”、“金属”、“北京”就是主项。在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中,通常用大写字母“S”来表示主项。 谓项是反映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上述例子中的“发展变化的”、“固体”、“中国的首都”就是谓项。在逻辑形式中通常用大写字母“P”来表示谓项。——《逻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作者杨树森)第84-85页。一、什么是三段论 1.三段论的定义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有一共同项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例3-4-1】 所有科学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逻辑规律是科学规律; ————————————————— 所以,逻辑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就是一个三段论,其中前提中的两个性质判断包含了一个共同项“科学规律”,推出的结论则是由前提中另外两个词项“逻辑规律”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构成的新的性质判断。 2.三段论的一般结构 任何三段论都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其中两个判断是前提,一个判断是结论。 任何正确三段论都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大项、小项和中项。结论中充当谓项的概念叫大项,公式中通常用“P”表示,如上述例子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论中充当主项的概念叫小项,公式中通常用“S”表示,如上述例子中的“逻辑规律”;两前提包含的共同项叫中项,公式中通常用“M”表示,如上述例子中的“科学规律”。——《逻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作者杨树森)第97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逻辑学
试论单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区别-搜狗网页
经常听说“三段论”,到底什么才是“三段论”?
逻辑思维语言~论证
逻辑学名词解释 三亿文库
(10)《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