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茶的冷后浑,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一杯红茶放着没喝,等自己想起来的时候,红茶凉了,原本透亮的茶汤竟然变得浑浊。

在关于红茶的术语中,有一个词叫做“冷后浑”,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冷后浑有什么表现?冷后浑是怎么形成的?冷后浑跟茶品质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切都要从那一个早晨开始说起……

早上杯小茶一坐到办公桌前便惊呼:“天哪,这杯红茶发生了冷后浑!”引来同事们纷纷围观。这是头天泡了忘记喝的一杯红茶,经过一晚上,竟然发生了如此的变化。

虽然早就在书中无数次看到过“冷后浑”这个词,以前也遇到过,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一次。

仔细观察,茶汤仍旧是红色,稍微有些暗褐,从上面看,茶汤浑浊不透,从侧面看,茶汤中漂浮着一些像棉絮一样的东西,而并不是像泥水那样均匀的浑浊。

如图,由于反光拍得不是很明显。

冷后浑是怎么形成的?

红茶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颜色,是由3种物质形成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茶黄素含量越高,汤色亮度越好。

茶红素呈红色,是红茶汤色红浓的主体。

茶褐素呈暗褐色,是茶汤发暗的因素。

高温状态下,咖啡碱与茶黄素茶红素是处于各自游离的状态的,随着温度下降,它们之间的缔合作用不断加强,产生凝聚作用,使茶汤由清转混,出现冷后浑现象。

其他茶类也可能会出现冷后浑,只不过在红茶中更为常见。

冷后浑与茶叶品质有什么关系?

前面说的都是茶色素与茶汤颜色的关系,其实,茶色素与茶叶品质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茶黄素也是红茶滋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

茶红素也是茶汤滋味的重要构成。

茶褐素如果含量过高,会导致滋味变淡。

根据相关系数的研究发现,茶黄素茶红素含量越多,茶汤红色越明亮鲜艳,茶的品质越好;茶褐素含量越高,汤色越暗,茶的品质越差。

一般认为,出现冷后浑,意味着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丰富,是茶叶品质良好的体现。冷后浑一般出现在优质的茶中,而一些粗老劣质的茶中几乎没有。

有这样一种说法,冷后浑出现得越快、越明显,证明茶叶品质越好。对于这个说法,杯小茶认为,还应该从色、香、味、形综合考虑。

你学会了吗?做个小测试吧 ↓

你观察过红茶“冷后浑”的现象吗

快来留言与茶友们交流下吧~

文字:今日茶说整理。

学完“冷后浑”,不如来杯红茶试试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茶的汤色越红越好吗?5点告知你真相
红茶“冷后浑”,是茶叶品质不好吗?
论影响茶叶茶汤颜色及口感的因素
红茶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正山小种、金骏眉、工夫红茶不是红叶红汤?一篇文章说清楚
茶叶变质,变化的到底是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