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外科重点(一)
第一套
选择题:
1、《内经》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拖疽。P2
2、情志的外科疾病特点:情志为肝主,所以情志内伤引起的外科疾病,其患部大多在肝胆之经循行的部位,如乳房、胸肋、颈之两侧等区域。P17
3、疼痛以病因命名:冻疮、水火烫伤、破伤风、漆疮。P8
4、湿热下注:湿性趋下,湿热下注。P15
5、发病机制:1)邪正盛衰2)气血凝滞3)经络阻塞4)脏腑失和
6、辨别疼痛的原因:
化脓:形式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瘀血:初起隐痛,微张、微热、皮色安褐,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P32
7、
8、疾病的命名:以病因命名的破伤风。P8
9、有头疽的初起症状:患部起一肿块,上有粟粒状脓点。P122
10、检查乳房肿块应在经后的7——10天。P155
11、辨脓的有无方法:1)手法辨脓2)透光辨脓3)穿刺辨脓4)脉象辨脓p34
12、顺证:初起、已成、溃后、收口。已成皮薄光亮。P40
13、精浊:前列腺痛患者尿道口没有炎性分泌物。P287
14、补托法:使正虚之体不致毒邪内陷,并尽早脓毒外泄出,从而毒随脓解,以达到治疗外科疾病的目的。P51
16、颈痈:西医称为浅表性淋巴结炎
17、脱疽一期的表现: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P440
18、烂疔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P100
19、水疝:阴囊透光实验阳性。P282
20、肛裂:相当于西医钩肠痔。P247
21、臁疮:继发于小腿下1/3。P428
22、乳岩: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P214
23、股肿预防调理:抬高患者下肢。P439
24、乳岩:肝郁痰凝型:主症:乳房肿块质硬,边界不清,不痛,皮色不变,伴性情急躁,胸闷胁胀,胃纳不佳。舌质红,舌苔黄,脉沉弦。治则: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
25、气瘿:肝郁脾虚症:主症:四海舒郁丸p175
26、肉瘿:气滞痰凝症:逍遥散和海藻玉壶汤
27、烧伤休克期:48小时这段时间称为休克期。P415
28、肛门直诊:便血,便不尽。
29、乳瘘:敷贴法适用于乳房部瘘。P169
30、男性泌尿病:与脏腑的关系:《外科真》p271
31、切除法适用于:p250
B型题
31、陈自明《外科精要》
齐德之《外科精义》
32、发于上部的疾病
发于下部的疾病p5
33、丹毒:风热丹毒蕴型:普济消毒饮p118
走黄:热入营血性: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p137
34、气瘿的代表方剂:四海舒郁丸p175
肉瘿海藻玉壶汤p177
35、贯穿结扎法:适应症内痔。P240
混合痔: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P246
36、辩证湿热下注:
气血瘀滞:
37、脾湿:萆薢分清饮
膀胱湿:导赤散p272
38、根脚:基地根部
根盘:基地坚硬区
39、乳房属于胃经
耳部前后属于足少阴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p38
40、烧伤面积计算方法:1)手掌法2)中国九分法3)儿童烧伤计算法p413
填空:
1、  三个学派:“正宗派”: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全身派”:清·王维德《外科全身集》。“心得派”: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
2、  痈相当于西医的浅表性淋巴炎。
3、  乳痈的成弄期切口应是,放射状切口。
4、  内痔的发病特点:便血、脱出、肛门不适感。
5、  根据肢体的坏死范围把坏疽分为三类1)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2)局限于足跖部位3)发展至踝关节及其上方
名词解释:
1、 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2、 精癃:是指精室肥大的泌尿生殖系疾病,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3、 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米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4、 混合痔疮:是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整体。
5、 乳衄:是指乳头溢出血性液体的一种症状。
论述题
1、 烧伤深度的判断标准?
答:
分度
深度
创面表现
愈合过程
Ⅰ度(红斑)
达表皮角质层
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
2-3日后脱屑痊愈,无疤痕
Ⅱ度(水泡)
浅Ⅱ度
深Ⅱ度
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达真皮深层,有真皮肤附件残留
剧痛有水疱,感觉过敏,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
痛觉迟钝,有水疱,基地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
1-2周愈合,无疤痕,有色素沉着
3-4周愈合,可有疤痕
Ⅲ度(焦痂)
达皮肤全层,伤到皮下组织、肌肉骨骼
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
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可愈合,形成瘢痕和瘢痕挛收
2、 脱疽的分型、治则、代表方药?
答:寒湿阻络型——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
血脉瘀阻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
湿热毒盛型——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加味
热毒伤阴型——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加减
气虚两虚型——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案例分析
肛痈——火毒炽盛症——清热解毒、透浓——透脓散加减 当归、生黄芪、炒穿山甲、川芎、皂角刺。
原文地址:中医外科重点壹   作者: 大医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
中级职称“中医外科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整理
中医-中医外科学考点总结
《外科学》笔记
中医三招“消、托、补”肛瘘扫光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