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灌肠法、局部药法、外敷药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上,选用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用贴敷、耳穴贴敷等。综合疗法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用的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中药保留灌肠法: 本法是将中药浓煎至100—150ml,临睡前排便后作保留灌肠。每晚1次,经期停用。主要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较剧,或盆腔包块、后穹窿结节触痛明显者。是本病最常见的辅助疗法。代表性的经验方有: 1.三棱9g,莪术9g,蜂房12g,赤芍12g,皂角刺12g。(《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2)) 2.白花蛇舌草12g,败酱草12g,紫草根20g,丹参12g,黄柏12g。(《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 3.红藤15g,败酱草15g,三棱9g,莪术9g,延胡索9g,丹皮9g,白花蛇舌草15g,紫草根15g,黄柏9g。(《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3)) 4.丹参30g,石见穿30g,赤芍15g,三棱15g,莪术15g。(《浙江中医杂志》1989{9))

二、局部上药法: 钟乳石、乳香、没药各等分,研末,均匀过筛消毒。于经净后上于后穹窿,每次1小匙,每周2次。上药后用带线棉球塞住,24小时后取出。用于病变位于子宫直肠窝者,有明显缩小包块作用。(《福建中医药》1988(6))

 三、外敷药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贴近腹壁者,可配合外敷法。可选用麝香粉、丁桂散或七厘散,将其倒入脐孔中或病灶部位,上贴香桂活血膏。有止痛消症作用。

四、耳穴贴敷 取子宫、卵巢、交感等穴。一般在每次月经来前1—2天,用王不留行籽作穴位贴敷。适用于本病痛经较剧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代外治妙方
297.子宫内膜异位外治有何方?
​子宫内膜异位
朱丹溪香棱丸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子宫腺肌症-----程宇宏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