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阅读综合练习

柳宗元 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

家,世称“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

他 的第四篇。

2.翻译: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⑤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4.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6.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7.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来北往的游客介绍“小石潭”。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砍倒 )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C.不可久居(居住) D.卷石底以出(弯曲)

9.下列“之”与“乃记之而去”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处处志之。 C.渔人甚异之。 D.马之千里者。

10.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的是( )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面的石头上)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头先写水声采用了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

B.第二段主要写潭中的鱼,以鱼的少表现小石潭的小。

C.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用“不可知其源”,表现小石潭小的特点。

D.第四段写小石潭四周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情。

12.下列问题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描写小石潭,开头先写竹,写水声,属于正面描写。

B.第二段写潭中鱼,正面写鱼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流澈。

C.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源流,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形状。

D.第五段写同游的人,在写法上属于补叙。

1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大约的数) B.悄怆幽邃 (忧伤的样子)

C.斗折蛇行(蛇在爬行) D.俶尔远逝(忽然)

14.下列“而”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隶而从者。 B.朝而往,暮而归。

C.面山而居。 D.濯清涟而不妖。

15.下列“以”与“全石以为底”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卷石底以出。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以其境过清 D.自以为大有所益。

参考答案发布于近日微头条

关注我:头条号/香雪海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石潭中考题
26小石潭记
初中文言文练习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八年级语文同步资料】《小石潭记》最新中考题集锦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