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大都市圈:一骑绝尘

本报记者 王彩娜

随着上海大都市圈的轮廓渐明,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的“强核”也勾勒而出。

今年1月,上海市发布的《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快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围绕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的“1+8”区域范围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发挥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从经济体量来看,上海大都市圈是我国34个国家级都市圈中的“带头大哥”。数据显示,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陆域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125万,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占全国的10%。担当核心的上海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万亿元,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近年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3.5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升。

犹如众星捧月,上海周边聚集了众多经济发达、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比如苏州、宁波、无锡等地区生产总值均已破万亿元,因此,上海大都市圈最大的优势是成熟度更高,扩张基础更好。

面对愈发激烈的城市竞争,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上海该如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瞄准突破口,上海市鼓励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金山—平湖、枫泾—嘉善等跨省市城镇合作,推进崇明东平—南通海永—南通启隆、嘉定安亭—青浦白鹤—苏州花桥、金山枫泾—松江新浜—嘉兴嘉善—嘉兴平湖等三个跨省城镇圈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功能布局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服务能级和服务水平是上海的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面向全球,上海对标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关键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这是上海在服务全国大局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关键一环。

如今服务业占比超过70%的上海,俨然已是一座“服务之城”,但要打响上海服务品牌,需要的不仅是服务业的多寡,更要看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是否有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配置资源。

澎湃动力正在不断积蓄。今年,上海提出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按照蓝图规划,到2035年,上海城市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上海大都市圈:正式官宣!2省1市,9城协同,临港火出圈,房价呢
中国最大“都市圈”诞生,目标世界第一
中国哪个大城市的城市规划最好?
长三角卫星城房产投资价值分析(连载三)
嘉兴接轨上海,难道是上海申办2028奥运会中重要的一步!
2016长三角六大都市圈竞争力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