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5%的国土都是沙漠,这个国家如何养活1亿人口?太不容易了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了,在全球,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十四个,在这些人口大国中,中国和印度人口遥遥领先,都达到了14亿,但中、印两国土地辽阔,都拥有大面积的耕地,中国有三大平原,印度有恒河大平原,这些地方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产,养活全国人口没有问题。

而位于非洲北部的埃及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埃及全称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国土地跨亚非两洲,疆域辽阔,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29位。2020年,埃及人口首次上升至9位数,成为全球第十四个人口过亿的国家。

不论从面积还是人口数量,埃及都算得上是世界大国。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亿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人口密度并不大,自己排在几十名开外了。

像日本约3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已达1.3亿,密度为347.8人/平方公里,印度则达到464人/平方公里,而孟加拉国14.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口更是达到1.65亿,人口密度1265/平方公里,这些国家人口密度都要比埃及大得多,因此按正常情况,埃及那么大的国土养活1亿人口,理应很轻松,不会有什么压力。

开罗

只是天不遂人愿,在埃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近95%左右的国土被沙漠覆盖,贫瘠干旱,真正适合居住和农业种植的地区,只占全国面积的4%左右。这样一算,埃及的人口密度,就达到了近2800人/平方公里,这实在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

埃及全国一共27个省份。新河谷是埃及面积最大的省,有37.6万平方公里,最小的省塞得港省只有72平方公里,埃及境内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西部是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东部是阿拉伯沙漠,大多是砾漠和裸露岩丘,一直延伸到红海海岸。年均降水量仅有50~200毫米,常年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摄氏度,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不过万幸的是,埃及境内有一条大河--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的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全境,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尼罗河三角洲,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呈现出地中海气候,这里也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6%。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乎所有的肥沃土地和人口及城市,都集中在河流的两岸,埃及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

可以说,如果没有尼罗河,埃及这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尼罗河被埃及人称为“母亲河”。

过去30年,埃及的人口出现爆炸式的增长。1990年埃及总人口5600万,2001年埃及人口突破了7000万,如今,埃及人口已突破了一个亿,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非洲第三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仅次于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虽然人口的快速增加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巨大的人口红利。但对于埃及而言,人口的疯狂增长却是名副其实的噩梦。

三角洲只有那么大,而人口却成倍增长,如何解决国民的温饱是埃及当局最关心的事。2014年埃及强力推行计划生育,既然养不起这么多,就少生点,也能省点钱出来建设国家。但是收效甚微,埃及是穆斯林国家,“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人口并不会减少。

为了养活庞大的人口,在狭小的可利用土地上,埃及做了大量的努力,并开始对沙漠进行改造开发,推动沙漠绿洲计划,引进尼罗河水,把一片片流沙之地,变为可种植的绿洲,在其中新建村庄和城镇,几十年来,埃及政府先后在沙漠中,建立了几百个农村聚居区,几百万户农民,搬进了绿洲。

阿斯旺水坝位于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高111米,长3830米,通过拦截尼罗河上游来水而形成了一个面积达5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即纳赛尔水库。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为埃及的农业与百姓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农业生产实现了稳定增长。

但“僧多粥少”,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粮食缺口依然巨大,埃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

为了国民的温饱,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也都优先用于粮食进口,埃及有四大收入来源: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埃及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金字塔、帝王谷举世闻名。作为中东国家,埃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虽不能像沙特等土豪一样挥金如土,但也能创造不少收入,苏伊士运河过路费每年也能带来约5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钱大部分也都用于从农业发达国家进口粮食等农产品。

为了能让人们吃上饭,埃及从1984年开始推出廉价大饼。按人民币计算,2分钱就能买一个,一根香烟就可以买20个埃及大饼,而且40年没有涨价,大饼是埃及政府面向国民发放的一项福利,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对于粮食基本上全靠进口的埃及来说,每卖出一张埃及大饼,政府就要补贴超过0.2元人民币。由于埃及人口基数太大,穷人多,综合算下来,埃及政府每年用于大饼的补贴,已经占到全国收入的约15%,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随着埃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仅有的耕地已被瓜分殆尽,很多人就要另谋生路,于是他们进入了城市,而大城市开罗,就成为大部分人的首选,大量人口涌入这座城市。

开罗是埃及的首都,是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开罗,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古今并存、灿烂辉煌的伟大城市。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如今的开罗都市区人口已达到2300万,城市早已不堪负重,古老的开罗已经被大量的人口压得喘不过气。

城市人口过多引发一系列问题,交通、住房、电力、粮食等各类民生设施都很紧张,交通拥堵,一到早晚高峰,公路上拥堵不堪,放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车辆和人群。为了有个居住的地方,人们不放过每一寸可以利用的土地,贫民区里的违规建筑密密麻麻。就这样,很多人还是没地方住,在市中心有一块全市最大的墓地,被称做“死人城”,实在没地方住,很多人就选择了生活在墓地的墓室中。

这片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墓地,在1000多年以前,就是一片公共墓地,在马鲁克王朝统治埃及时期,这里渐渐成为埋葬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的重要墓地。近几十年来,大批居无定所的开罗人,开始寻找空置的墓地居住。据统计,这片墓地居住着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口。

从2015年开始,埃及在开罗以东45公里处的沙漠地带规划一座新城,占地面积约为700平方公里,这座新城建成之后,可以容纳500万人,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给开罗减轻负担,不仅可以疏散开罗人口,还能创造约200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于埃及而言,可谓一举两得。去年年底埃及宣布,将在年底前将行政中心迁移至距开罗45公里外沙漠中的新城,这是1000年来,埃及首次宣布迁都。

为了养活庞大的国民,埃及政府是想尽了办法,但生存和生活是两码事儿,如何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埃及还任重而道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5%的国土是沙漠,埃及怎么养活1亿的人口?太不容易了
沙漠面积占据国土面积95%的埃及,是凭啥养活了上亿人口?  【华人头条...
从空中俯览孕育了古文明的埃及大地
埃及到处是沙漠,新首都建在哪里?距离开罗有多远?
发现埃及:埃及的地理
以沙漠为主的埃及,为何能够养活近1亿人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