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考中进士与现在录取清北,哪个难度更大?|科举考试|童生|考中|贡士|进士
userphoto

2022.09.14 河南

关注

6月7日上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全国甲卷 难”上了热搜。

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引子的作文题,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网友调侃: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

在古代,唯一能和全国高考相提并论的考试就是科举了,这让人不免思索,到底是科举难还是高考难呢?古代中进士的难度是不是相当于现在考上清华北大?

1

从隋炀帝设进士科算起,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被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可以说是古时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它的考试难度也非常大。

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可不止要参加一场“高考”。科举考试自下而上,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上的人分别获得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称号。

如同俄罗斯套娃一般,考秀才也得过三关:县试、府试、院试。前两场考试通常就得刷掉一半的考生,过了府试的人被称为童生。尽管童生这个名字看着很年轻,但很多读书人一辈子也就是童生了,在有些人家里,爷爷和孙子可能都是童生。

鲁迅就曾经参加过晚清的县试。据鲁迅弟弟周作人日记记载,鲁迅当年在500多名考生中排名第137名,但在县试后没再参加府试,而是去了南京矿务学堂改读新式学校。

清朝时期秀才是三年录取两次,每个县参加考试的人大概在300到500左右,录取人数随着每个县的大小和人口多少有差异,录取率大概是5%上下,而2021年高考211大学的录取率是4.75%。

只有秀才有资格继续考乡试。清朝乡试每三年一次,录取比例达到了50:1,也就是说五十个秀才才会有一个考中举人,每个县三年几乎才出不到10个举人。从比例上看,这就和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很接近了,因为清北每年招6000人左右,万分之6的录取率,但高考是每年都考的。

中举之后,第二年上京城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也就是挂了又得回去再学三年,中榜者即为“贡士”,多的时候雍正八年录406名,少的一次乾隆五十四年录96名。一般没有意外的话,贡士都会是进士,殿试主要是为了分辨实力高下,不会再刷人了。

在科举制度诞生至今,平均算下来,每年每375万考生中仅一人能中进士,难度可想而知。

2

不过教育水平大相径庭,只看比例未免有失偏颇。

建国时期的文盲率都接近90%,更别提清朝往前了。读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坚持考到殿试,没有优渥的家境,是十分艰难的,因此绝大部分人不是输在科考上,而是输在了投胎上。

如果你是出生在农民家庭,家里是供不起你读书的,不是因为学费,仅仅是不干活却每天要吃的口粮。这种家庭要读书,就是白天种地,晚上读书,能坚持下来读到童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就出身寒门。他家里祖辈都是农民,父母在保定知府衙门做点小差事以养家糊口,母亲是官家的仆人,幸得有个做私塾老师的表叔,才得以启蒙。

白天他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晚上才能在昏暗的一盏小豆油灯下读书。曾因请不起保人而被县试拒之门外,两科后刘春霖才凑足钱请得保人,中得秀才,而这仅仅是他漫漫科考路的开始。

然而更多的寒门子弟则是像范进一样,几乎穷尽一生,50多岁还只是个童生,而且家中贫苦不堪,直到得到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成为举人。

大清最鼎盛时人口达到4亿,276年总共才300W童生,这就是仅有的竞争对手,现在我们每年的竞争对手都是2000W级别的。教育的普及给寒门子弟带来了更多机会,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科举与高考孰难孰易很难断言。

2

很多人将今天的高考类比为古代的科举考试,这种类比并不十分恰当。

今天的高考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为了获得做官的资格。从目的的角度看,古代的科举考试更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但从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角度看,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又很像,都备受全国瞩目。

因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更像是高考和国考合二为一。

科举考试中,哪怕是最低等的秀才,社会地位也比普通百姓高,并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见了知县不用下跪,还不需要服国家的差役和徭役。另外,秀才还有资格进入官学上学,成绩最好的被称为“禀生”,还可以按月获得国家发放的粮米。

不过秀才数量众多,并不算稀罕,还没有资格出任官员,在官本位的中国古代,也没人太把秀才当回事,顶多是敬重。在《儒林外史》里,范进考中秀才的时候,他岳父胡屠户还奚落他尖嘴猴腮,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当范进考中举人之后,胡屠户就马上变脸了,低三下四地称范进为贤婿老爷。

成为举人之后,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正式进入了士这个阶层,拥有做官的资格,享受政府给的俸禄和津贴。举人可以出任县令等职务,就算没有走入官场仕途,他们也是和县太爷平起平坐的。地方官府不能对举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报朝廷革去举人资格后才能用。

进士就更不用说了。宋朝时期,考取进士后即可马上授予官职,清朝更是明确规定了,状元直接授予翰林院编撰,起步就是从六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榜眼探花同为翰林院修编,是正七品官员,其他二甲和三甲开始没有官职,而是去朝廷六部实习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官职。

相比之下,今天的中国,想仅仅靠学习翻身,社会地位想比肩古代的进士,只考个清北是肯定不够的。

文字|千叶

排版|千叶

图片|源自网络

【记录家史 尊祖敬宗

尽在“长生铭记”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吗?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考中难度有多大,分别能当什么官?
古代科举考试,由童生到状元要经过哪五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