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一四川书生参加殿试,光绪看到试卷中12个字,钦点为头名状元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寒门容易出贵子,理由是穷苦出身的孩子更能吃得了苦,同等的条件下,更能适应恶劣的竞争环境,也更容易成才。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则悖论,真实的情况是寒门很难出贵子。

如果对这一说法有所疑问,我们便能审视一下身边的人,就成才的数量而言,寒门很难比得过豪门。

就拿社会资源来说,寒门出身的孩子所占据的资源是很少的,似乎唯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是有时候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又何谈成才?

有时候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去了,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纸醉金迷,也会很容易迷失其中,能够坚守初心已经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了。

反观那些家境还不错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所面临的选择就很多,或许在读书这方面他们不如寒门子弟,可在未来的成就上并不局限于书读的好才行。

此外,他们对于物质上的诱惑抵御力要远胜于寒门子弟,毕竟他们拥有的和见到的实在是太多了。

说到这,我们还要说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我们所接触到的消息是片面的,我们会刻意收集寒门走出来的贵子,也会刻意筹集豪门走进去的败家子,但是如果我们反向收集,一定能刷新认知。

不过无论怎么样,读书都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最便捷的途径,这点即便在古代也适用,科举制之下,学而优才能仕。

清朝就有一位穷苦出身的四川书生,名叫骆成骧,他读了三十年的书才中进士,参加殿试时,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光绪皇帝看到了试卷中的12个字,当即便钦点他为头名状元。

艰苦童年

骆成骧出生于云南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今会泽县城西门),本姓为李,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不过命运并没有想着要让他们一家过得安稳,在骆成骧七岁那年,母亲便因病去世了。

骆成骧只好跟着父亲相依为命,可是他的父亲又不是一个明白人,根本无法保证儿子的生活,以至于小小年纪的骆成骧时常会饿着肚子。

面对生活的磨难,骆成骧很无助,艰难地生活好似一把锋利的刻刀,在他的人生中划下一个又一个伤痕。

就在他们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骆成骧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一对来云南做生意的夫妇遇到了这对父子。

这对夫妇是四川资州人,男人名叫骆腾焕,做的是红绿纸的生意。

由于骆腾焕颇有经商头脑,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是有一件事非常让他们夫妇头疼,那就是结婚多年一直未有身孕,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收养一个男婴。

就在他们确定了这个主意之后,便遇到了骆成骧父子,他们对这个孩子的经历很同情,便对骆成骧的父亲表示打算收养他的儿子。

骆成骧的父亲本就照顾不好这个儿子,与其让他跟着一起受苦,倒不如去过好日子,于是便同意将儿子过继给这对夫妇,就这样,骆成骧跟了骆腾焕的姓氏成为了他们的养子。

用功读书

骆腾焕夫妇认了养子之后,内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便落在了地上,做生意也有了精神力。

他们在会泽县很快就赚到了一笔小钱,并在当地购置了一批特产准备返回四川资州,他们这一走自然要带着养子骆成骧。

年幼的骆成骧虽然不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什么,但家里除了不会生活的老父亲,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骆成骧跟着养父母走了,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亲生父亲。

骆腾焕夫妇对骆成骧确实很好,不仅让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为他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骆成骧自知这种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学习十分刻苦,等到九岁的时候,便被养父送进了成都的锦江书院。

等到他十四岁,便去参加了当地的州试,结果一鸣惊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尊经书院继续深造。

尊经书院是一个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其中的莘莘学子大多上进刻苦,骆成骧没有丝毫松懈,很快凭借着勤奋好学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在当时书院中的老师们看来,骆成骧这位学生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对他也抱有十分高的期望,只待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为学校争光。

骆成骧果真不负众望,在他28岁的时候,便在四川乡试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摆在他面前的是更高一等的会试和殿试。

殿试出彩

乡试中举之后,骆成骧便积极备考,在第二年的时候,便进京去参加会试,只是这次考试他并没有一鸣惊人,反而落地。

骆成骧没有放弃,他也不想灰溜溜地返回家乡,于是便在京城里找了一个差事营生,然后继续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次的会试中,骆成骧考出了好成绩,并获得了参加殿试的机会,殿试是考生们的终极考场,考官是皇帝。

骆成骧参加殿试时,皇帝是光绪帝,光绪皇帝一生都没能摆脱慈禧太后的阴影,所以总是愁眉苦脸,他希望能在殿试中物色一些激进的学子来支持他,所以殿试就成为了他的一次机会。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机会在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面前多么地不堪一击,只不过这是后话了。

骆成骧面对光绪光绪皇帝的临轩策问和满目愁容,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当光绪皇帝看到其中的十二个字后,便钦定他为头名状元,这十二个字是:

殷忧启圣,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是啊,光绪皇帝需要的就是骆成骧这样的人,所以将他钦定为第一名,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骆成骧以文字深深打动了这位悲催的皇帝,而骆成骧因此也成为了清朝史上唯一一位四川籍状元。

骆成骧当官之后十分讲究清廉自守,他不求高官俸禄,只求为主上分忧,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

清廷灭亡后,骆成骧也在四川担任过要职,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他却身无余财,有时候甚至会揭不开锅,所以家乡人也称他为穷状元。

做官当如骆成骧……

参考文献:《四川状元骆成骧》等。

(图网,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科举考试写下八个大字,便拂袖而去,皇帝:头名状元非他莫属
考生“一时冲动”,写12个字交卷,皇帝看到立即拍板:给他状元
大清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留下8字,皇帝看后落泪点他为状元
清朝四川唯一的状元,试卷上写八个字,皇帝说:你当状元吧
清朝最牛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清朝最“狂”考生,试卷写了8个字,皇帝看完激动不已:状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