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兴人有吃晚茶习惯,焦屑、粗屑烧饼、涨烧饼都是晚茶的食物
userphoto

2023.01.10 湖北

关注

文/柳成荫(泰兴)

故乡人吃早茶已不是新鲜事,“皮包水”享受的是慢节奏的生活,是种文化,是陶冶精神情操。而晚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吃饱了有力气干活。

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夏天很热,假蝼(方言:知了)的叫声让人烦燥不安,大黄狗躺在水缸旁边吐着舌头,门前的老枣树耷拉着几乎脱去水分的树枝……在这种炎热的天气里,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故乡人头上离不开湿毛巾,手中离不开芭蕉扇。

中午是最热的时候,太阳当空照,屋外是烤炉,屋内是蒸箱,吃什么都没有食欲,小媳妇们疰夏疰得面黄肌瘦。天还没有亮,故乡人就早早起床,煮上一尺八铁锅粯子粥,炒上豇豆,烧好茄子,等粥凉了就是中午的午饭。一口气灌上两三碗,走路都听到肚子里的“咣当”声。然后夹着凉席,找个树荫脚下,开始睡午觉。

一觉睡到两三点钟,起来撒泡尿,肚子瘪下去了,前胸贴后背,饿了。此时的太阳也温柔了许多,该上工了。饿着肚皮干不了活儿,那就吃晚茶。

麦场时节,家家户户都会买上点脆烧饼或馓子放在家里,喝两碗粯子粥,嚼几个脆饼,泡两把馓子,弄点萝卜小菜搭搭就算是晚茶了。然而,在生活条件并不富有的年代,并不是所有人家都买得起烧饼、馓子,晚茶绝大多数要自己做。

老医院西边有一个烧饼店,女掌柜是个胖女人,脸上有麻子,老家人称呼她“麻奶奶”,不仅煨烧腊肉,还做包子,烤黄烧饼。炉子里烤出来的烧饼酥脆焦香。大忙季节,学校里放“忙假”,一般放一个星期,让孩子们回家过大忙。从小我就学会了割小麦、栽秧,故乡的孩子早当家啊。父亲心疼我,总会去买两只黄烧饼给我补充营养。那是最好的晚茶了,至今记忆犹新。

不知道头条里的读者有没有吃过粗屑王毛糕和粗屑烧饼?所谓的“粗屑”是将小麦的面粉提取了部分精面后,剩余部分轧成粉,里面含有不少麸皮,颜色灰暗。用这种小麦粉蒸出来的糕点叫“王毛糕”。粗屑烧饼就是将这种小麦粉调成糊状,铁锅烧热后涂上素油,把面糊铺入锅底,用铲子摊平,烙熟了就叫“粗屑烧饼”,入口粗糙,口感差,嚼到嘴里没有韧劲。考究的人家会抓把老咸菜,切碎了和烧饼一起炒一下,口感稍微好一点,毕竟有丝丝咸味。粗屑烧饼虽然口感不好,但吃到肚子里耐饥饿。

粗屑烧饼

吃得最多的应该是焦屑。新麦上场,家家户户炒焦屑。老家人说:“六月六,炒焦屑,吃块焦屑养块肉”,意思是焦屑很养人。老家人有种元麦和大麦的习惯,这两种麦子除了用来煮酒、熬粯子粥,就是炒焦屑了。

把麦子放大铁锅里炒熟,炒出香味后摊到盘蓝里晾凉后,磨成粉就成家乡人喜爱吃的“焦屑”了。那个年代,供销社有白糖卖,叫“洋糖”,也有红糖,叫“古巴糖”或“萝卜糖”,有钱也买不到,需要“糖票”,只得买上二分钱“糖精”,和麦子掺一起,磨成粉,增加焦屑的甜度,吃起来适口。

我家炒焦屑是祖母的事,老人家喜欢在麦子里掺入少许蚕豆或大豆,这样增加了“焦屑”的营养成分,口感也好些。吃焦屑和吃泡炒米一样,用开水冲了吃,不过必须调匀呈糊状才有味道。祖父却喜欢吃干焦屑,只放少量开水,调成干松状,用筷子沿着碗口一压,焦屑就粘到筷子上,说是这样吃起来更香。焦屑散发出浓烈的麦香味,还极易当饱,半碗焦屑落肚,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作家汪曾祺先生在《炒米和焦屑》文中说焦屑是锅巴碾碎后制成的,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可能是汪先生出身于大家,能顿顿吃着米饭,或者是高邮一带的焦屑与三泰地区有区别吧。还是汪先生少小离家,对儿时记忆不太明晰了,才生此讹误?如有高邮读者读到此文,还望赐教一二。

焦屑

至于涨烧饼,家乡人并不陌生,八零后、九零后都很熟悉。因为,现在的家乡人仍然在吃涨烧饼,不过自家涨涨烧饼的几乎没有了,一是涨起来麻烦,二是曾经涨涨烧饼的铁锅早已锈迹斑斑了。不过市场上也有得卖,论斤两称。涨烧饼外焦里嫩,香喷喷的,确实味道不错。家乡人每年中秋儆月亮菩萨仍用涨烧饼,饼圆月圆,人间团圆。

笔者曾经发表了一篇题为《涨烧饼》的散文,详细介绍了其制作过程和口感,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今年国庆节回了趟老家,在家乡的菜场买了两只涨烧饼,带给江南的朋友,尝后,他们也肯定味道不错。

不过,笔者想说的是,真正的“黄桥烧饼”实际上就是涨烧饼,不是现在的小巧玲珑、包着馅的炉饼。拥军时的黄桥烧饼远没有时下名吃“黄桥烧饼”这样的讲究,那时的黄桥烧饼只是一种简单的老酵面饼,面粉用酵头发酵,然后在铁锅里加少许油,用小火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这种酵饼就是黄桥烧饼的前身,就是老家人常说的“涨烧饼”。

涨烧饼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和时代的发展,老百姓从农民发展成工人,故乡的一块块零零碎碎的粮田也被村里统一归整种植了,昔日的分田到户尘封在时代的记忆里。至此,老家人不再在太阳底下曝晒了,吃晚茶的习惯也被慢慢淡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高炉烧饼,油桶加铁锅,“打”出来的才香!
烧饼记趣
胡饼、烧饼、黄桥烧饼新探
佳木斯的冬天
乡情散文:儿时割麦的日子
陈庆利:母亲一辈子的“谎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