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政层级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有什么影响?
userphoto

2023.01.22 河南

关注

一、经济发展质量理论分析

经济发展质量用于综合评判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其是一个包括多维度的丰富内涵概念,因此,学术界从未终止过对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程度可以被经济发展得以满足,则代表其经济发展质量高。

产品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维度,反过来,产品质量发展应该决定经济质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新的发展观念已然发生变化,因此从该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新发展,其中涉及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发展过程也包含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于公民个体而言,反映了关于公民个体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价值感等。在新的经济常态背景下,其意义可以分别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上把握:

(一)微观层面理论分析

“微观主体活力”在二〇一八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分别有三处提到。这也表明,微观主体生命力作为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为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将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生命力,所以,从未来长期来看,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微观主体是经济社会中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因此必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全面考虑社会效益,以此承担社会责任。从微观层面来看,作为市场经济基本单元的微观主体,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深入挖掘企业的创新潜力是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心。如何让微观经济主体释放生命力,然后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涵义。

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微观发展的经济主体,企业应该为微观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不仅需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也依赖于生产要素、生产力以及全要素效率的提升上,但是不能单纯仰赖要素投入量的扩张,要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发展,即需要投入产出效能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

在经营环节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以此保证高质量发展,生产和服务的效果也需要不断提升,这是达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必须积极鼓舞群众创业和创新,以此形成小溪汇入大河的发展之势。

(二)中观层面理论分析

作为中观层面发展主体的产业和区域,其发展质量反映在形成实体经济、创新科学技术、当代金融业、人力资源中,形成彼此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其表现出协同性、整体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中观水平上,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市场主体结构、产品结构等的升级,以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

(三)宏观层面理论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全面均衡发展。总体而言,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指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满足绿色生态发展的动力是以创新为中心,这样以使每个人都能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益。

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包含稳定的增长、发展的均衡、环境的和谐和社会的公平程度等多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有:第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观念”,即建设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最后,提高预测、识别和应对财政风险和外部风险的能力,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宏观方面,以此测算中国县域和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质量。

财政“县财省管”是财权的下放。促使财政“县财省管”目的是在收支分配、转移支付以及支付之间的资金转化等方面将省财政直接转移到县财政。“县财省管”的改革改变了市级对资金的总体管辖权,关于财政资源的使用和报告,县级直接与省级直接沟通,因此,市与县之间不再存在日常的资金交易,这种关系实现了省财政与试点县财政的直接关系。

一方面,这项改革使市级“截胡”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减少,从而使市级侵入县域资源的可能性减弱,以此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一方面,县财政与省级财政之间的直接联系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使省政府对基层人民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容易满足基层人民的需求,并在信息传递上减弱了转移支付向城市偏移的趋势。

“县财省管”改革赋予了直管县更多的财政收支能力,其很大程度激起了地方政府来发扬经济的动力,对提升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其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作用之一。

财政“县财省管”改革减弱了地级市的财政收入能力,地级市可能会制作许多财政支出,以此产生更大的财政赤字,进而扩大改革对地级市带来的消极作用。“县财省管”给予了县域经济更多的财政权力,减少了地级市“切断”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因此,县域经济具有发展其经济的更多财力发展其经济。

对于此,财政“县财省管”给予县域经济更大财权,弱化市县竞争,促进县级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降低地级市经济发展质量;“强县扩权”是指把属于地级市的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级,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省直管县”的方式。

其通过使县级的有关权力得到扩大,以使县一级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为实行县一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确立基础。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权力直接下放到县一级,这将使管理层次得到降低,行政成本下降,并提升管理效率,继而鼓动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

但是,按照“财政分权”理论,“强县扩权”政策赋予县域经济更大的权力,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市场化经济的浪潮下,地方政府官员进行了更多基于市场的激励措施,比如为招商引资采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因此,“强县扩权”赋予县级更多事权,强化各县级横向竞争程度,县级优先发展“政绩工程”,降低县级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地级市经济发展质量。

二、总结

根据县级数据,得以发现:

(1)财政层级改革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均有显著提升作用。其中,财政“县财省管”改革对于政府之间收支的划分、预决算、转移支付以及资金往来等方面,推行由省财政直接对接县财政,减少了市级对于省级给予县级财政资金“剥夺”的可能性,使得县级拥有更大的财政资金支配权,有更多资金提高自身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管理上的“强县扩权”改革赋予县域经济更多事权,强化各县级横向竞争程度,虽然中国地市县政府独特的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度依然存在,但是对于国家目前提出的由追求高数量增长方式转而高质量经济发展,政府从初衷上并未违背此发展目标。

也可以验证得到中国的财政层级改革初衷是为了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由高经济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财政层级改革政策依然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可以说,财政层级改革政策,财政“县财省管”以及经济管理上的“强县扩权”政策对于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

(2)财政层级改革的经济发展质量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从财政收支角度来看,目前,西部地区财政收支矛盾缺口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因而财政层级改革使得西部地区地区县域的财政赋能更多,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大。

(3)发现“县财省管”改革实行的前两年,处理组与控制组并不具有显著差异,“强县扩权”改革实行的前一年,处理组与控制组不具有显著差异,这一点支持了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满足平行趋势的假设;通过替换经济发展质量的度量方式,验证得到,财政层级改革的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效应依然显著为正。

(4)在机制分析中,分别选择基础建设支出占比和公共服务支出占比作为中介变量,“县财省管”改革对于县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没有显著影响,“强县扩权”改革显著提升了县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财政“县财省管”改革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强县扩权”改革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大做强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政府层级改革:“省直管县”
郑州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调研思考
“省直管县”:财政、行政体制改革应同步
1980年,全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浙江为何“有所保留”?
财税改革推动县域财政整体改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