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记》成书过程:司马迁原未想修史,只因父亲遗言:修史扬名

2000年前,汉朝宫廷之上。

汉武帝的怒火咆哮了朝堂,46岁的司马迁被人拖下去,不久施以宫刑。

一、司马迁的成长

在世家大族横行的时代里,司马迁的家世并不显赫。家族长期执掌文史星历,司马迁自嘲为“皇上蓄养的戏子”一类的人物。

的确,那个时代的星历职官几乎等同于如今的街头算命。没啥地位,能够真正尊重这类职业的人也很少。

司马迁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奇书。

35岁那年,汉武帝举行巡行封禅大典,他父亲司马谈因病无法同行,郁郁不乐。父子俩在洛阳的一面,成为了最后的诀别。

临终前,司马谈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反正呢,简单总结就是,我有一个梦想,活着没能实现,你要努力去实现,实现之后你要告诉世人,你是我司马谈的儿子,这就是最大的孝道!

司马谈临终前的这番话,司马迁听了进去。

三年后,司马迁如约当上了父亲以前的官职,他挂着太史令的美差也不用做什么苦力活,整天就是泡在图书馆,没日没夜的看书,整理资料。

据司马迁的自述,他知道自己无权无势,最初的理想就是升职加薪,获得汉武帝的信任和宠幸,搞不好也彻底改变一下家族的命运,成为位高权重的能臣。

然而,在几年后的那个咆哮朝堂内,司马迁的梦碎了。

二、因言成祸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决定再次出击匈奴。

汉武帝安排李陵运输粮草,李陵自告奋勇想要带着5000步兵,扬言自己带着五千骑兵就能直捣黄龙,干掉匈奴王庭。

浚稽山一战,李陵被匈奴主力团团包围,最终兵败投降。

消息传来,汉武帝极为震怒。

所有人都明白,西汉王朝在他这一朝强悍开疆,打垮了多少遍的匈奴,躺下了多少将士英灵,你李陵纵然兵败,怎么能够投降匈奴?

汉武帝问了群臣的意见,也问了司马迁的意见。

快人快语的司马迁表示李陵有自己的苦衷,即便他投降了匈奴,可他纵马驰骋拼死鏖战匈奴的一幕,简直就是无双国士!

汉武帝怒了。

那一天,司马迁被捕入狱,不久被施以宫刑。

司马迁不会想到,自己因为说了几句话,汉武帝便雷霆震怒,以刀刺身,毁掉了他一生的尊严。

汉武帝是自私的,以无尽的生杀大权,弹指间剥夺了一个普通人的尊严。

我们无从想象,躺在砧板上的司马迁是否嚎啕大叫了几声?我们亦无法想象那天的司马迁度过了怎样的一个夜晚?

我们能够想象的是,无数个日夜,放下笔墨的司马迁一定抬头望过窗外,想过就此了却一生。

三、绝地重生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

跨入人生半百之年的司马迁也得以顺利出狱,并且升任中书令,负责整理汉王朝文库档案。此后的他没有了往日的理想,唯一的人生寄托就是父亲曾经留下的修史遗言,他不再渴求在职场中一路通达。

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的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写史的伟业中。

那是父亲的遗愿。

终于,公元前91年,司马迁完成了鸿篇巨著《史纪》。#古籍守护人#

这套成书于司马迁黑暗岁月里的史书,穿过一个冷酷的时代,重现了历史的光芒。

司马迁的伟大的。

他的成长,他的不堪,他一生中所经历的一切,都足以让我们铭记他。今天的你我,知道他是史学家,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他曾经也是奋进的青年。

生活让他丢掉了理想,他却始终没有忘记:

人的一生,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即便,对我们而言它是很渺小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含冤忍辱写《史记》
100位中国历史人物(25)——司马迁
司马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朽
司马迁死因之谜
这才是《史记》的正确打开方式
34文史巨人,光耀古今——浅淡司马迁和《史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