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面对焦虑?怎么吃才能健康?护理达人给出答案
userphoto

2023.04.26 河南

关注

来源:【大河健康报】

在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举办了一系列肿瘤防治科普宣教活动,旨在倡导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护理部主任徐晓霞主持

4月20日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在门诊楼一楼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护理专场科普活动”,活动由护理科普学组策划,护理部主任徐晓霞主持。活动现场,小品、科普情景剧引来患者、家属们的围观,大厅内不时传出欢笑声。

“护理人不仅要拿针筒为患者服务,还需要拿起纸笔向群众做健康科普。”,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石红英说:“河南省肿瘤医院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科普教育工作,此次活动中,护理团队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护理科普文章,还有形象生动的科普视频,希望我院护理人员能继续利用自己专科优势宣传肿瘤可防可治,通过护理科普活动使民众全面认识癌症、全周期防控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树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大健康理念,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今天你向焦虑say no了吗?

很多患者面对癌症时,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而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康复。如何走出心理阴霾,正确面对疾病,积极抗击病魔,河南省肿瘤医院护理团队梁聪慧、帖心,杨倩茹、高姣姣通过情景剧,讲述肿瘤患者如何正确面对焦虑情绪。

癌症会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比如抑郁和焦虑。这种负担可能在癌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存在,甚至持续数年之久,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到三倍。

如何缓解焦虑,护理团队也给出了解决办法。

自我缓解:在医生及护理人员的引导下,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最有效方式,可通过放松心理、转移注意力,减少杂念等方式减少自身焦虑情绪发生状况;在生活上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增加一些娱乐活动;正确看待他人的关爱,避免由于情绪焦虑等原因导致对他人的误解,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以此为基础,避免焦虑等情绪的加重;

及时干预:针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情绪,家属应为其提供舒适且安静的诊疗环境。给患者提供积极的情绪引导;适当的体能训练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抗癌积极性。

膳食宝塔告诉您:这样吃才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科学膳食更是一门学问,“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外科第二医学部科护士长邹其云详细解读最新的膳食宝塔。

宝塔从塔底至塔尖分为5层,依次为: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奶类大豆和坚果、烹调用油盐,同时强调了足量饮水和规律运动的重要性。

第一层全谷物、杂豆和薯类食物。谷类、薯类和杂豆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多种微量营养素和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在1600~2400kcal能量需要量水平下的一段时间内,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另外,薯类50~100g(相当于15~35g大米的能量摄入)。

第二层蔬菜水果。蔬菜水果膳食指南鼓励多摄入。蔬菜水果是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良好来源。

在1600~2400kcal能量需要量水平下,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蔬菜摄入量至少达到300g,水果200~350g。

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它们新鲜的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少吃加工类肉制品。在1600~2400kcal能量需要量水平下,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鱼、禽、肉、蛋摄入量共计120~200g。

第四层奶类、大豆和坚果。奶类和豆类膳食指南推荐鼓励多摄入。奶类、大豆和坚果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营养素密度高。在1600~2400kcal能量需要量水平下,推荐每天应摄入至少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

第五层烹调油和盐。油盐作为烹饪调料必不可少,但建议尽量少用。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酒和添加糖不是膳食组成的基本食物,烹饪使用和单独食用时也都应尽量避免。

您接受过死亡教育吗?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很懂得出生,然而对死亡的感悟、教育,对弥留之际的态度、选择和尊重,未必有那么深的领悟,其实更应该花时间去了解。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一病区护士长李亚选择这个主题来跟患者分享,谈谈对死亡的感悟。死亡教育,即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让他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安稳舒适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是肿瘤科医护的重要职责,也是安宁疗护的任务之一。在死亡教育中,有一项环节叫生前预嘱,所谓“生前预嘱”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按照“生前预嘱”制度规定,如果病人立下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余生。立了“生前预嘱”并不等于选择安乐死。最大的区别是:安乐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改变死亡进程,加速死亡。而立了“生前预嘱”的患者,即使选择不实施积极的医疗措施,医疗机构也应为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对于肿瘤晚期,尤其是癌症终末期的病人,当疾病进程已经进入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目前的医疗手段不能很好地改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病人能在清醒的状态下立下生前预嘱,还是非常提倡的。”李亚说。

活动结束后,护理团队邹其云、焦妙蕊、李亚、栗彦伟开展现场义诊,她们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问题予以详细解答,提出合理的诊疗方案,耐心地叮嘱他们各种日常注意事项,得到患者一致称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5年生存期是个坎,癌症患者该如何迈过?
癌症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营养障碍
癌症患者不能吃虾吗?!能吃什么发物呢?!-癌症膳食科普
肿瘤患者“睡不好”会有什么后果?千万别忽视!
如何护理晚期癌症病人
为什么学习很吝啬,治病却很慷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