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痛、痹证、痿证、腰腿痛案
头痛案

病例卡片

聂某,女,36岁,长沙人,农民。门诊病例。

初诊(2004-07-18):诉反复右侧头面部疼痛2年,加重3天。患者近2年來常发生右侧头面部疼痛,痛如锥刺,昼轻夜重,时作时止,平日心烦易怒,无头部外伤史。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此次又因情志刺激(大怒)后发病,伴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镇肝息风,潜阳止痛。

主方:镇肝息风汤加减。

代赭石15g,炒龟板20g,玄参10g,天冬10g,川牛膝15g,白芍3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钩藤20g,酒大黄3g,甘草10g。10剂,水煎服。

另:羚羊角片20g,研末装胶囊40个,每天早、晚各服2个。

二诊(2004-07-29):服上方后诸症悉减,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考虑患者病已2年,久病入络,拟上方加入僵蚕20g、全蝎6g,以息风通络。再进15剂而病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发作。

此案之头痛以情志刺激发病,以心烦易怒、口苦苔黄为特点,为肝胆火旺,肝阳上尤之象;其口干便秘,脉弦而细,是肝肾阴之征,故选镇肝息风汤为主方。

病例卡片

李某,女,21岁,湖南某高校学生。门诊病例。

初诊(2004-09-03):右侧偏头痛3年有余,发作时兼目赤如火,灼而痛甚,痛不能食,伴胸闷而不舒,大便坚结,舌苔薄黄腻,脉弦滑。

辨证:风火夹痰。

治法:清热泻火,息风祛痰。

主方:散偏汤合天蝎散加黄芩、大黄。

黄芩10g,酒大黄5g,川芎20g,白芷20g,白芍10g,香附10g,柴胡10g,白芥子10g,法半夏10g,野天麻10g,僵蚕20g,甘草6g,全蝎6g。7剂,水煎服。

二诊(2004-09-11):诉服上药后,头痛显减,大便始通,胸闷得舒,舌淡红,苔黄,脉弦。续进上方,巩固疗效。

黄芩10g,酒大黄3g,川芎20g,白芷20g,白芍10g,香附10g,柴胡10g,白芥子10g,法半夏10g,野天麻10g,僵蚕20g,甘草6g,全蝎6g。10剂,水煎服。

偏头痛一证,多为肝风夹痰上扰清阳为患,而此证有明显火逆证候,以凊热息风祛痰为治。王叔和的《脉经》云:“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目痛。”此其证也。

病例卡片

陈某,女,64岁,湖南长沙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4-06):诉时发巅顶痛,兼头晕,夜寐欠安。诊见舌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厥阴头痛。

治法:散寒祛风,通络止痛。

主方:吴茱萸汤合天蝎散加味。

党参15g,吴茱萸5g,生姜3片,大枣10g,藁本15g,野天麻20g,僵蚕20g,全蝎6g,炙甘草10g,川芎10g,炒枣仁30g,炙远志1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5-04-13):诉巅顶痛及头晕均减,夜寐转佳,但觉后头连颈项部有晕痛感。诊见舌苔薄白,脉细弦。原方加味。

党参15g,吴茱萸5g,法半夏10g,藁本15g,野天麻20g,僵蚕20g,全蝎6g,炙甘草10g,川芎10g,羌活10g,防风10g,蔓荆子10g,葛根20g。10剂,水煎服。

追访病愈。

巅顶属足厥阴经,苔薄白,脉细弦为寒象,又因“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散寒之时宜兼祛风。吴茱萸汤是张仲景治厥阴头痛之方,天蝎散(野天麻、僵蚕、全蝎)祛风通络,方证吻合,药达病所,故取速效。

病例卡片

连某,女,44岁,江苏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6-08):诉头部额前眉棱骨痛,伴头晕,半年不愈,近半个月明显加重。诊见舌苔薄黄,

脉弦。

辨证:风热头痛。

洽法:袪风止痛。

主方:选奇汤加味。

羌活10g,防风10g,黄芩15g,川芎20g,白芷20g,野天麻20g,法半夏10g,葛根3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06-17):诉头痛头晕显减,但目中较胀,舌苔薄黄,脉弦。拟选奇汤加葛根、菊花。

野天麻20g,法半夏10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20g,白芷20g,黄芩10g,葛根20g,菊花10g,甘草6g。20剂,水煎服。

服完即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头痛当分经论治。前额眉棱骨乃阳明经所行,故以选奇汤加葛根主治;其头额痛又兼头晕而脉弦,可知土虚木乘而肝风夹痰上扰,故于选奇汤中加半夏、天麻。李东垣谓:“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即此义也。

病例卡片

吴某,女,50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10-28):诉巅顶冷而痛,十余年不愈,并感疲乏。现症:精神疲乏,巅顶冷痛,遇劳则甚,但兼大便秘,时感齿痛,舌苔薄黄,脉细。

辨证:气虚兼厥阴头痛。

治法:益气升清,温肝和胃。

主方:顺气和中汤合吴茱萸汤

西洋参片10g,黄芩30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3g,柴胡10g,当归10g,炙甘草10g,白芍10g,川芎10g,细辛3g,蔓荆子10g,吴茱萸5g,蒿本15g,酒大黄3g。7剂,水煎服。

二诊(2005-11-04):精神转佳,巅顶冷痛已缓,便秘亦减,齿痛已止,但少寐,舌苔薄黄,脉细。拟原方去大黄,加枣仁,再进7剂。

三诊(2005-11-16):近几日天气变冷,巅顶部觉明显冷感,但不痛,寐转佳,夜尿频,兼阵阵自汗,舌苔薄白,脉细。改拟吴茱萸汤合桑螵蛸散、当归补血汤。

西洋参片10g,吴茱萸5g,大枣6g,生姜2片,桑螵蛸20g,益智仁15g,乌药10g,怀山药15g,黄芪20g,当归10g,蒿本15g。15剂,水煎服。

四诊(2005-12-21):诉巔顶冷痛已止,夜尿频已缓,自汗亦愈,但易感疲乏,舌苔薄白,脉细。改拟顺气和中汤加味再进15剂。

西洋参片10g,黄芪30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3g,柴胡10g,当归10g,炙甘草10g,白芍10g,川芎10g,细辛3g,蔓荆子10g,藁本15g。15剂,水煎服。

本案患者十余年头痛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伴有明显的精神疲乏 , 二 是在巅頂部冷痛。虽有便秘及偶尔齿痛等症,其中夹有一点胃火,但仍属气虚头痛和厥阴肝寒头痛。《伤寒论〉云: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故以吴茱萸汤合顺气和中汤,并暂佐少许大黄以治之,方证合拍,十余年头痛获愈。

病例卡片

张某,男,38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11-10):诉头痛半年,止而复作,巅顶及两侧痛甚,大便干结,2~3天1行。诊见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风热头痛。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清上蠲痛汤。

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薄荷10g,藁本10g,菊花10g,黄芩10g,酒大黄5g,野天麻20g,僵蚕15g,川芎20g,白芷2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11-24):自诉头痛已止,便秘亦见改善。诊见舌红赤,苔少,脉细数。原方(清上蠲痛汤)加减。

川芎20g,白芷20g,麦冬15g,酒大黄5g,黄芩10g,僵蚕15g,野天麻20g,羌活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0g,菊花10g,甘草6g,藁本10g,全蝎4g。10剂,水煎服。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可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因风、热邪气上扰而发为头痛。临床治疗头痛,除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外,还可根据头痛部位,参照循经路线选择引经药,此法取效更佳。如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防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

病例卡片

李某,男,36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6-06-18):诉半个月前淋过一次大雨,后感疲倦,易瞌睡,尤其感到头重头蒙,头部似被湿毛巾裹住一般。并兼颈背胀痛,转侧不利,舌苔薄白腻,脉细。

辨证:气虚兼湿蒙清阳。

治法:益气,除湿止痛。

主方:羌活胜湿汤加味。

羌活12g,防风10g,川芎10g,独活10g,藁本10g,蔓荆子10g,炙甘草10g,西洋参片10g,黄芪30g,葛根30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6-06-29):诉头重感明显减轻,颈背胀痛大减,转侧已自如。询其精神转佳,颈背胀痛不明显,舌苔薄白腻,脉细。拟原方再进10剂。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本案患者头中头蒙而颈项强痛,又见精神疲乏,且因淋雨后发病,属典型的湿伤清阳而兼气虚之证。以羌活胜湿汤加参芪、葛根治疗,除湿止痛,兼以补气。湿邪除,清气升,病自愈。

病例卡片

李某,男,30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6-07-21):诉7年前开始出现右头角痛,之后每年不定时发作,每次发病约20天左右,疼痛时右侧眼泪、鼻涕并作,剧痛难忍,运动后稍缓解。曾多处求诊,疗效皆不佳。现症:右头角痛,疼痛难忍,以热毛巾敷后稍缓解,疼痛处皮肤色显青紫,舌苔薄黄,脉弦。

辨证: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通窍。

主方:通窍活血汤合止痉散。

川芎2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4g,僵蚕20g,全蝎6g,蜈蚣(去头足)1只,葱须10根,生姜2片,大枣6g,甘草6g。10剂,水煎服。另:麝香2g,每日冲服0.2g。

二诊(2006-08-02):诉右头角痛大减,舌苔薄黄,脉弦。拟原方加味再进15剂。

川芎2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4g,僵蚕20g,全蝎6g,蜈蚣(去头足)1只,葱须10根,生姜2片,大枣6g,甘草6g,黄芩10g,菊花10g。15剂,水煎服。另:麝香2g,每日冲服0.2g。

三诊(2007-07-03):诉头痛近1年来未见大发作,只是偶尔觉轻微头痛,舌苔薄黄,脉弦。拟通窍活血汤合止痉散丸料1剂,以彻底根治。

川芎60g,赤芍60g,桃仁30g,西红花10g,僵蚕50g,全蝎30g,蜈蚣(去头足)5只,甘草20g。合碾细末蜜丸,如黄豆大,每日服60粒,早、晚分服。另:麝香冲服,每2日冲服1次,每日冲服0.2g。

头痛的病因甚为复杂,风、火、痰、虚、瘀为其致病的主要因素。本案患者头痛,7年不愈,“久痛则入络”,且痛处固定不移 ,发作时剧痛难忍,痛处皮肤色紫,属典型的瘀血头痛。用王清任之通窍活血汤治之,祛瘀活络,则疼痛亦止。

病例卡片

黄某,女,28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7-03-02):因夫妻关系不合,打架致头部外伤,头痛1年余。现症:后头部疼痛固定,明显恶风,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舌红, 苔薄黄,脉弦,略数。

辨证:瘀热头痛。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止痛。

主方:通窍活血汤、泻青丸加减。

龙胆草6g,黄芩10g,酒大黄4g,川芎20g,白芷2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4g,羌活10g,防风10g,甘草6g,白葱须1勺。10剂,水煎服。另:麝香2g,每天1支(0.2g),冲服。

二诊(2007-03-16):诉服上方3剂后,疼痛顿失,以前头痛恶风,或遇风则发,现在竟无恶风风感(自己不敢相信有如此好的疗效,还特意到湘江边吹风看是否痊愈),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再拟通窍活血汤加减。

酒大黄3g,川芎15g,白芷2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3g,甘草6g,防风10g,栀子10g,羌活10g,野天麻20g,僵蚕15g。10剂,水煎服。另:麝香2g,每天1支(0.2g),冲服。

外伤头痛,多为瘀血作祟,患者头痛有定处,瘀血内阻无疑。患者除头痛之外,还有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脉弦数等肝经郁火之象。夫妻不和,肝气郁结化火亦是情理之中。故投通窍活血汤化瘀止痛,泻青丸清泻肝经之郁火,两方合用,颇中病机,故服3剂即头痛顿失。至于患者何故头痛出现恶风之症,而且恶风十分明显,并非外感风寒之恶风,亦非阳虚之体生外寒,而是肝气郁结化火,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故肝气得疏,郁火得以发散,恶风之症必将自除。

痹证案

病例卡片

周某,女,56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4-09-08):右膝部肿痛5个月,行走时及天气变化时明显加重,食纳正常,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湿热痹痛。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主方:加味二妙散。

当归10g,苍术10g,黄柏10g,独活10g,防风10g,川牛膝20g,薏苡仁20g,木瓜20g,荜薢10g,汉己10g,秦艽10g,全蝎6g,甘草6g,红花4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4-09-22):患者诉症状明昆减轻,右膝部肿痛显减,舌苔薄黄,脉滑。按原方加减。

苍术10g,黄柏10g,当归10g,汉已10g,木瓜15g,秦艽10g,薏苡仁20g,甘草10g,炮甲15g,续断30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4-20-02):患者复诊时右膝肿痛症状基本消除,但行走过久则间断出现膝部肿痛。仍按原方,佐加补肝肾及壮筋骨之药物,以消除病根。

茯苓20g,苍术10g,黄柏10g,怀牛膝20g,当归10g,汉已10g,木瓜15g,补骨脂20g,秦艽10g,薏苡仁20g,甘草10g,炮甲15g,续断30g。10剂,水煎服。

治疗痹症首先要区分证型,才能针对病因治疗。患者以下肢肿痛为主,且舌苔黄腻,病因上要考虑到以湿热之邪为主,“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所以,在治疗上以加味二妙散祛湿热,并加用祛风、止痛、通络之品,效果显著。

病例卡片

刘某,女,34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4-10-24):诉尾骶骨疼痛,腰部不能转侧屈伸,行动不便。诊见舌紫,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湿热瘀滞。

治法:清热利湿,逐瘀止痛。

主方:身痛逐瘀汤。

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15g,秦艽10g,桃仁10g,红花4g,煅没药10g,炮山甲15g,地龙10g,归尾10g,五灵脂10g。甘草6g。15剂,水煎服。

二诊(2004-11-07):诉尾骶骨下疼痛极减,舌苔薄黄,脉弦细。拟原方再进10剂,水煎服。

三诊(2004-11-17):诉骶痛已止。近日咽干咽痒而有火灼感,时伴咳嗽,舌苔薄黄,脉滑。拟玄贝柑桔汤合翘荷汤。

玄参20g,麦冬20g,桔梗10g,川贝10g,杏仁10g,射干10g,山栀子10g,芦根10g,连翘10g,薄荷10g。7剂,水煎服。

腰骶部疼痛,不能屈伸转侧,舌苔黄腻,显为湿热瘀滞之证,治取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一以治瘀血痹阻络脉,二以祛除湿热。至于三诊咽痒咳嗽,以玄贝柑桔汤合翘荷汤清咽止咳以除新感,实乃随机应变,原机活法也。

病例卡片

廖某,男,70岁,长沙市人。

初诊(2005-03-23):诉痛风10年不愈。左足踝部肿痛,已1个月不愈。诊见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痹。

治法:清热除湿止痹。

主方:加味二妙散。

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20g,炮甲15g,红花3g,萆解10g,汉防己10g,秦艽10g,川牛膝20g,当归10g,海桐皮10g,龙胆草6g,赤小豆2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04-13):诉近来左膝疼痛,舌苔薄黄,脉滑数。拟原方加桑寄生、独活、防风。

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20g,荜薢10g,秦艽10g,薏苡仁20g,汉防已10g,当归尾10g,海桐皮10g,炮甲10g,红花3g,桑寄生10g,独活10g,防风10g,龙胆草4g。15剂,水煎服。

三诊(2005-04-27):诉左膝痛已止,舌苔薄黄,脉细。B超检查发现右肾结石。拟加味二妙散合三金散,以收全功。

苍术8g,黄柏10g,川牛膝20g,荜薢10g,秦艽10g,炮甲15g,桃仁6g,红花4g,薏苡仁20g,当归10g,赤小豆20g,金钱草20g,海金沙20g,鸡内金20g。10剂,水煎服。

西医所称“痛风”,属中医“湿热痹”的范畴。本证患者足膝部呈游走性红肿热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显为风湿热邪合而为痹。《丹溪心法》中载:“二妙散......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用《医宗金鉴》加味二妙散,方证甚合。然“病久入络”,故方中加入桃、红、甲之类,活血化瘀,必收良效。

病例卡片

朱某,女,50岁,长沙市退休干部。门诊病例。

初诊(2005-04-29):诉患红斑狼疮十余年近日以四肢关节疼痛、麻木为患。四肢大小关节皆胀痛,僵硬,并兼气短,乏力。患此病以来,一直服用激素泼尼松,病情时好时坏。诊见四肢关节红肿,肿处按之痛甚,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手指、足趾已肿大变形,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湿热瘀阻。

治法:清利湿热,舒筋通络。

主方:黄芪虫藤饮合宣痹汤。

黄芪30g,忍冬藤15g,鸡血藤20g,海风藤10g,山栀子6g,汉防己10g,炮甲10g,地龙10g,蜈蚣(去头足)1只,杏仁10g,滑石15g,片姜黄10g,连翘15g,薏以仁15g,法半夏10g,蚕沙10g,赤小豆20g,海桐皮15g,红花3g。15剂,水煎服。嘱其所服泼尼松,暂不能停用,但不要加量。

二诊(2005-05-18):诉服前方后疼痛减轻,疼痛时发时止,红肿有所好转。诊见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拟上方再进15剂。

半年后因感冒前来就诊,诉原关节肿痛疾患已明显控制。

西医所诊“红斑狼疮”,属中医痹证的范畴。其症皮肤发斑、关节疼痛、僵硬、肿胀,长期不愈,实为顽疾。本证具有舌红苔黄、脉弦数及关节肿大变形等特征,属湿热瘀阻之证,故用虫藤饮舒筋通络,祛其瘀阻。《温病条辨》云:“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宣痹汤清利湿热,以治痹痛。湿热除,筋脉通,则疼痛止。

病例卡片

周某,女,54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5-13):双膝间断疼痛5年,以酸痛为主,双腿明显无力,每逢阴雨天或冬天时加重,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肝肾亏虚。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主方:四斤丸加味。

炒鹿筋15g,肉苁蓉15g,熟地15g,木瓜15g,杜仲20g,川牛膝30g,续断30g,菟丝子20g,甘草6g,小海龙1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5-05-23):诉双膝部疼痛较前减轻,舌苔薄白,脉细。按原方加味再进10剂。

熟地15g,炒鹿筋15g,小海龙10g,肉苁蓉15g,菟丝子20g,锁阳20g,续断30g,川牛膝20g,杜仲20g,木瓜15g,桑寄生10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5-06-04):诉双膝酸痛显减,但若行走过久,则双膝部酸痛,休息后可以缓解。拟原方再进10剂,以善其后。

《内经》云:“膝者,筋之府。”双膝酸痛无力,苔白而脉细,当属肝肾虚衰,以四斤丸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其病痊愈。

病例卡片

李某,女,39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5-27):诉颈背胀痛连及腰痛1年余。颈背转侧不利,兼腰背部畏冷,伴头晕便秘。诊见舌苔薄白,脉弦。

辦证:风湿痹痛。

治法: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主方:羌活胜湿汤合姜黄散加味。

葛根30g,片姜黄15g,威灵仙15g,羌活10g,防风10g,独活10g,川芎10g,藁本10g,蔓荆子10g,桃仁10g,野天麻15g,炮甲10g,火麻仁3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06-05):诉颈背胀痛略减,仍腰痛,头晕便秘,舌苔薄白,脉弦。再以羌活胜湿合姜黄散加全瓜蒌。

葛根40g,羌活15g,防风10g,独活10g,川芎10g,秦艽10g,片姜黄15g,桃仁10g,炮甲10g,炒全瓜蒌15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5-06-17):诉腰背痛已愈。现仅颈项痛连及后头部疼,仍感头晕,便秘,舌苔薄黄,脉弦。拟枕痛方加味。

葛根30g,野天麻30g,僵蚕20g,全蝎6g,羌活10g,防风10g,法半夏10g,制天南星片6g,黄芩10g,炒白术10g,细辛3g,川芎10g,酒大黄5g,甘草10g。10剂,水煎服。

四诊(2005-06-29):诉后头痛已止,但肩背时有疼感,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拟羌活胜湿汤加味再进10剂,以收全功。

葛根30g,羌活15g,防风10g,独活10g,川芎10g,片姜黄15g,威灵仙15g,白芥子20g,黄芩10g,法半夏10g,野天麻2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此证患者颈背头腰胀痛,系风寒湿邪客于太阳经脉,故治以羌活胜湿汤。李东垣称此方为通气防风汤,用治太阳经风湿肩背痛。又姜黄散乃吾之验方,方中姜黄长于行肢臂而活血止痛;威灵仙入肩项而祛风通络止痛。三诊之后头痛由治以枕痛方,该方即防风羌活汤。此皆既辨病性又辨病位而论治也。

病例卡片

李某,女,40岁,产沙市某公司职员。门诊病例。

初诊(2005-06-01):诉夜卧时出现双下肢酸胀,双足疼痛,病已1年余,多方求治不效。现症:夜卧时双下肢酸胀伴双足疼痛,甚则挛急不舒,大便秘结,食纳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肝虚筋痹。

治法:养肝通络止痛。

主方:补肝汤加减。

当归10g,白芍20g,川芎8g,熟地15g,炒枣仁30g,木瓜30g,麦冬10g,鹿筋10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06-15):服药后,前症显减,大便通畅,双足疼痛已不明显,夜寐时尚有双下肢酸胀,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原法既效,然舌苔稍腻,为湿滞之象,继以原方加味进服10剂。

当归10g,白芍20g,川芎8g,熟地15g,炒枣仁30g,木瓜30g,麦冬10g,鹿筋10g。10剂,水煎服。

《内经》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膜失养,此患者舌淡脉细,而见双下肢酸胀,双足疼痛,甚则孪急不舒,为肝虚而筋失养之候,故予补肝汤养肝柔筋而取效。

病例卡片

刘某,女,45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11-20) : 诉右髋 、腿关节疼痛2月余。痛如针刺,夜甚昼轻。诊见右腿屈伸不利、麻木,舌苔薄黄腻,脉细。X线示右髋关节骨质增生。

辨证:湿热瘀滞。

治法:清热利湿,逐瘀止痹。

主方:身痛逐瘀汤。

苍术10g,黄柏8g,川膝20g,木瓜15g,地龙10g,秦艽10g,炮甲10g,桃仁10g,红花3g,当归10g,蜈蚣(去头足)1只,煅乳香(包)10g,煅没药(包)10g,五灵脂1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12-03):诉腿疼大减,仍右膝关节疼,昼轻夜甚,足麻,舌苔薄黄,脉细。前方再进10剂,水煎服。

三诊(2005-12-16):诉腿、膝疼痛大减,足麻亦缓,舌苔薄黄腻,脉细。仍进原方加减,以收全功。

苍术6g,黄柏6g,黄芪15g,地龙10g,香附10g,桃仁6g,炮甲15g,炒鹿筋10g,延胡索15g,独活10g,当归10g,煅没药10g,全蝎6g,川牛膝15g,秦艽10g,川芎8g,五灵脂10g,红花10g,蜈蚣(去头足)1只。10剂,水煎服。

痹痛昼轻夜甚,痛如针刺,显为瘀血阻滞;苔黄腻,脉细,此必兼夹湿热,治以身痛逐瘀汤,“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

痿证案

病例卡片

张某,男,41岁,长沙市居民。门诊病例。

初诊(2004-07-16):诉2个月前曾患感冒,愈后双下肢逐渐痿弱无力,且进行性发展。多处求医,曾在长沙某大医院住院治疗1个多月,诊断为脊髓炎,但疗效不显。因该患者正处于中年气盛之时,其家人心急如焚,甚是担忧,来诊时其父向我们哭诉病情。现症:患者坐于轮椅中,双下肢痿弱,不能行走,大便秘结,小便不知,上半身多汗,下半身无汗,舌苔薄黄,脉细略数。

辨证:肝肾阴虚,髓枯筋痿。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主方:虎潜丸加味。

生地20g,知母10g,黄柏6g,炒龟板25g,白芍15g,锁阳30g,陈皮10g,干姜2g,川牛膝20g,当归10g,肉苁蓉30g,小海龙10g。15剂,水煎服。另:豹骨80g,碾细末装胶囊90个,每日吞服6个。

二诊(2004-08-01):此次就诊未坐于轮椅中,下肢已能站立,并扶杖而行,大便稍秘,小便已有感觉,家人甚是欣慰。诊见舌苔薄黄,脉细。拟前方再进15剂。另:豹骨100g,碾细末装胶囊吞服。

三诊(2004-08-20):此次不需扶杖而自行走入诊室,双下肢已有力,但下肢有拘紧感,脐带一周亦感拘紧,舌苔薄黄,脉细。拟前方加味再进15剂。

熟地15g,知母10g,黄柏10g,炒龟板20g,白芍20g,锁阳20g,陈皮10g,干姜2g,川牛膝20g,当归10g,肉苁蓉30g,小海龙10g,木瓜20g,炒鹿筋15g。15剂,水煎服。另:豹骨100g,碾细末装胶囊吞服。

《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又云:“肾气热 ,則腰脊不举,骨枯而髓減,发为骨痿。” 《内经》中将痿证分为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依本案的证候分析,显属骨痿之肝肾阴虚型。朱丹溪治痿“泻南方,补北方”,即以补肾清热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此证应验,疗效甚佳。

病例卡片

周某,女,83岁,株洲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6-29):下肢痿软无力,腰、腿痛,双手痉挛3年。患者3年前出现双下肢痿软无力,并逐渐加重,伴有腰、腿酸痛,双手痒挛,生活不能自理,自觉口干,喜饮热水,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肝肾亏虚。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主方:补肝汤合四斤丸。

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8g,炒枣仁20g,木瓜20g,麦冬15g,甘草6g,鹿筋15g,川牛膝20g,杜仲20g,续断20g,菟丝子20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07-10):下肢痿软已见减轻,腰腿酸痛显减,双手筋挛亦减,舌脉如前。拟原方再进30剂。

三诊(2005-08-10):双腿已明显有力,近感自汗气短,口干多饮,腰胀,小便黄,舌苔转薄黄,脉细。改拟生脉散、黄芪龙牡散合知柏地黄丸。

西洋参片10g,麦冬30g,五味子6g,黄芪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黄柏6g,知母6g,熟地10g,怀山药15g,泽泻10g,茯苓10g,丹皮10g,山茱萸10g,川牛膝15g。10剂,水煎服。

患者83岁高龄,肝肾精血已衰,四肤筋骨失养,则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双手痉挛,不能握物;腰、腿失养,故有酸痛。用补肝汤者,补肝血以养筋也。用四斤丸者,益肾精以强筋骨也。

病例卡片

郭某,男,25岁,湖南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9-25):患者出生时患脑瘫,经治疗后生活能自理。

此次于2005年4月19日发病,出现四肢无力,足不能行,手不能用,双手指麻木颤抖,伴口唇、咽喉痉挛不止,舌謇语涩。诊见舌红,苔黄,脉细。

辨证:肝肾两亏,筋骨失养。

治法:补肝肾,强筋骨。

主方:加味金刚丸。

肉苁蓉30g,炒鹿筋15g,巴戟天20g,菟丝子20g,杜仲20g,牛膝20g,木瓜15g,野天麻15g,僵蚕20g,全蝎8g,蜈蚣(去头足)1只。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10-17):诉服药后病情好转,症状减轻,手能握勺,腿能抬脚,咽喉痉挛显减。诊见舌苔薄黄,脉细。继用上方加味。

肉苁蓉30g,炒鹿筋15g,巴戟天20g,菟丝子20g,杜仲20g,牛膝20g,木瓜15g,野天麻15g,僵蚕20g,全蝎8g,蜈蚣(去头足)1只,小海龙10g,荜薢10g,续断20g,锁阳20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5-10-30):诉下肢较前有力,唇喉痉挛亦减。诊见舌苔薄黄,脉细。原方再进15剂,水煎服。

四诊(2005-12-18):诉病情进一步好转,手抖手麻已止,并能握笔写字,足已能行数步,但行步不正,口唇、咽喉痉挛已基本控制,言语较前清晰,但四肢欠温,询其口不渴。诊见舌苔薄白,脉细。改加味金刚丸合芪附汤。

黄芪20g,黑附片10g,肉苁蓉20g,炒鹿筋15g,巴戟天20g,菟丝子20g,杜仲20g,川牛膝20g,野天麻15g,僵蚕15g,全蝎8g,蜈蚣(去头足)1只,小海龙10g,萆蘚10g,续断20g,锁阳20g,乌贼骨15g。15剂,水煎服。

五诊(2006-01-08):诸症显减,手足活动明显增强,语音亦渐清晰,舌脉如前。嘱以上方再进20剂。

患者以四肢无力、手足不用为特点,乃肝肾两亏,筋骨失养之筋痿、骨痿,并兼有麻木、颤抖、痉挛之内风等证。故赵锡武先生的加味金刚丸为治疗此证之要方,方中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牛膝、木瓜补肝肾,强筋骨,天麻、僵蚕、全蝎、蜈蚣祛风通络,故治此顽疾而获效。

病例卡片

张某,男,14岁,湖南石门县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6-02-24):诉患痿证4月余。现症: 双腿痿软无力,可以站立,但不能行走。査双腿肌肉尚未见萎缩,双腿感觉尚为正常。双足底微有烦热感,舌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肝肾阴亏。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虎潜丸。

知母6g,黄柏6g,熟地15g,炒龟板20g,白芍10g,锁阳20g,陈皮10g,干姜2g,川牛膝15g,当归10g,小海龙10g,木瓜15g,续断20g,炒鹿筋10g。30剂,水煎服。另:豹骨粉50g,装胶囊60个,每日吞服6个。

二诊(2006-03-26):诉双腿痿弱减轻,已能拐拐行步,舌红,苔薄少,脉细。拟前方加减再进30剂。

知母6g,黄柏6g,熟地15g,炒龟板20g,白芍10g,锁阳20g,陈皮10g,干姜2g,川牛膝15g,当归10g,小海龙10g,木瓜15g,续断20g,炒鹿筋10g。30剂,水煎服。另:豹骨粉50g,装胶囊60个,每日吞服6个。

三诊(2006-04-29):痿证已痊愈。患儿行步已趋正常,舌脉如前。拟虎潜丸做成丸料1剂,嘱服2个月,以巩固之。

肾主骨,肝主筋。此案为小儿双腿痿软,舌红,苔黄,脉细,显为肝肾阴虚所致,故以虎潜丸治之而获愈。

病例卡片

李某,男,22岁,学生,青海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6-03-12):诉四肢出现不明原因的痿弱乏力1年余,初起以下肢为甚,继而波及上肢,多方医治未效。现症:患者四肢瘦弱,大腿、上肢肌肉明显消瘦,乏力,无四肢疼痛,亦无偏侧肢体感觉障碍,自觉五心烦热,夜寐不安,纳差,便溏,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肝脾肾亏虚。

治法:益气健脾,补益肝肾。

主方:异功散合虎潜丸加减。

西洋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0g,炒龟板20g,熟地15g,黄柏8g,知母10g,当归10g,白芍10g,锁阳10g,陈皮10g,牛膝20g,怀山药15g,甘草6g。水煎服。另:豹骨50g,研末冲服。

二诊(2006-03-26):诉感觉精神较前好,夜寐稍安,然四肢痿弱如前,纳差,便溏,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效不更方,原方再进30剂。

三诊(2006-04-30):诉双上肢肌肉萎缩未见发展,双下肢行走较前有力,精神亦转佳,余症明显减轻。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予五痿汤合大补阴丸加减。

西洋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0g,当归10g,薏苡仁15g,炒龟板20g,熟地15g,黄柏8g,知母10g,怀牛膝20g,怀山药15g,甘草6g,麦冬15g。15剂,水煎服。

四诊(2006-05-26):四肢痿弱症状逐渐减轻,双上肢已活动自如,但下肢痿弱尚较显,面色转润,夜寐安,食纳,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予四君子汤合虎潜丸加减。

西洋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0g,炒龟板20g,熟地15g,黄柏8g,知母10g,白芍10g,怀牛膝20g,怀山药15g,甘草6g。15剂,水煎服。另:豹骨50g,研末冲服。

五诊(2006-07-05):患者喜形于色,双下肢活动正常,下肢已能远行,然仍肌肉瘦削,余症若失。舌红,苔薄白,脉细。原方再进30剂,巩固善后。

西洋参15g,炒白术10g,熟地15g,黄柏8g,知母10g,炒龟板20g,茯苓10g,怀牛膝20g,麦冬15g,当归10g,甘草6g。30剂,水煎服。另:豹骨60g,研末冲服。

《内经》云:“治痿独取阳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肾主骨”,为“作强之官”。本案患者治疗延续5个月之久,所用方药有四君子汤、异功散、虎潜丸、五痿汤及大补阴丸等,但始终不忘从脾(胃)肝肾论治,实为慢性痿证以虚为主的主要治疗法则。

病例卡片

丁某,男,66岁,长沙市退休干部。门诊病例。

初诊(2007-02-15):诉双腿痿弱不能行走已1年余,但双腿尚能站立,有时在家里扶杖可以行走3 ~ 5步,并诉1年前曾被摩托车撞伤过腿部。现症:双小腿皮肤色黑,状如墨水所染,自觉双腿有烦热酸胀感,双足踝及足背明显肿胀,舌紫,苔黄腻,脉细。

辨证:湿热夹瘀。

治法:清湿热,祛瘀血。

主方:加味二妙散合下瘀血汤加减。

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20g,当归尾10g,萆蘚10g,秦艽10g,汉防己6g,炒龟板20g,桃仁10g,水蛭粉(纱布包,同煎)6g,制土鱉虫6g,甘草6。10剂,水煎服。

二诊(2007-03-18) :诉服上方后,双腿酸重烦热感有所减轻,仍痿软不能行双足踝仍肿,舌质仍紫,舌苔黄腻,脉细。拟原方再进10剂。

三诊(2007-03-30):诉近日双腿肿胀已减,舌苔已转薄黄腻,脉细。考虑其人年过六旬,服用活血袪瘀之药过久,必须有损正气,因而调整原方,加人参、芪。

党参20g,黄芪20g,桃仁10g,水蛭粉(纱布包,同煎)6g,制土鳖虫5g,当归10g,苍术8g,黄柏8g,川牛膝15g,荜薢10g。15剂,水煎服。

四诊(2007-05-04):诉服上方15剂后,双腿酸重明显减退,双足可以迈步,双腿皮肤黑色显退。由于取效明显,遂自将原方再服15剂,现已能扶杖在家里及庭院行走。舌转淡紫,苔转薄黄,脉细。嘱原方再进30剂。

2个月之后,患者携其孙来治感冒咳疾,特告谢曰,其双腿痿弱已愈。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本案患者双腿疾废而肿胀,舌苔黄腻,显属湿热无疑。然其双腿皮肤色黑,又有外伤病史,且舌质紫暗,更属瘀血证候。朱丹溪曾谓“死血妨碍不得下降”而致痿,李中梓亦云“死血致痿”,本案之治,诚其验矣。

病例卡片

周某,男,64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6-11-10):中风后出现双下肢乏力 ,行立均困难,足部肿胀,行走时困难,耳鸣。宿患心脏病,长期使用心脏起搏器。舌薄白,脉细。

辨证:肝肾亏虚兼水湿困阻。

治法:温阳利水,补肾强筋。

主方:防己黄芪汤合四斤丸加味。

黄芪20g,防己8g,炒白术10g,茯苓皮15g,甘草6g,杜仲15g,川牛膝20g,熟地10g,葛根30g,石菖蒲10g,五味子10g,炒鹿筋15g,小海龙10g,肉苁蓉15g,木瓜15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6-11-22):患者诉近日停用心脏起搏器时(三度传导阻滞),四肢无力扑地,双膝仍酸胀无力,舌苔薄白,脉缓。嘱其不可随意停用起搏器,以免发生意外。并处上方加减再进10剂。

黄芪20g,防己8g,炒白术10g,杜仲15g,川牛膝20g,熟地10g,炒鹿筋15g,肉苁蓉15g,木瓜15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6-12-05):患者双下肢无力及肿胀较前好转,耳鸣消失。既已显效,按原方再进10剂。

四诊(2006-12-17):就诊时,诉病情基本消减,但觉双下肢行走尚乏力,嘱以上方再进15剂,以善后之。

痿证属水湿阻者,在《中医内科学》中并未提及。而此证患者足痿,伴见下肢浮肿,舌苔白滑,其水湿困阻已显,故以防己黄芪湯治之,可谓临证一得。

腰腿痛案

病例卡片

刘某,男,50岁,湖南岳阳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4-09-09):诉20余年前腰部受外伤,嗣后经常感到腰痛,近1月来加重。诊时腰痛厉害,活动不利,尤其是晨起时为甚,伴少腹胀,舌紫红,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祛疲,行气止痛。

主方:复元通气散。

小茴香6g,炒丑牛6g,广木香6g,陈皮10g,橘核15g,炮甲15g,桃仁10g,延胡索15g,川牛膝20g,制土鳖虫6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4-09-20):诉腰痛稍事缓解,晨起时仍腰痛甚,舌苔黄腻,脉弦。拟原方合四妙散治之。

小茴香6g,炒丑牛6g,广木香6g,陈皮10g,橘核15g,炮甲15g,桃仁10g,延胡索15g,川牛膝20g,制土鳖虫6g,苍术6g,黄柏6g,秦艽10g,田七片15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4-10-06):诉腰痛已大减,活动自如,少腹胀已除,现仅晨起时稍感疼痛,舌苔薄黄,脉细。拟复元通气散合四妙散击鼓再进。

小茴香6g,炒丑牛6g,广木香6g,陈皮10g,橘核10g,炮甲10g,桃仁10g,延胡索10g,川牛膝15g,苍术4g,黄柏4g,秦艽10g,田七片15g,水煎服。

《丹溪心法.腰痛》云:“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 本案患者腰痛由20余年前腰部外伤所起,又见瘀滞证候,属典型的气滞血瘀型,《医宗金鉴》谓:“气滞闪挫通气散。 ” 因辨证准确,治法方药对证,故多年沉疴霍然而愈。

病例卡片

刘某,男,40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4-09-30):诉双侧腰肾部胀痛。诊见目赤,小便黄,舌苔薄黄,脉细数略弦。

辨证:肝肾阴虚火旺兼气滞。

治法:滋肝肾,清相火。

主方:知柏济生丸合金铃子散。

熟地15g,怀山药15g,丹皮10g,山茱萸10g,茯苓15g,泽泻10g,黄柏10g,知母10g,川膝20g,车前子15g,延胡索20g,川楝子10g。7剂,水煎服。

二诊(2004-10-17):诉腰痛已止。但近日胃中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拟金铃子散合疏肝汤。 

柴胡10g,枳实15g,白芍15g,陈皮10g,川芎10g,厚朴15g,延胡索15g,川楝子10g,广木香6g,甘草6g。10剂,水煎服。

服完即愈。

“腰者肾之府”,“肝开窍于目,腰痛而兼见目赤、脉数,显系相火上炎。用知柏地黄丸加牛膝、车前子,吾称之为知柏济生丸,乃济生肾气丸之变方也。

病例卡片

石某,男,40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07-06):诉右侧腰腿疼痛。诊见腰痛,右臀连及右腿外侧部疼痛,病已2年不愈。CT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舌苔薄黄腻,脉弦数。

辨证:湿热瘀阻经络。

治法: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主方:身痛逐瘀汤。

苍术8g,黄柏8g,独活10g,秦艽10g,川牛膝20g,地龙15g,当归10g,川考8g,五灵脂10g

,桃仁10g,红花3g,煅没药10g,炮甲10g,制土鳖虫6g,延胡索15g,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2005-07-14):诉右侧腰腿疼痛稍事缓解,舌苔薄黄,脉弦略数。拟原方再进7剂。

三诊(2005-07-21):诉仅感腰腿隐痛,舌苔薄黄,脉细弦。拟原方加味再进7剂。

苍术8g,黄柏8g,独活10g,秦艽10g,川牛膝20g,地龙15g,当归10g,川芎8g,五灵脂10g,桃仁10g,红花3g,煅没药10g,炮甲10g,蜈蚣(去头足)1只,甘草6g。7剂,水煎服。

四诊(2005-07-29):诉腰腿疼痛已愈,前日腰椎X线片示腰椎无异常,拟原方再进10剂,巩固疗效,防其复发。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之“筋痹”。本案患者并见舌苔薄黄腻,脉弦数,显为湿热闭阻,久之则成瘀。取王清任之身痛逐瘀汤既清热利湿,又活血通络,故其症获愈。

病例卡片

张某,男,55岁,湖南宁乡人。门诊病例。

初诊(2005-10-28):诉腰冷而酸痛,双腿乏力,10年不愈。曾往省内外多家医院诊治,均未见明显疗效。诊见其精神疲乏,双腿乏力,腰冷而酸痛,并兼轻度阳痿,口中不渴,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治法:温补肾阳,益精填髓。

主方:右归丸。

熟地10g,怀山药10g,山茱萸15g,枸杞子10g,当归10g,杜仲20g,菟丝子20g,炒鹿筋15g,黑附片10g,桂枝3g,西洋参片10g,黄芪20g,小海龙10g,淫羊藿10g。10剂,水煎服。

二诊(2005-11-06):诉双腿较前有力,腰冷而酸痛亦减,精神转佳,舌苔薄白,脉细。拟原方再进10剂。

三诊(2005-11-18):诉近几天天气转冷,全身畏冷,双腿乏力,舌苔薄白,脉细。拟原方加味再进10剂。

熟地10g,怀山药10g,山茱萸15g,枸杞子10g,当归10g,杜仲20g,菟丝子20g,炒鹿筋15g,黑附片10g,桂枝3g,西洋参片10g,黄芪20g,小海龙10g,淫羊藿10g,肉苁蓉30g,续断20g,锁阳15g。10剂,水煎服。

四诊(2005-11-27):诉精神佳,双腿有力,腰部冷痛显减,但感小腿微胀,舌苔薄白,脉细。拟原方加味再进15剂。

熟地10g,怀山药10g,山茱萸15g,枸杞子10g,当归10g,杜仲20g,菟丝子20g,炒鹿筋15g,黑附片10g,桂枝3g,西洋参片10g,黄芪20g,小海龙10g,淫羊藿10g,肉苁蓉30g,续断20g,锁阳15g,木瓜15g。15剂,水煎服。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本案患者具一派肾阳虚衰之候,取《景岳全书》之右归丸,温补肾阳,方证相符,终使10年痼疾获愈。 

病例卡片

冯某,男,58岁,长沙市某机关干部。门诊病例。

初诊(2006-01-20):诉患右侧输尿管移行细胞瘤,手术切除右肾及右侧输尿管。术后常感腰痛,时作时止,行立时加剧,胀痛不适。兼疲乏无力,不欲食,大便溏,日下4~5次,小便黄。诊见其精神不佳,腰痛按之则减,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滑而数。

辨证:阴虚内热腰痛兼脾虚食少便溏。

治法:健脾益气兼养阴清热。

主方: 参苓白术散加黄柏、知母、石斛。

西洋参片10,茯苓20,炒白术10,扁豆15,怀山药30,

砂仁10,炒薏苡仁20,白莲子10,石斛10,知母10,黄柏6,甘草6。10剂,水煎服。

二诊(2006-02-19):诉服上药后食欲增加,大便正常,仍感腰痛,近日睡眠不佳,心烦,小便黄。诊见其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改拟知柏地黄丸加西洋参、杜仲、枣仁、白花蛇舌草。

知母15g,黄柏10g,熟地黄15g,怀山药10g,山茱萸15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西洋参片10g,杜仲15g,枣仁15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5g。10剂,水煎服。

三诊(2006-03-08):诉服药后,腰痛明显减轻。诊见其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拟上方加怀牛膝再进10剂。

四诊(2006-03-24):诉腰痛遇劳后仍作,自觉气短,乏力,夜寐较前安稳,尿中多泡沫,尿黄。诊见其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拟上方去白花蛇舌草、枣仁,加麦冬、五味子。

知母15g,黄柏10g,熟地黄15g,怀山药10g,山茱萸15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西洋参片10g,杜仲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怀牛膝10g,甘草5g。15剂,水煎服。

五诊(2006-04-23):诉精神转佳,症状缓解,较前稳定。诊见其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拟前方再进15剂。

六诊(2006-05-12):诉症状较前好转,小便正常诊见舌淡紫,苔薄黄,脉细滑。拟前方去麦冬、五味子,加桃仁10g。服用10剂。

七诊(2006-05-31):诉病症较为稳定,遇劳时腰痛隐隐,乏力,气短,夜寐较安,食纳可,大便正常,小便黄。诊见其精神一般,手足心热,舌淡黄,苔薄黄,脉细。拟前方去桃仁,加五味子,再进10剂。腰痛止,诸症平。

《素问》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痛之疾多与肾相关。此患者右肾切除,肾精受损,肾阴亏虚,故常感腰痛,疲乏无力。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心烦,脉细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象,而患者又兼脾虚,脾不健运,而食少便溏。故先补脾气以固其气虚,后滋肾阴以治其腰痛。此乃“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也。

❖文章摘自《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整理/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小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熊继柏治疗遗精阳痿经验
精彩摘录:任之堂经验用药
中医入门  (十九)
治疗肩周炎中药方剂
岳美中临床惯用方
【王蒋《脉学传心录》任之堂经验用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