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靖王:从「灵感依赖者」到「输出狂魔」,一个知识工作者的「跃迁三部曲」

文/靖王

/


你好,我是靖王。一名正在转型自由职业的课程制作人。
 
我在职场工作了11年,从一名普通的教学设计师,做到了产品高管,在职场中走完了整个专家管理路线。
 
我清楚,再往上走已经不是我的主要追求,因为骨子里是个内容人和设计师,并且我对所从事的专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所以今年下半年,我决定辞职回家完成我的书——把这些年来专业上的思考、项目经验和课程设计方法论沉淀下来,帮助到更多人。
 
自从去年跟出版社签约以来,其实写得并不多,想着辞职在家应该会写快一些,但慢产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事情并没想象的那么顺利。
 
正苦苦挣扎之时,机缘巧合加入了《个人发展共读会》的内测,没想到短短20天的时间,我竟然写了2.2万字!

之后好像被什么东西打通了“任督二脉”,速度快了、质量好了,焦虑也少了,在写作这件事上变得越来越从容。
 
惊喜和收获之余,我想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你,希望能对每一个在阅读、做笔记、写作和知识管理上遇到困难的人有所帮助。
 


01

辞职之初,我用我非常擅长的项目管理方式做了详细的写作计划,按字数拆解到周,接下来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逼自己进入状态里。
 
我会用喝咖啡、听音乐、踱步和冥想的方式,让自己慢慢进入心流状态。状态好的时候,一口气写到凌晨三点,状态不好的时候,干脆就把一整天都放过去。
 
一开始我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以前写脚本也常常这样。
 
课程制作人主要输出本质是设计,而设计是一个需要大量创造性思考和不停对细节做决策的工作,对认知资源属于集中消耗的过程。工作强度大的时候,我下班后连1 1这种问题都不想思考,大脑属于呆滞的状态。
 
这样的工作性质导致了输出这件事非常吃节奏和状态,我也早已习以为常。那时我觉得,写作就是需要灵感的,灵感来了多写一些,灵感不好也不强求。
 
可是长此以往,输出就变得很不稳定,眼看计划要完不成,对创作心态也开始产生影响。
 
“不行,依赖状态这事儿太不靠谱了!如果以后要转型做内容人,这样可怎么行?”我对自己说。
 
集中攻克一个设计难题,很像是高强度的“无氧运动”,但写作应该是一个“有氧运动”,要有呼吸的节奏,可持续。

 
为了解决依赖状态的问题,我开始反思和分析我的工作模式。我发现这件事的根结,其实出在知识管理上。
 
课程制作人是内容的编译者,充当的是“编剧”和“导演”的角色,对内容的整合处于“一手”和“二手”之间,而原创写作则是个人创作,多了一个从0-1的建构过程。
 
也就是说,以前主要是知识整合型工作,大部分基于现有的资料,而现在是知识创造型工作,需要你自己事先准备好这些资料,否则就变成了“研发”和“写作”两个过程合并在一起。这边油都烧热了,那边菜还没洗好,自然慢啊!
 
回想我以前在专业上的思考和输入,都在哪里呢?

80%在脑子里,20%在云笔记、备忘录和手写的笔记里。我曾试图把它们整合到一起,就这20%还不少是摘录和不以输出为目的的随想,结果大费周折仍然不解决根本问题,对创作更是几乎没什么帮助。
 
后来,有人跟我推荐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当时我认为,方法虽好,但写卡片积累毕竟需要一个过程,而我要写的这本书一方面主要是我的原创,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输入慢慢积累素材显然是来不及的,所以当时选择了“谢而不纳”。
 
我仍旧继续每天打开文档跟它死磕,虽然大纲是跟出版社签约时候就设计好了的,虽然也细化了一些层次,但时间太久了,很多细节想不起来,原来的逻辑经常被推翻了重来,每天好像都要写一篇新的命题作文一样!




02
 
正巧这个时候,得知古典老师在做《个人发展共读会》的内测。本来是带着优化输入的心思来的,没想到却大大赋能到了输出。
 
在先导课中,古典老师介绍了共读会的理念、玩法和卡片写作法,以及为什么很多人写作困难,并讲解了知识创作者到底该如何进行自己的知识管理。
 
这下印证了我的分析,更是帮我抓住了自己积累过程中的两大核心问题:

①笔记分散在各种软件中,不成系统,且主要系于输入名录下;
②阅读时有了洞见就很high,却总觉得这点思考三两句话的没有什么发表的必要,就不去及时做记录。
 
这两点有个共同的问题,而且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也是比较致命的问题:输入没有很好地服务于输出,这是对智力资源的极端浪费。
 
“存储容易,调取就难了。”相信看过先导课的同学,都对这句话有深刻的印象。因为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戳穿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无用功。
 
在共读会沉浸式学习的过程中,我的输出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我很快深刻地意识到:能改变现状的根本不是更多的时间,而是更好的方法!
 
共读会推出了SS卡片法,古典老师为我们设计好了卡片的写法。
 
一开始,你可能会感觉好像在做问答题,想要往卡片的每个标题下填入内容。这个过程新手可能会有些生硬,像是在命题写作。但慢慢你就会发现,这样梳理思路,正是在引导我们正确而高效地阅读、思考和成长。
 
古典老师会提醒大家,
不要带任何社交属性去写卡;
不要在意别人写了多少,自己写了多少;
不要在意别人写得深刻,自己写的浅薄。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真体验、真思考。
 
无论是高手还是新手,我们在这里的发心都是成长和分享,从不是炫技。

 
我从一开始的半个多小时一张,到后来十几分钟一张。从3天写1张到1天写3张,越写越上瘾。结果短短20天, 竟然就写了2.2万字的卡片!还通过写作实现了一段小小的  “跃迁三部曲”!
 
在写卡片的第2周,我用十几分钟写了一张卡,这张卡大约1300字,来自我看了一期综艺后,对林志炫所说的一句话产生的认同。第二天我改了改结尾,拟了个标题——看《披荆斩棘的哥哥》解锁正确的破圈姿势,就发了公号。
 
第3周,我因为前面这篇文章,得到共读会的邀请给大家分享一些写卡心得。这篇3000字的心得,结合了我之前写好的两张卡片,很快就写完了。
 
这两张卡片,一张关于如何在十几分钟里写出来那篇文章,另一张是我对于阅读-思考-写卡片这个过程的步骤拆解。同时我也发挥了一下专业,用课程制作人的方式,设计了这部分的阅读结构,并“封装”了一下这四个步骤,成为了一个“知识晶体”
这两张卡片,一张关于如何在十几分钟里写出来那篇文章,另一张是我对于阅读-思考-写卡片这个过程的步骤拆解。同时我也发挥了一下专业,用课程制作人的方式,设计了这部分的阅读结构,并“封装”了一下这四个步骤,成为了一个“知识晶体”(概念来源:跃迁.2017.古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精英生涯“个人发展共读会”线上发布会成功举办
如何把碎片化阅读的劣势变为优势? | 教你一招
靠谱方法 |如何精读,进行深度学习?
如何书写一个知识卡片——我的知识卡片结构框架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生写9万张卡片,30年出58本书,他的读书笔记法你一定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