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过独立的女生,都没有好下场?

据说,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播出后在韩国播出后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差!

 

女生看完,觉得太有共鸣了,说的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事;

男生却普遍觉得,这是是宣传“女权”主义的不切实际的作品;刻意夸大了女性在社会上遇到的“不公”,甚至有些贬低男性的倾向。

就连男女主演郑裕美和孔刘也遭受到了各种无端的谩骂,一名女团成员不过是推荐了电影同名书籍,就遭到了男性网友的抵制和羞辱!
然而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不过是呈现了一名叫做金智英的普通女性成长、工作、婚姻里经历的事情,没有戏剧化地煽情,不声张,更没有声色厉荏地要去批判谁,却戳中了无数同类的心。
因为电影把女性在日常生活遭遇的随处可见的不公和伤痛,经过艺术化的手法安放在了普通女性“金智英”的身上,于是身为女孩在生活中的不易,一层一层被揭开来

01

无处不在的“金智英”

这样的“金智英”却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在最热的豆瓣话题“身为女孩”下面,我们看到身为女孩,想要去追求梦想,总是会比男孩子难一些;成为妈妈之后,普通的日常生活,都不再温柔
“金智英”生在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东亚文化圈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家庭被视为理所应当。
一切都要让男孩优先,爸爸买补药只买儿子的份,两个女孩只能平分剩下的资源,就连一把雨伞、一条被子都是如此。
在家里,被长辈教育女孩子要文静、听话、懂事,要学会帮妈妈做家务;
上补习班晚下课被男生尾随,得到的不是爸爸的安慰,而是“干嘛上那么远的补习班,出门衣服要端正点”。
后来,金智英就跟身边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学会了对喜欢动手动脚的男老师、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忍气吞声;
工作后,明明工作能力超过同期的男同事,却被排斥在重要项目之外,不过是因为考虑到了她以后结婚生孩子的可能性。
当她被家长催着怀孕生子,不得不辞职在家成为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之后,她的人生失控了……
因为家务用手过度去看医生,却被质问,“饭是电饭煲做的,衣服是洗衣机洗的,你为什么手会疼?”
带孩子出去转悠,在便利店买一杯咖啡,被周围的人冷嘲是“妈虫”……
最后,她发现自己陷入了无形的墙壁之中,活力和热情逐渐丧失,自我评价降低,时常为一些小事难过,就连“看见落日也会胸口一沉”,金智英抑郁了。
 “金智英”一样的女孩子们,从小努力上进,勤奋学习,觉得未来可期,我们声称不相信男权社会的理论,可是直到走入社会步入职场才发现,社会固有的陈见把我们的梦想撞得七零八落

02

独立是“身为女孩”的底气

莎士比亚说:“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快500年过去了,这句话好像依旧未变。

任何人都有自有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现实仿佛是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庄园》里写下的那个名句:”所有动物都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都平等“。

蔡康永在一次在《康熙来了》问舒淇“做演员开心吗?”,经过事的舒淇向来积极乐观,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问得她止不住掉眼泪。

身为女性,到底该怎么样去生活?回归家庭?当一个相夫教子的全职妈妈,这好像符合很多人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后抑郁的“金智英”,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并不是说,选择相夫教子,安稳地退回家庭生活中就是错的,可是这个前提是,这是你真心实意地想选择的那条路,你是在千千万万条道路上,主动选择了回家,而不是因为“你应该回家带着”。
但,有多少人,又是自己选的呢?
对于女性来说,追求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已经工作、结婚,甚至有了孩子的中年女性,她们像是一群夹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隐身人,明明同样有着“中年危机”,但打开手机,大家在朋友圈里纷纷转载的却还是《男人不如狗》。
中年男人开车回家前,总喜欢先关掉一切,在漆黑无声的车库里,抽个烟,多坐一会儿,因为推开车门走上楼,他就变成了父亲、儿子、老公,必须要硬着头皮面对着生活里的艰辛和不易。
可是,有谁想过楼上的那个女人呢?那个开车都会被习惯性地嘲讽“女司机”的女人。
许多人抵抗不了这种艰辛与不易,选择了得过且过,有些人勉强地把日子混过去了,有些人,不堪忍家庭生活的琐碎和自我的破裂,走向了抑郁的深渊,比如那个叫“金智英“的女人。
不用总是感叹“别人都可以找到出口,为什么只有我那么狼狈”。

其实人生的成就感就很多种,职业女性是一种,主妇标杆也是一种,虽然各有取舍,但共同之处是能够把当下的生活过好,在当下的日子里路越走越宽,在当下的天地里越飞越高。

无论哪种,只要是你主动选择的,无所谓谁比谁更高端,怕只怕总认为没有选择的路才是最好的路,不知不觉成为两种怨妇,抱怨工难难搞的职场怨妇和抱怨婚姻拖累的家庭怨妇。
女人,还是应该追求独立和自我的,因为如果你没有自己主动选择的生活,没有自己主动选择的事业,没有那些能真正给你安全感的东西,你的大厦,随时可能会崩塌。

03

做掌控自己人生的“狠角色”

东京大学教授上野千鹤子的入学祝辞中提到,“反正是女孩”、“毕竟是女孩”这种给女子教育泼冷水的想法叫做意志的冷却效果,很多女孩子原本拥有所有孩子都拥有的翅膀,只是被这种“冷却效果”折断了。

以往,“温柔如水”是对女性的褒奖,“雷厉风行”“企图心强”则不是什么好评,可现在完全不同,越来越多的女性被鼓励去做“真实的自己”,去做掌控自己人生的“狠角色”。
做真实的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爽,看看刺猬乐队的鼓手石璐和《奇葩说》辩手詹青云你就知道了。
石璐说,“我享受的不是打鼓,我享受的是乐队。乐队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詹青云说,“我考上哈佛,出来做律师,我就变得自由了很多。大家就会简单地恭喜你,而不是教你该怎么做人。”
 
真正的“狠角色”如同她们这样,不再寄希望于做他人喜欢的女孩,勇敢去寻找喜欢的事,去过喜欢的生活,不再因为“女孩”、“女儿”、“妻子”、“妈妈”等称呼,去成全别人的人生。
作家李筱懿在《美女都是狠角色》说过,真正的“狠角色”,是内心笃定的女子
当下生活对女生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需要女生越来越强大,但这种强大是内心的笃定坚韧。
“狠”角色的“狠”不是凶狠,而是“有型”,内心拿得起放得下立得住,总是自信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再不再像“金智英”那样软趴趴任生活揉捏,面对前路不知如何选择。
正如上野千鹤子教授所说,“这世上有那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想努力却无从下手,太努力弄坏身心的人,也有人在努力前一直就被各种挫败‘反正就你这样’,‘反正就我这样’扰乱了心绪,请你只为了超越自己而努力”。
所以,独立始终是身为女孩最好的出路,这里的独立是指你敢基于真实的自己去做选择,才能有野心、有勇气、去追求自我的人生!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作家李筱懿的《美女都是狠角色》,她在书中写尽了不同年龄、身份、处境女性的各种心思、纠结和感悟,和读者一起,解读永不过时的社会话题——女性生存困境


作者:李筱懿 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2年的金智英》:一部当代社会女性的伤痕史
妈妈们为什么不开心?在成为贤妻良母前,妈妈要先成为自己!
很想活成全智贤,最后却活成了金智英
新的一年,从金智英开始
《82年的金智英》读后感
金智英也可能是男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