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混好商业圈子:做好这5点,每年多赚100万(社群变现法宝)|高臻臻的脑细胞

本期核心观点:


打造商业场景里的“社交主场”,是混好商业圈子的法宝,可以为场景里的主角赋予巨大的势能,谁有了这种主场能量,谁就能掌握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机会,本期文章我们以脑细胞社群为场景案例,来拆解在圈子里打造个人商业社交主场的实操方法。我相信,只要做好今天这5点,每年多赚100万很轻松。

我是只说人话,不讲概念,专给老板创业者们开思维脑洞的高臻臻,今天是脑细胞视频节目的第206期。我的好朋友王超然老师,是国内知名个人品牌策划大师,他也是《超级演说家2018》的总策划,成功地操盘了“伊能静”等若干明星大咖的个人IP。

( 王超然百科简介  1983年9月18日出生于广州,国内知名策划人,毕业于悉尼大学,曾任《超级演说家2018》节目总策划。)

前段时间,脑细胞同学社群深圳线下班会的现场,超然老师也来到了现场,分享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关于社交主场场景转化的案例。他说,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咖,咖位很高,如果是正常状态下,他要去结识这个大咖,不仅要花心思,而且身份都未必能对等。但是有一次,超然老师在上海交大讲课,这个大咖在台下听课,课后这个大咖竟然非常主动的找到超然老师说:“超然老师,您讲的太精彩了,非常开心能听到这样精彩的分享,咱们加个微信吧?”

这就是社交主场带来的势能!王超然还是那个王超然,大咖还是大咖,只不过在上海交大的这个小场景里,王超然是台上讲课的“老师”,而此时的大咖是台下听课的“学生”,这种主场的能量就不一样了。

其实脑细胞也是一个场景,论社会地位、社会财富、社会贡献,脑细胞社群里能量大于“高臻臻”的,大有人在。举个庸俗点的例子,每次脑细胞线下班会,也是大咖云集:一年业绩做几个亿占比20%以上,一年做数千万业绩的至少占比70%以上,有一年掌管数十亿资金的投资大咖、有一个掌管几百家门店的实干老板、有上市公司高管、有各领域的精英,走出去,他们可能都比“高臻臻”厉害!但他们都称呼我为“班长”,为什么?因为脑细胞是高臻臻的“商业社交主场”,在这个场景里,高臻臻是有社交主场势能加持的,所以借助着这种势能,我可以很轻松的跟很多同学建立起很好的互动关系、非常低信任成本的实现商业合作。这就是为什么脑细胞同学社群的slogan是“做有信任基础的商业速配”的原因了。

(资本也在脑细胞社群里找好项目)

在商业场上,其实有无数个各类场景的“圈子”,每一个圈子其实都是一个能量场,那些能够在圈子里占据主动的人,是可以获得场景的赋能的。用王超然老师的话来说,打造个人社交主场对建立个人品牌、创造个人商业价值是非常有效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脑细胞从表象上来看,是一个“自媒体”,进而是“创业者社群”,但本质上是“人的商业社交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只要你稍微努努力,你的“商业能量”很容易就能够得到扭转,能够获得非常多的商业机会,下面我就详细来讲讲在社群里如何打造自己的“场景能量”,建立自己的“社交主场”。

   01

   给自己建一个“品牌标签”

我们经常会组各种“局”,在饭局或者酒局上,我们会介绍某个人“这是某某公司的总经理,他公司是做什么的,一年产值多少多少”或者“这是谁,他有什么样子是资源”等等,这是一种常用的为参局人建立核心品牌标签的动作,本质上也是为参局的人去赋予场景下的社交势能的方式。

在脑细胞的会员社群里,我也会帮助会员同学快速的去建立自己的核心品牌标签。第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是加入社群的时候,按照我们提供的模板去修改自己的群名片,群里你一说话,其他人通过你的群名片标注的信息,就能快速知晓你是谁,做什么的,你有什么资源,如果我的资源能够跟你匹配上,我们就可以迅速精准的对接上。

 (脑细胞社群“个人资源”标签模板)

第二个简单的动作是,脑细胞会员社群里有一个入群的“自我介绍”,有标准模板,在模板里会员可以写清楚自己的履历、自己的资源情况,以及自己希望在社群里对接的资源等,进群后个人介绍发群里,脑细胞再进行多群的新进会员资源播报,就快速的帮助会员对接起了资源和诉求。同时,会员自己写的自我介绍,还可以在会员系统里去建立自己的“同学档案”,其他同学找资源的时候,也能通过关键词去搜索到相关的同学。

(脑细胞同学会员社群的人脉资源推介)

第三个小动作是,我也会抓取到一些有优质资源的同学,结合一些有价值的内容顺道把该同学的资源分享出去了,这也是我作为社群“班长”为有资源的同学去赋能的一种方式。所以,你看,在一个封闭的场景里,你要获取到足够的社交能量,给自己做一个好的“自我介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如果你只有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网名,别人也不知道你有什么、你能做什么,你的社交场景的能量就弱很多了。

   02

    做一个“凡尔赛”达人

我们中国人有句大俗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有诉求,你不去表达,别人就不知道。这一招,被微商运用得淋漓尽致,朋友圈都快刷出茧了,各种晒单、晒收获、秀成果,但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这也为自己贴品牌标签的方法。

我做脑细胞社群快5年时间了,我总结了很多脑细胞社群里非常有意思的规律。比如:社群最活跃的时期是100-200人的时候,因为刚开始人不多,大家都不好意思多说话,群里很安静,而到了100-200人,老天爷总会赐予群里一两个爱说话的女人进入,整个社群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变得异常热闹,而热闹之后,这一两位女性老板同学会消失不说话,而引发男性老板们的长期干货讨论,脑细胞付费会员有5000人,10个群,每个群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发展路径,你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这可能就是俗话讲的“天道”。

今天我要跟大家来分享另外一个规律,就是脑细胞社群里商业收获最大的,就是那些愿意去“晒”的人。我跟大家去分享两个活生生的案例,我先说他们的社群“商业战绩”:第一个是北京的一个做医美的老板,进群不到1个月,发展了9个城市合伙人;而他规划中第一批开放合伙人的城市只有10个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有着非常多项目和资源的同学,他的“疫情消毒机”项目不到2周,签了差不多20个城市,其中还有一个同学要拿河北全省,因为那时候河北的疫情比较紧张,不过他的项目确实思路也很轻奇,用饮水机逻辑来卖杀毒机,机器免费铺,靠后期的药水赚钱,专门卖给政府、学校、医院来使用;他的另外一个“建材家居平台”项目,他自己在佳木斯实操,3个月就做到了月利润百万,商业模式很通畅的一个项目,目前已经落地4个城市了,年后还有20个城市待落地,合作已经谈的差不多了,而这些合作伙伴全部都是脑细胞的同学,他不说我都不知道,很夸张。

 (两位最爱晒单的同学,收获颇丰)

这两个同学的共同点,就是非常喜欢在社群里“晒单”,真是把“凡尔赛”做到了极致。“我的项目有动态了”、“谁谁谁跟我合作了”,都非常及时地在群里反馈,其他人一看:“这项目这么好?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参与,那我也要去了解一下”,导致跟他们对接的人越来越多,项目的结果也越来越好。所以,“凡尔赛”也是一种为自己在社交场景里赋能非常有效的方式。

   03

   有必要讨好“群主”

咱们还有一句俗话,叫“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在社群里“讨好群主”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这里说的“讨好”真不是贬义,也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哈哈哈。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跟群主沟通和交流,是可以获得群主的赋能的。

脑细胞的所有社群,毫无疑问,我是“群主”,每天我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学员信息,每天至少有上百人通过各种方式在跟我本人以及脑细胞团队的小伙伴交流,反馈信息。有些反馈的信息,其实我是愿意去社群里分享给其他人的,这也间接帮助有些同学进行了社群里的个人商业信息的推广。

我小结一下:

第一种,就是夸脑细胞的,比如加入脑细胞社群后的感悟和收获,我特别愿意去分享这样的内容,因为这也是在给脑细胞做广告,谁都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

(我特别喜欢的反馈)

第二种,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脑细胞社群里我每天都要分享很多营销和商业的干货,但是快5年时间了,获得有价值的案例越来越难了。所以,谁能分享这样的内容给我,我是非常愿意去帮他“晒单”的。

(会员贡献脑洞和价值)

第三种,就是晒优质项目的人,我提出了一个脑细胞的未来3年的目标,就是从脑细胞社群里孵化100家公司/项目,所以我是非常期待能够遇见好的项目的,有好的项目,脑细胞完全可以来合作。所以,谁有好项目,脑细胞绝对愿意去为他赋能。

(优质的能够帮助其他人赚钱的项目,脑细胞会无私的推荐)

(这是脑细胞商业对接效率最快的一个同学)

第四种,就是晒“商业成绩单”的,比如你跟社群里的谁谁谁达成合作,或者你通过脑细胞了解到什么样子的项目或者信息赚到钱了,你愿意分享出来,我也是非常愿意去为你再续一把力的,因为这本身也是脑细胞社群价值的体现。我记得去年,有个贵阳同学叫做杨洋,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社群里分享了一个“同归于尽”的啤酒杯,他转身立马找了工厂就做出来了,一年小赚50万。后来他把成绩单晒到群里,我就非常开心。

所以,在任何社群里,用恰到好处的方式去“讨好群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群主都是社群的核心IP,研究群主的诉求和喜好,恰当好处的做好与群主的沟通,真的会获得非常多的社交商业机会。

   04

    要先付出,后索取

进入到一个新的圈子,除非你的很厉害或者品牌很强的人物,否则你跟其他人之间的信任基础是相当比较弱的。也就是说,在这个社交场景里,你的能量不会像你在其他熟悉的圈子里那样强。所以,当我们融入一个圈子里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逐渐熟悉、建立起信任基础的过程。我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阐述这个过程就是:先付出,后索取。 

(脑细胞社群同学主动为同学提供有价值的课程分享)

脑细胞社群有个同学,是南京一个做设计服务,社群里非常的热心,有新同学进来提一些营销问题,他总是非常热心的帮着出谋划策,比如有同学说:“大家有没有接触过某某产品或者行业的营销案例啊?”他会把自己原来做过的案例或者听到案例整理出来,免费提供给他的,据我所知,就因为这样无私的奉献,他在社群里也接了不少的单子。

(老会员为新进群的酒业同学提供方案)

脑细胞的社群里,有一群肚子里有干货的同学。去年,我也亲自晒出了一群这样的同学,组建了脑细胞一个比较神秘的“中枢组织”——锦囊会,大家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能入选这个社群的同学,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了。这个群,没有任何的报酬,但大家需要定期去贡献智慧,其中就会诞生很多的商业和营销的锦囊妙计,大家每天在群里讨论分享,也为我提供很多的脑洞和社群案例的素材。作为回报,脑细胞每次建立新会员社群的时候,都会把锦囊会的人拉入到新群,这样他们也开心,因为在新的社群里,他们也可以认识更多的潜在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先付出,后索取”的典型模式。

(脑细胞锦囊会的同学无私的帮助其他同学)

因为你愿意在社群里为他们提供价值,其他的同学看待你的时候,自然也会有加分。这种加分,就是社群这个场景里的“商业社交势能”。

(脑细胞同学社群里同学为社群的价值奉献)

   05

    先守正,才能出奇

脑细胞的社群里,我一直宣导的价值是“正”。我常说,商业的本职是人,而价值观正才是最大的能量。为他人奉献是正,为他人做嫁衣也是正,只有守住“正”,才能出得了“奇”,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脑细胞一直倡导的“结善缘,成大事”也是这个逻辑。

今天的文章标题叫混圈子,这个混字其实很有意思,混合、融入的意思,快速的融入一个群体,并且从中获取力量,今天讲的案例很多都是术层面,其实,往深了想,就是在圈子里的为人处事之道,虽然今天讲的案例讲的都是脑细胞社群当中的案例,讲的是线上的案例,其实线上线下并无分别,逻辑都是一样的,希望今天的案例能给你带来一小点点的启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想和一群同频的老板们探讨营销和商业,打开思维脑洞,学习营销和商业的新知识、新思维,或者你想结识更多的潜在商业伙伴,对接更多的人脉与资源,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我微信,我拉你进脑细胞社群。另外,加我的微信,我还可以送你《40个跨界整合营销的案例》,这也是一份实操性很强的商业案例合集。我们脑细胞社群见!

扫描二维码加高臻臻微信

 · end · 


【脑细胞同学社群动态】

《来点脑细胞社群的同学们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细胞商业认知社群的同学刚刚分享说:小红书 上沙滩代写,在沙滩写
如何在30天裂变出几千个社群
为什么同学聚会越聚越尴尬及同学聚会越聚越尴尬的案例?
从“信息差”到“认知差”,这个时代赚钱思路变了
又一场造富机会降临,未来3-5年,社区将成为新的红利
【案例】BMW社群营销启示:20万忠实粉丝,如何笼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