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原点、时代生活为横纵轴,辐射全社会的《大考》这样写就
userphoto

2022.10.07 黑龙江

关注


作者/乔苗儿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这部以2020年特殊背景下的高考为切入点的当代都市剧《大考》收官在即,留给观众的回味和感喟却远未停止。

该剧的创作构思源于那张风靡网络的照片——2020年的高考结束后,一名女生以一字马的姿态冲出考场,那一年有1071万考生参加高考;也是在那一年,全社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

站在当下回望过去,彼时的考生、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在那段时间经历了什么,收获了哪些成长,又带来了哪些感动与深思,《大考》以生活流的笔触静静记述,娓娓道来,留下鲜明的时代脚注,更唤起植根民族血脉的精气神和向心力。如今,《大考》也迎来属于它的“交卷时刻”,在艺术创作这场考试中,《大考》彰显出现实题材的力与美、精和深,更将植根生活、表现生活巧思与视野带上新台阶。

非常态下的常态

《大考》没有选择旁观者视角去讲述这段国人众所周知的经历,而是以亲历者的视角切入,选取典型的个体人物,记录下非常态中的日常生活。

田雯雯、周博文、吴家俊、潘小宣、高铭宇五位即将迎来高考的高三学生,背后是万千普通中国家庭的缩影。田雯雯父母在外务工,疏于对她的照顾,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家中老宅,自立却孤独;自律上进的周博文家中,有一位勤劳肯干的母亲和终日游手好闲打游戏的父亲;心心念想考艺术专业的吴家俊和妈妈对他必须上“985”的期许大相径庭;潘小宣家境优渥,“坐等”父亲送他出国读书;高铭宇和爷爷相依为命,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懂事和沉稳。

镜头之下,从五位考生的视点切入,呈现典型的中式生活百态。面对突然的变故,每个家庭都尽全力让生活在正常的轨道上有条不紊地前行,戏剧的张力由此拉满:开始线上教学之后,学生在家的时间变长了,和家长的接触也比曾经更加频繁,过去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在田雯雯看来,父母和妹妹才像真正的“一家三口”,自己仿佛一个局外人,因为隐瞒父亲生病的事情,田雯雯被母亲责备后将积蓄已久的情绪彻底释放,也让父母亲意识到,再懂事的孩子也同样需要关爱。周博文和父亲的摩擦频率越来越高,越是心疼终日操劳的母亲,就越是“看不上”不务正业的父亲;受不了母亲拆门锁、盯学习等令人窒息的掌控欲,吴家俊干脆躲到奶奶家里;看起来是个乐天派的潘小宣被诊断出抑郁症,原来他的内心竟也无比渴望父母在身边的陪伴;高铭宇和爷爷则更令人心疼,“麻绳专挑细处断”,爷爷的生病、离世对这个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男孩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大考》用不急不缓的叙事节奏勾勒出普通人家庭生活的面面观,也在寻常烟火气里展现出大众面对突发状况,从短暂的忙乱到迅速地适应,再到通过不断适应和调整,重新将生活带回正轨的全过程。

在国人积淀下的生活智慧和互帮互助的民族精神面前,困境总是短暂的。当观众看到剧中的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面对生活的当头棒喝,有条不紊地逐个击破的时候,释然与治愈的情绪已经生根发芽。

除了家庭,剧中不吝笔墨对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工笔细绘的描摹。当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学生的心理面临较大波动的时候,史校长、王校长、秦局长、李老师、董老师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站到最前面,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化解学生的心结,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为人师表、提伞执灯的师者精神彰显得淋漓尽致。

极致的情境能激发极致的情感。在非常态的生活环境下,此前未必介怀的细节琐事被放大,容易忽略的温存瞬间也被重新记住,形成一种独特的、五味杂陈的召唤结构,引发观众对镜自照,获得情感的共鸣。

小细节中的大局观

《大考》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高考”,更是全社会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综合大考”,该剧格局立意高远,而撑起视野情怀的,却是具体而微、真实可感的小细节。《大考》以典型的“以小见大”叙事手法切入,将“大考”落到每个人身上,以个体经历唤起集体的共情。

当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不得不转为线上教学后,学生们还沉浸在“直播授课”的新鲜劲里,而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却是一个又一个挑战。如何保证信号的通畅?不能面对面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能不能保证不落下一个学生?作业怎么留、考试怎么考?连串的现实问题背后,是社会各界为了“不落下每个学生”所做出的努力。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稳定,史校长发动老师们尝试各种各样的服务器,目的只有一个:得保证所有学生上线后仍旧能顺畅运行。剧中更不乏真实事件的镜像,高铭宇的家中没有无线网络,只能在铁道边嘈杂的环境中“蹭网”学习,王校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几经辗转联系到当地通讯部门,专门在高铭宇所在的村子建设基站,保证他能够正常学习。现实生活中,为一个学生单独建立一个基站的事情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收获诸多留言和点赞,经年之后在剧中重温,则愈发感受到真实的力量和温度,更能照见集体精神的光芒。

剧中还有一处匠心巧思感人至深。于公,史校长、王校长代表着两代教育工作者的传承和赓续;于私,他们二人还是翁婿关系,有着共同牵绊和挂念的人。作为父亲、丈夫,他们亲眼见证自己的妻子、女儿奔赴一线,尤其是在曾经经历过失去至亲的痛苦后,个人情感和责任使命的取舍则更加艰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教育工作者和医护工作者的“守土有责”,在这一家人身上诠释得淋漓澎湃。

“既要抬头看天,更要低头走路”,《大考》的创作态度亦是如此。将全剧的格局和精气神抬升到时代和社会的层面,也始终不忘从细处落笔,以生活为抓手,让细节丰满血肉,在平凡中开出花来。

现实主义中的浪漫情愫

《大考》兼具现实主义书写的真实、审慎,也充盈着镌刻在民族基因当中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讲述几个家庭的代际沟通、孩子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时,创作者将迈入成年门槛的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代际沟通、陪伴;升学在即关乎未来的专业选择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分工等关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统统搬上台面,引导观众重视和反思。在描绘矛盾化解、心结解开的过程时,创作者又将国人镌刻在民族基因中的善良、坚韧、达观赋予人物,在治愈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另外,剧中史校长和妻子两个人,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全体学生播出的特殊的“升旗仪式”则愈发彰显着创作者的诗意浪漫情愫,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老校长举着国旗跑向旗杆的身影,就是给学生们心中投下一枚不可撼动的定海神针,是有声音有影像的关怀,更是源自集体的召唤。


不只是《大考》,在瞳盟影视的许多作品中,譬如同样是今年刚刚播出的《天才基本法》《我们的婚姻》,又或是更早的《流金岁月》《三叉戟》等,都能直观感受到这种一以贯之的创作品格:在写实的同时兼顾写意,于思辨中传递暖愈的情怀;讲的都是凡人小事,体悟到的却有人生百味。

这一次的《大考》,或许对于瞳盟影视而言也是一次深耕现实题材创作的“大考”,将浪漫情愫融于现实底色,不止于描绘全社会迎接“大考”的状态,更从细微处入手,去解答更为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能够通过“大考”,同时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随着《大考》播出过大半,这一问题也有了答案:国民精神使然,创作者精神使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参展教育博览会校长寄语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先进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
中共万荣县政府副县长张小兵同志在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优秀教师一定知道的14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