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尹烨:人类肠道里约有3-4斤细菌,世纪内预期寿命会接近百岁

“物质极大满足之后的世界,人类的参与感在哪里?”

“基因没有最优,只有最适。”

“演化的根本在于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获得竞争优势。”

“身外之物算得太多,性命攸关想得太少,冗余信息充斥大脑,从此丧失独立思考。”

......

上周六的混沌前沿课,华大集团CEO尹烨带来精彩课程《格物生命之理,致知演化之道》,1个多小时的分享,金句不断,全程高能,很多同学纷纷留言“知识在发光”“好不过瘾”“没看够”!

别急,混沌君还找到了尹神四年前第一次做客混沌的演讲,关于基因、关于生命的秘密,尽在其中。以下是课程精华笔记。

授课老师|尹烨 华大集团CEO

* 内容选自2017年课程《华大基因:基因技术与基因经济》。

日本人现在的平均寿命是84岁,特别是日本关西地区,老人平均寿命已经超90岁。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很明显这句话已经不合时宜了。为什么现代人类预期寿命可以不断向100岁贴近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哺乳动物寿命的测算方法。

一般来说,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如果人的生长期是20-25岁,那我们的实际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

所以理论上来讲,我们平均预期寿命是可以接近甚至超过100岁的。

 

基因一样,若菌群不同,结果就不同

现在很多人在预测,我们是否能活得更久一点。

大家必须明白,你想要活到100岁,靠你自己是搞不定的。

因为我们从不孤单,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态系统。这句话,用英文讲,可能更容易理解,叫:

“Sometimes you may feel lonely,but you are never alone。”

每个人(体重100斤左右)肚子里都有大约3-4斤的细菌,700万年前,在“人猿相揖别”的时候就跟着人类一起混了,人类演化,它也演化。

这些细菌,我们叫做肠道菌群。我们体检时候测大便,就可以测到这些菌群。

肠道菌群总量大概有1000多种,但是人和人之间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大约300多种。

看一下你的肠道菌群分布,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你是光吃不胖,他是喝水都长肉的,为什么这个人糖尿病,为什么那个人抑郁症......这些菌群,干预甚至决定了我们非常非常多的事情。

比如说,这是一对克隆的老鼠。基因一样,菌群不同,造成了两只体重完全不同。

OK,我们调换菌群,4个月以后,瘦老鼠变成胖老鼠,胖老鼠变瘦老鼠。

很多女生一听,哇,减肥是应该这么做吗?还真是。

人体内的菌群和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我极其反对在孩子两岁以前病因不明就直接使用抗生素,一旦用了,这个孩子的肠道菌群就等于挨了一颗原子弹,很难发育均衡,以后一有问题,大概率就要去医院打抗生素。

衰老是一个心理概念

所以我们在研究个人健康的时候,绝不能简简单单测个基因就完了,应该把所有条件都考虑进去、蛋白、代谢、环境、心理,这些数据收集完了,一个人的健康数据就不仅仅是65M,而是会有4个T这么多的数据。

有人的健康数据被这样收集吗?真的有。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

我们开玩笑,他是全世界第一个记录完整多组学的“大白鼠”,每个礼拜被我们摁着抽血,测数据。我们给他配的酸奶都是根据他的肠道菌群调整的,56岁时还跟王石一起登顶了珠峰

我们中国人一般死于什么?心脑血管、肿瘤。

心脑血管有影像学,基本上可以防得很好,肿瘤我们每段时间给他查一遍,保证他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我们还监控他的各种激素、维生素、营养和其他能量代谢的情况。他自己也特别喜欢运动,现在他每天早起的脉搏在45次/分左右,打完篮球不会超过70次/分。

所以他现在的很多表型已经开始逆转,也就是说衰老是可以逆转的。

大家一定要明白,衰老是个心理概念。

什么叫老了?就是你自己没有新的想法了,而不是仅仅因为你头上长了白头发。

为什么诺贝尔获奖者个个八九十岁了,看起来还很精神矍铄,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老。

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衰老是个心理概念,别老挂在嘴边说,我老了。

大家都存钱,如何存命?

在座的各位,钱和命哪个重要?大家都存钱,谁存过命?命怎么存?

下面我和大家聊一聊生命银行。

首先我们是一个三维的生物。三维的生物是无法穿越第四维空间的,第四维空间是什么?时间。大家穿越不了时间,但是我们能不能把时间锁住?

早年医美大家打肉毒杆菌,后来打玻尿酸,现在打水光针,一直到今天我们的鲜活细胞治疗,说的都是一个事情:希望能够去恢复我们细胞的全能性,让我们留住时光。

我们知道细胞是有全能性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植物掰个枝插土里就能活。蚯蚓砍成两段都能活,螃蟹掰只脚,还能重新长出来,壁虎呢,尾巴断了长条新的。低等的生物相对保持了细胞分化的全能性。

人类呢,皮肤上有了伤口,虽然会愈合,最后还会留个疤。为什么人类的细胞全能性比较差?因为我们这个物种太高端复杂,分工太细。

我们所谓的干细胞技术,就是不断尝试恢复分化终末细胞的多能性甚至全能性。如果我们今天能够把自己的良好细胞存起来,等到你得了肿瘤的时候,就可以拿出一部分的健康细胞,做反向治疗。 

细胞存储越早越好,这个性质会随着衰老而逐渐地减弱。最好的存储年龄是25岁到30岁,抽100毫升的血,把所有的白细胞冻存起来。

大家说我今年41岁怎么办?废话,也比你42岁的时候存好吧。今天存就比明天存要更好一点。

所以我认为除了新生儿要去存他的脐带血之外,所有人都应该去存储一下自己的细胞,包括男性的精子,女性的卵子,大家的胚胎都应该小心存起来,这是捍卫自己健康的权利。

这些细胞存起来能干什么呢?比如说,眼睛看不见了,自己的细胞就能分化成新的视网膜组织,帮你重见光明。

感觉自己的某一个器官不行了,多维分化+3D打印一个健康新生的装上,肝脏、皮肤、视网膜、软骨,现在都能用自己的细胞构建出来。 

这就是再生医学未来的魅力。

基因这么万能吗?

大家可能会说,尹老师,基因这么万能吗?

其实基因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比如现在这个,糖尿病。40年前,有得糖尿病的吗?那个时候大家要应对的是营养不良,现在人类是吃得太多。

我们举个例子,不说人,就看这只峨眉山的猴子。这猴子叫什么名字?瘦猴。今天的猴子什么样?胖成这样。

我们的基因是为了挨饿准备的。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血糖降解地越慢,人越可能活下来。

猴子更是这样。动物在自然界中怎么才能获取到糖分?只有当水果成熟的时候,才能获取到一点果糖。

过去猴子是不可能这么大量获取含糖食物的,制糖业是从1900年才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所以猴子一旦能得到这种含糖的食物,它就不会再去爬上爬下去寻找果子,直接抢游人的饮料就行了。

糖尿病这个东西怎么治?

除了天生胰岛有问题的一型糖尿病,大部分得糖尿病的人,就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所以,要喝就喝点小米粥,燕麦粥,用杂粮掺一下,降低GI/GL值我比较反对大家直接喝纯白粥,尤其是夜宵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它让你的胰岛在瞬间做了一个400米往返跑。

健康的本质其实是人性的管理,所以大家尽量还是不要吃太多这样的碳水化合物。

那么多组织学习华为,为什么都失败了?

点击关注“混沌学园“视频号,

看尹烨是怎么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演讲实录 | 尹烨:你,就是大数据
尹烨:本世纪出生的人,预期寿命大概率可达100岁(附演讲)|尹烨|华大集团|大科学|细胞|基因
人体微生物学:我,我自己,我们
治疗糖尿病,益生菌竟是“抗糖生物武器”?
我,我自己,我们
全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改变代谢引发脂肪肝 | 热心肠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