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个经济学概念与青年的职业规划

01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就业。我先给大家介绍五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方便大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叫供给和需求。大家都知道供给和需求定理。也就是说,如果供给比需求大,价格就会往下走;如果供给比需求小,价格就会往上走。这个简单的供给需求定理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思考职业规划的时候,你必须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

比如说,你想学一门外语,那是学英语呢,还是学阿拉伯语?如果学英语,供给很多,需求也很多。也就是学英语的学生非常多,用到英语的地方也非常多。阿拉伯语则相反,学阿拉伯语的学生非常少,用到阿拉伯语的地方同样也很少。综合考虑,你可能应该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把阿拉伯语作为第二外语。

如果你去学一种乐器呢?你们一定听过很多家长讨论学各种乐器之间的优劣。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如果学钢琴,供给非常多,但需求很少,因为一个乐团里也就一台钢琴。不少孩子后来改学小提琴了,因为一个乐团里需要二十多位小提琴手。你看,家长们无形之中使用了供给需求定理做决策。

这对大家选择职业有什么启发呢?你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如果没有想得特别明白到底要干啥,应该选择一个需求非常广的行业,比如会计。每个企业都需要财会人员,所以需求很广,尽管学会计的学生很多,但相对来说更容易找到工作。另一种选择是,如果你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了解,就可以稍微冒一点险,去选择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它们可能是被大家忽视的宝藏行业。

举个例子,有一个特别冷僻的行业叫艺术史。这个专业既不搞创作,也不做学问,跟赚钱更没有什么关系。但艺术史的应用范围比很多人想象得更广。比如,你可以去做策展人,策展人是视觉文化及品位方面的专家,他们是艺术家、社会大众、各类机构之间的桥梁,工作极富创造性,今后策展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甚至,如果你到了金融机构,每天跟高净值客户打交道,你会发现自己的艺术史修养能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会成为你的秘密武器。

02

第二个经济学概念,叫比较优势。

有的人志向宏大,想当科学家、企业家;有的人的志向没有那么高,比如想去当美容师、厨师。这些孩子是不是以后就没有前途了呢?

不是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叫比较优势。我讲一个故事你就能够理解。在城市里有一个最出色的律师,但他同时也是最出色的打字员,打字又快又准确。可是,一个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既干律师又当打字员,是一种浪费,因为做律师能够赚的钱更多。于是,这个人就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律师的工作,再请个人给他打字。虽然打字员没有律师打字更快更准确,但在打字这件事情上他有比较优势。两个有比较优势的人总是能够合作的。

我们再往深处想一下。一个城市里最好的律师,很可能雇佣的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打字员。这对我们选择职业又有一个启发: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当你进去了之后,把你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就可以做到这个行业里面的顶尖人物。

每个行业里面的顶尖人物,到最后遇到一起的机会更多。三流的演员遇见一流的演员的概率很小,因为一流的演员瞧不上三流的演员;但一流的化妆师会有更大的概率遇见一流的演员。这就像登山,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登山道路。从哪一条路登到山顶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登到山顶。当你到达山顶,你会发现所有行业里面最优秀的人都在那里,他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他们会形成自己的圈子,一个独特的生态群落。

所以,比较优势是择业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原则。竞争从来都不是单一维度的。重要的不是要成为强者,而是要成为适者,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03

第三个经济学概念,叫时滞(time lag)。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事情在发展的时候会有一个过程,而我们在择业的时候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忽视时滞。

我们怎么去择业呢?很多人觉得现在哪个行业的工资最高,那么这个行业最火爆,考大学的时候就去报这个专业。你忘记了一件事情,等到你上大学、学了这个专业再毕业,至少四年的时间过去了。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四年之后,这个行业可能已经从顶峰走到谷底去了。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大概二十年前,所有的专业里面分数最高的是国际贸易专业。那时候,中国刚刚对外开放,大家觉得跟外国人做生意很酷。后来,大家才发现,国际贸易没什么了不起的,义乌的商人、东莞的商人,一样可以做国际贸易。后来,大家发现金融行业很赚钱,一大批优秀的学生都要去学金融。到了2023年,你会看到很多金融机构开始限薪。政府对金融的监管不断加强,金融行业鼎盛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近些年来,很多理工科的学生都去学计算机。但你已经能看到,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拼命地裁员、降薪。在杭州的那个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是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的,在深圳的这个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是深圳大学毕业的,他们都不是名校毕业。那个时候“985”毕业的学生并不热衷于去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但那时候却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最好的时候,是进去最好的时机。

所以,给大家的启示是:你要看得更远,能够提前布局。如果你没有办法看得更远,更稳妥的办法是不要去看这些潮起潮落,而是坚持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用一个人的长期主义去对抗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到最后,你反而会具有一种难得的穿越周期的定力。

04

第四个经济学概念,叫信号传递。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高等教育的行业秘密,那就是名校也不一定能教你更有用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个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跟踪观察了两群孩子。这两群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考试成绩都一样高,SAT的分数一样高,GPA也一样高,都拿到了哈佛大学的offer。但这两群学生的不同之处是,有一群学生去上了哈佛,另外一群学生选择了其他大学,可能比哈佛大学名气稍微差一点,可能那些学校给的奖学金更多,或是可能离他家更近。这个研究追踪了两群孩子后来的发展轨迹,去看他们毕业之后的表现,结果发现,这两群学生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甚至,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学生可能表现更差。如果你到了哈佛,你是很牛,别人也很牛,所以你拥有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可是如果你是以哈佛大学的分数,去了一所稍差的学校。学校会说,哇,我们捡到了一个宝。好,所有的机会全部给你。学生会主席你来当,出国留学的机会先给你,跟教授一起合作发表论文的机会也给你,你最后得到锻炼的机会反而更多,表现也会更好。

我们再去看它背后真正的原因。为什么这两类学生到最后的表现是一样的?这说明学校并不重要,学生才重要。考哈佛大学的真正功能是向大家发出一个信号,能证明你是个学霸,你的能力很强。所以,考哈佛比上哈佛更重要。那么,当你拿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这个功能就已经实现了。问题来了,你还要不要去上学呢?

有一个硅谷的大佬专门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到底是去上呢,还是不上,或是中途辍学?他的建议是: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去上一年,然后就可以辍学了。为什么?第一,你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已经能够证明自己很牛。第二,去上一年的学,能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最优秀的老师、最优秀的同学,一年的时间足够你混个脸熟。这就够了,你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又有了人脉,如果你有很好的想法,那就辍学创业去吧。 

给大家的启示是:该考藤校还是要考藤校。但如果你很早就成熟了,目标感非常明确,完全可以不在乎常规的教育制度,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去大胆地做。如果你没有想明白自己的目标呢?那对不起,你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把四年大学学完。这四年大学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清楚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05

第五个经济学概念,叫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真正的学习不一定是在学校里、课堂上。学校和教育并不是画等号的。有很多知识是tacit knowledge,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办法老师给你讲一讲,你抄了笔记,把笔记背下来就能够学会。

怎么写出来一篇好的文章?语文老师教过你很多,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但你写出来的都是套路。ChatGPT很快就能颠覆你。那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你需要不停地写,然后才能大概知道,这个文章比那个文章好。怎样画出一幅好看的画?你也不一定说得清楚,看得多了,画得多了,就能知道这幅画比那幅画好。

等到有一天进入职场之后,你会发现,需要的技能大多是那些没有办法言传只能意会的知识。怎么跟领导搞好关系,怎么跟同事之间处好关系,怎样才能够有创意,怎样才能找到分寸感,都属于这一类知识。 

所以,见识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你可能都不觉得自己是在学习。在假期的时候,你跟着父母出去旅游。有的时候,父母说要有意锻炼一下你,让你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情。你会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啊,我就是多了一个经历,但这个经历本身就是学习。 

这些阅历在扩大眼界的同时,也在提高你的胆量。有的时候,学习不是为了学东西,而是为了破除神秘感和自卑感。等到你真的到了哈佛大学,你得到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能学到的东西,而是说,哎哟,哈佛也不过如此啊,那你的自信心就培养出来了。

学校里面的功课当然很重要,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尽早地和现实世界建立联系,能够尽早地在现实世界中锻炼。这种好像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又说不出来自己学到了什么东西的学习,就是从干中学,你要把它当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有意识地向自己周围的世界学习,这样才能尽快让自己变成一个终身学习者,而未来是属于终身学习者的。

和我一起,寻找中国经济新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让我们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概念之:需求与供给
​出清
经济知识:经济学之需求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经济学的困惑和悖论
农业的概念
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