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一下中医里肝与肾的关系

肝与肾的关系,太经典了。中医用四个字概括,叫“乙癸同源”。那什么是乙癸同源呢?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医把这十天干也进行了五行归属。那就是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而胆对应甲木属阳木,肝为乙木属阴木,小肠为丙火属阳火,而心为丁火属阴火,胃为戊土属阳土,脾属已土为阴土,大肠为庚金属阳金,肺属辛金为阴金,膀胱为壬水属阳水,肾为癸水属阴水。

在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里,讲人的生长发育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说天癸至,很多人看不懂的,这天癸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目前中医界的争议还是很大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天癸到底是什么,肾为癸水,所以这里的天癸就是指的肾之精气,肾内藏的先天之阴阳之气,只有这气一到与衰老,才会出现人的生长壮老已!

回到我们要讲的肝肾的关系上来,我们之前讲过了的,肝与藏血,肾主藏精!所以肝与肾的关系说是乙癸同源,实际上就是说的肝肾同源,说的精血同源!人由什么构成?最先就是由父亲的精与母亲的血合而成!然后化生出新的精血!所以在还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精血混合在一起,混沌未开,所以这叫精血同源!

肝除了主藏血外,还主疏泄,所以,肝与肾的关系也是三个,一个就是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的关系。第二个就是肾主藏与肝主疏泄的看似对立的关系。第三个就是水生木的关系。

先说第一个关系,精血同源,在生命刚有之际,精血就是合在一起的,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分也分不开,如果精血分离,就出不了生命,这是第一个理解。

而第二个理解,人体后天的精血都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血也是同源的,都来源于脾胃的消化。因为一体,所以经常二者是一损俱损,很常见的肝之血与肾之精一同受损,所以,临床上有一种治法,很常用,那就是滋补肝肾法!因为肝肾容易同时受虚损。比如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等等这些症状同时并见,就是肝肾不足的典型症状。精血同源,是肝肾的第一个关系

第二个关系,就是肾藏与肝泄的关系,这关系和谐的话,这人体的各种生理现象才能有效地出现,比如有月经而月经不至于太长或者太短,太多或者太少,比如男人的精液的排泄等等,这些功能都需要肝肾的藏泄关系的和谐才行。如果不够和谐,肾藏太过而肝泄不及,女的容易出现闭经,男子容易出现不射精症等等。如果肾藏不及而肝泄太过,就容易出现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十来二十天,男子早泄,遗精等等病症。只有有藏有泄,藏泄有度才能真正地身体健康,气血通畅,藏清而泄浊!藏住有用的,泄到无用的东西,这样才是最好的。

第三对关系,那就是水生木的关系了,这里实际上中医来讲,讲的关系更深。就是中医认为,肝与肾在这五行上除了水生木以外,二者还存在阴阳互滋互制的关系。互相就是肝肾阴阳的互相滋养,因为同源嘛,水乳交融,所以生理上可以互相滋养,而病理上可以互相波及。而互制主要体现在,肾阴对肝阳有牵制作用,肝里藏的阳叫雷火,如果肝肾之阴藏不住这肝阳的话,就会雷火上炎,而出现肝阳上亢,就会出现高血压,脑溢血,等等病症,古时看中风多认为是外风所致,而现在人看中风多认为是内风所致,而这内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里而来,肝肾阴虚生风,血虚生风,风阳上扰,则出现中风。

刚刚讲的是肝肾之阴对肝阳的制约,还有就是肝肾之阳对肝肾之阴的制约。比如肝肾之阳不足,就会导致阴相对过旺,而肝肾一阴盛,就会出现腰冷如冰,膝冷,女子闭经,女子痛经,宫寒,女子不孕,男子不育等等这样的症状,肝肾阳虚,就叫下焦虚寒证!多表现在生殖系统的这些病,现在人很多这样的毛病。

这是简单的肝肾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
中医解说肝与肾之间的关系
中医脏腑肝与肾的关系
1020中医讲肝肾同源,肝肾有什么联系?
肝肾同源:养肝就是养肾
从肝肾同源看肝与肾的关系,肝与肾的三个问题可以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