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穴位按摩调理脾胃虚弱

《黄帝内经》有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所谓“仓廪之官”,就是“粮仓”的管理者。脾胃是人体中负责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脏器。人进食水谷先到达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即将水谷分解成精微之物,吸收精微中的营养,再通过脾将其转化成气血、津液,分配给各个组织器官和脏腑。五脏六腑的营养都来自于胃,胃正常运转,人正常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脾功能正常,人体的水谷精微才能化源不绝。因此人们将胃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

按摩原理:中医常将脾胃作为一个整体,保养脾胃的按摩法以养胃健脾为关键。脾经是体现和调节脾腑功能的经脉,传统中医按摩主要通过按压、捏拿脾经上的主要穴位来增强脾脏运转水湿的功能。中医认为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以及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叫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养护胃脏其实就是在养护“胃气”。胃经是体现和调节胃腑功能的经脉,传统中医按摩主要通过按压、捏拿胃经上的主要穴位来调和胃气、增强胃功能。

一、手部按摩

1.拇指点按三间穴,力度尽量加重,按压5次以上,稍停,再继续反复按压,持续3分钟。此法可调和脾胃,改善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症状。
2.拇指点按手三里穴2∼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手三里穴是健脾、养脾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有润化脾燥、生发脾气、调理肠腑的功效。

3.推按手部胃反射区、十二指肠反射区各l∼3分钟,力度宜适量加重,每日3次。此法对脾胃有调和作用,坚持按摩可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对体质也有改善作用。

二、足部按摩

1.拇指点压公孙穴1∼2分钟,以感觉皮肤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此穴可健脾化痰、和中消积,达到调理脾脏的目的。

2.拇指点按太白穴2∼3分钟,以感觉胀痛为宜。经常按摩太白穴可有效健脾除湿、和胃调中,增强脾胃功能。

3.拇指按压足部胃、胰腺、十二指肠反射区各1分钟,力度宜尽量加重。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对胃肠有保健作用。
4.拇指平推乙状结肠和直肠反射区3∼4分钟,力度宜适中。此法有刺激肠蠕动、调理肠功能的作用,可帮助脾胃进行正常的消化。
5.拇指按揉足部肝脏、胆囊反射区各1∼3分钟,力度宜尽量大。此法可增强肝脏功能,治疗肝脏和胆囊病患,有益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6.用拇指推按足部膀胱、输尿管、肾反射区各1∼3分钟。此法可增强泌尿系统功能,加速代谢废物的排泄、分泌,对胃肠有保健作用。

三、耳部按摩

1.食指指腹按揉耳部脾、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直接作用于脾胃,有健脾和胃、提高人体消化功能的作用。

2.食指指腹按揉耳部大肠、小肠、直肠反射区各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可调理肠道、健睥益气、清热通便,对脾胃和肠道有保健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补脾有妙招,常按揉这6个穴位,轻松远离脾胃虚弱
中医分享:五个穴位教你轻松调理脾胃。一、...
小儿推拿课程NO.31 宝宝爱流口水怎么办?小小窍门让你不再发愁!
脾虚人易老,揉按老中医的6个'健脾穴',轻松护好气血生化之源
舌头有齿痕,说明这里虚!脚上一个穴位,可以搞定
调养脾胃是中医拿手活,这些调理方法一定记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