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耳瘘
安波博士
 

  一概述

  先天性耳前耳瘘又称耳孔,指耳部于出生后即有的无症状异常小孔或小瘘管。最常见于耳轮上区或其前部,本病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可无症状。有时在婴儿期或儿童期见间歇排出一种白色乳酪状液体,其中包括细胞碎屑。

  二病因

  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瘘或耳前瘘是由于第一及第二鳃弓未能很好联合所引起的。最常见于耳轮上区或其前部。多见于男性,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可呈双侧或单侧耳瘘。

  三临床表现

  位于耳轮上部或其前方的小孔,可无症状。有时在婴儿期或儿童期见间歇排出一种白色乳酪状液体,其中包括细胞碎屑。若有继发感染,可致耳前淋巴结化脓并肿大,也可在瘘管口形成小的肉芽肿性结节。起于第一鳃弓的颈耳瘘甚为少见,可从外耳道延伸至下颌角下的颈部。

  四检查

  1.耳前可发现小的瘘管口,以探针可探之有管腔。管口90%位于耳轮脚前,少数位于屏间切迹至同侧口角的连线上,或位于耳廓等少见部位。

  2.急性感染者局部可充血、水肿及压痛,成脓者有波动感;长期反复感染者局部可有肉芽组织及瘢痕形成,可有溢脓孔。

  3.先天性耳前瘘管短者仅数毫米,个别长者可达外耳道软骨部前壁、腮腺及乳突表面。瘘管长、伸展远者可发生深部感染,在外耳道、乳突及颞肌形成脓肿,故尤需注意检查瘘管管口,以防误诊。

  4.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5.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胸片或胸透等。

  五诊断

  根据家族史和临床表现,可予以诊断。

  六治疗

  如合并炎症,即应作手术切除。应注意此瘘管可深达2~3cm,必须彻底切除。

  七预后

  感染后发作性排脓可一直延续至中年,偶可伴有复发性中耳炎。

  耳朵畸形安波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天性耳前瘘管
耳畸形图片:常见耳畸形有哪些
先天性耳前瘘管(耳流脓)中医中药
按摩耳朵穴位健身法
科普知识:先天性耳前瘘管
天天读片 | 耳疾不顾,当心失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