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釉油滴碗 陕西历史博物馆

黑釉油滴碗


陕西渭南出土。高8.5,口径30,底径10.6厘米。



灰白胎。敞口,腹由口至底渐收,圈足。黑釉。碗内有因窑变形成的油滴状结晶体,十分好看。油滴釉碗出土较多,但如此大口径的油滴碗国内罕见。

北宋黑釉油滴瓷碗,高9厘米、口径30.2厘米、足径11.8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状如夜空的星辰,又似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十分美丽。其形成机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所致。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属结晶釉,其盛烧于北宋,衰于元末,以福建的建窑最为有名。古人盛赞油滴釉器“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晶莹夺目”。

  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境界。黑瓷本是瓷器中最普遍、最单调的一种釉色,而宋人却奇迹般地创造出了结晶釉,如油滴、兔毫、曜变、鹧鸪斑,使黑釉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艺术釉。油滴釉作为其中的代表,利用铁元素在釉中产生不同形状的结晶,采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烧制工艺,创作出变化莫测的满天星斗般的油滴效果,一改黑釉的单调与平淡,为黑釉增添了光彩。

  黑釉瓷器在北宋兴起,与当时宋人饮茶以及“斗茶”时尚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宋饮茶,先将茶叶制成半发酵的茶饼。饮茶前将茶饼碾成细碎粉末放入茶碗之中,再沏以初沸的开水。宋代茶盏有五种釉色,黑釉、修釉、青釉、青白釉和白釉,其中以黑釉盏最受欢迎,这是因为茶叶泡开后水面浮起一层白色泡沫,斗茶先斗色,以茶面泡沫为青白者胜出,灰白次之,黄白最下。黑釉盏因其能衬托白色茶沫,便于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喜欢,像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

  迄今所见的油滴釉器多出自建窑,胎体较厚,器型较小,而这件黑釉“油滴”瓷碗,胎体厚重,釉面漆黑。如此之大和如此之美的油滴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物馆文物介绍——北宋黑釉油滴碗
貌不惊人的小碗,从诞生起就是明星,惊艳了千年的时光
价值半个香港的镇馆之宝 | 细说陕西历史博物馆18件国宝重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宋、元代瓷器欣赏
25周年庆,数说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连人有眼福了!举世闻名的这家博物馆带着宝贝来咱大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