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抓根 | 科学课教学探讨——跟随顶级私塾老师有效提升(下)

题记:上一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科学课教学背后的“道”,那么具体操作的“术”又如何把握呢?本篇将为您揭晓。

通过朱老师的解释说明,我们明白了优先选择通过自然科学培养这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原因。动善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科学课的侧重点也是不相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
实操:不同年龄段科学课侧重点


第一阶段:老师不介入

刚开始阶段,老师什么都不讲,就是选择合适的科学课视频资料给他们看(材料挑选者),甚至连问题都不布置。比如从6岁开始,一直泡个两三年。因为科学课的纪录片就是沿着一条很清晰的主线——遇到一个问题,科学家是怎么想的,怎么把它解决的,都是这个套路。孩子在看或泡的过程中就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训练这种思维方式了。有一点需要注意:一定要给孩子看他们喜欢的和能看得懂的科学课素材。随着年龄增长、能力增强,老师可以开始布置一个主题,不一定是问题,比如今天大家按这个主题来看视频——大猩猩到底有没有攻击人类。可能再到后面布置一个小问题,看完后老师带他们聊一聊,就是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后面会布置3-5个问题,都是老师带着他们讨论讨论,但是难度都很简单。

第二阶段:老师完全介入

比如《超视觉世界》,就是朱老师为进入第二阶段孩子上的第一堂科学课。之前是无意识的,都在泡,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但是暗中已经开始学习这种思维方式了;从这里开始,老师要明确告诉他们:我们学科学课,就是要学习这种思维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这时候老师上课就要慎重选择素材、精心设计教案。再学个两三年,到了10-11岁,老师再退出,他们就已经具备了这种思维习惯。

第三阶段:老师不介入

老师布置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找材料,写论文,此时老师只是一个监督和提醒者。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科学课素材,朱老师根据他的经验,告诉了我们这样几条选材的原则:


选材的原则

1. 在泡的阶段,比如每周2-3个晚上泡的时候,素材范围一定要广泛,比如科技、动物、植物等等都要有所涉猎,更好地扩大视野,开阔眼界。

2. 在给学生正式上课的阶段,选择孩子们喜欢,而且老师能够把握得住的素材。比如女孩喜欢动物、植物类的等等;男生喜欢科技类的等。(千万不要担心偏科,无所谓!因为你训练的主要是思维方式,不是知识!另外没必要贪多,要把各种各样的科学视频都讲完。)

3. 选择思维严谨、贴近生活的真实纪录片,如《跟着霍金去旅行》这样的纪录片都是虚拟的,无法给孩子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5
实操:具体的每节课怎么上?



从朱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科学课作业可以看出,一份完善的科学课教案至少包括:1、课程目的;2、给学生提出的问题;3、课程具体的实施方案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后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和安排都是更好地为课程目的服务的,如果不能有效、精确地实现课程目的,那么二、三方面的设置就是多余和失败的。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课程设计原则


一是先看教案设置的问题及实施步骤是否能够服务于设置的教学目的,教案本身逻辑是否完善,再看教案细节问题。

二是设置的问题同时要做好解答,以及要考虑到学生有可能提出的所有相关问题的解答思路及引导方向。

三是实施步骤要落地,必须确保教案能够顺利实施,要考虑到授课对象、场地、设施、工具等等。


结合《超视觉世界》这部纪录片,朱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解读了他的科学课教案涉及的各个环节,主要包含:教学目标、课前引导、上课方式及(课前或课中)问题设置、课后讨论、课下实践课题等环节。具体到这部纪录片,朱老师在每个环节是怎样考虑和设置的?在各个环节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首先交代下朱老师设计这份科学课教案的背景,它是朱老师为进入第二阶段的孩子上第一堂科学课使用的教案。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部纪录片呢?因为它恰好和我们的科学课总目标符合,这部纪录片就是按照这样一条主线进行的——遇到问题,开始找原因、找规律、方法,然后把它解决掉。其中这堂科学课的目标朱老师设定的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1、课前引导如何做?

是否需要课前引导?课前引导的目的又是什么?主要是由自己设定的教学目的而定的;引导是为了增强孩子学习课程的兴趣,同时更好地为我们的课程总目标服务。在引导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注意平衡。课前引导时,如果做的太好了,学生就会容易把注意力驻在这里;如果做的不够好,就刺激不了他们往下看的兴趣。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当时引导的方式,听后我们感觉他引导的就比较巧妙——他结合学生当时刚刚学过的其他科学课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导到了要看的纪录片上。当然朱老师的一系列问题都不是随意设置的,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是完全紧扣教学目的的,没有一个是多余的。设置的问题就是按照——发现问题,再想原因,再思考方法,再解决的思路进行设置的。到了这里或许你会恍然大悟,学生思考这一系类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应用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那套思维习惯。

2、上课形式

对于上课方式,具体有两种——一种是先抛给学生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课前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看完视频,然后再讨论问题;一种是带着学生边看视频边停顿然后再讨论讲解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课中问题”)。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你使用的科学课素材而定,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下这些问题。对于《超视觉世界》来说,更适合采用第一种上课方式,因为它每一幕的结论都是相似的,就是说明我们人类视觉的局限性以及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对于设置这一环节的问题有什么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考虑让学生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式(那套思维习惯)来思考问题,进而达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二是要尽量让学生们保持专注。

如何保持学生的专注度?

为解决”让学生们保持专注”的这个问题,朱老师一般是采取这样的策略:他会抛出比较多的问题,而且问题的难度是分层的,最浅层次的问题也是需要学生努力才能完成的;高一点的层次需要学生踮着脚尖才能完成。同时他还会设置小组进行PK,并且会对他们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批改评分。当时朱老师就设置了两部分的题目:基础题和思考题。基础题的设置思路同样是对应教学目标的——知道问题在哪里?知道原因在哪里?知道规律在哪里?知道解决方法在哪里?又有新的问题在哪里?思考题需要学生看懂其中的某些信息,然后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经过加工再创造才可以完成。比如朱老师设置的思考题题目之一就是:视频里用24台照相机拍到了马离地的情形,现在给你一个新的课题,请用一台照相机完成这个实验。感觉怎么样,是否有些难度?



3、课后讨论&课下实践

课后讨论的环节主要是为了点明、升华科学课的培养目标。如朱老师抛出的问题:这些科学家能够在超视觉领域内不断前进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再次契合了科学课的培养目标——因为这些科学家遇到问题后习惯于思考原因,寻找规律和方法,最后他们解决了遇到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让他写一篇小论文,程度差一些的可以做一个口头表述,主要看看他们对于传达给他们的科学思维习惯理解的程度如何。

课下实践课题环节就是践行这种科学思维习惯,比如可以找一个学生之前没有解决的事情让他们想办法解决掉等等,都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思维习惯——遇到问题-思考原因-解决问题。



6
收获和感悟


全天科学课进行下来蕴含的信息量是超大的,上面提到的也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其中对我原有的观念冲击最大的是以下两点:

1.目标第一,手段第二。首先明确目标,然后寻找最佳的实现手段。大道至简,思路清晰后,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2.教育理论不要有模糊地带,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点太重要了!!如果你对教育理论框架理解的不透彻,有模糊的地方,那么你的教学就永远是模糊的;理论框架越来越清晰,你今天的行动就会越来越清晰,所以:理论框架不能有模糊的地方!

即便你认同某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怎么来的、为了实现它使用什么手段、手段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老师、家长、学生能做什么,在你的教育理论框架里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地方,大家必须朝这个目标努力。否则,你就会在行为当中出现模糊的行为,可怕的是这个模糊的行为会像角度一样会越走越大,到了10年以后你就会发现根本无法实现你要实现的目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谢谢您有耐心看完整篇文章,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感谢朱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学堂给我们创造的这次难得的机会!



昭明书院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名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条实用教师管理制度
优质课活动总结
6—12岁孩子的科学思维如何培养
请一线教师谈谈教案要不要写,拿着教案就能上好课吗?
指导学——“学教案”的设计与使用要义之一
教师见习期个人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