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一《如何针对性引导孩子的心理》“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85期(2018.09.18)

如何针对性引导孩子的心理

 

        有一天一位家长问我:一漓老师,有没有引导孩子的案例实操分享?我知道道理,但一跟孩子说,孩子就说:妈妈,我都知道,不用再唠叨了。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明白道理却不知引导方法的苦恼,所以这次我想分享几个在清一书院学习时,老师引导我们的案例,以及我在教学中的教训和案例实操,并从中总结出引导孩子的关键。

        相信如果您认真倾听,并且能把自己代入案例中思考:如果我是教育者我会怎么做?那您将可以轻松获得我总结出的教训和原则,以及教学经验中的实操方案。


 

 


        案例一:目标感的建立

        

        好了,那我们进入第一个令很多家长头疼的案例:孩子没有目标感。家长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目标,或者,他的目标不能给予他很足的学习动力?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引导孩子建立人生目标的情景: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可能有的家长还会加上,“你想做新教育老师吗”这样的是否型问句。如果孩子回答,我想成为一名新教育老师,中医等,家长就露出欣慰的笑容。

 

        现在让我们重新模拟一下引导孩子的情景,只不过我是你们的角色——家长,而你们是孩子,必须回答我的问题:你未来想做一个什么天使呢?(停顿,重复一遍:是的,你未来想做什么职业的天使?)

        你现在心里肯定很迷茫:我都不知道天堂世界里是什么样的,天使有几种,我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老实的孩子,你可能会如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我说:你肯定没有认真思考!怎么可能有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天使!

        我再三追问:你到底想做什么天使!快思考!

        你想:如果自己不回答,老师、家长就会一直追问,太烦了,我还是赶紧搪塞一下吧(自己知道的、大人又喜欢的职业就行)。        于是你变聪明了,回答:我想做指引灵魂的天使!

        我听到后很开心:孩子有人生理想了,要开始努力奋斗了!而你也很开心:终于把大人糊弄过去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些眼熟?其实我们眼中的天堂世界就是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他并不了解成人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所以我们让孩子判断哪些目标职业是有意义的,孩子完全没有社会阅历,如何判断有没有意义呢?我们让孩子选择哪些是他喜欢的,孩子难道会天生喜欢练飞鹰功蛤蟆功,而不喜欢游戏?而一个自己都不了解情况、不理解其意义,不一定喜欢,甚至可能是编出来的目标怎么能够让孩子抵抗住“玩”的拉扯,努力提升训练自己?就像一个孩子曾多次向家长、老师信誓旦旦地说:我将来要做一个新教育老师!家长对此深信不疑。但这孩子有一天跟我坦白:其实他并不想做新教育老师,只是为了让妈妈安心。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的孩子是很聪明的,最起码说个善意的谎言是绝对没问题的。所以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孩子的目标不管用呢?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孩子对一个随意的人生职业目标,态度自然也是随意的。

 

        山长在清福二年级时说过:目标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们的孩子因为阅历原因判断不了目标有没有意义,那么我们让他坐那天天想,就能空想出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吗?目标是用行动展现出来的,而不是在空想说大话出来的。

        山长拿他的奋斗史作为例子,山长在年轻的时候并不想做教育,甚至是鄙视老师的。他一开始是工科生,后来想研究人类的思想,转为哲学研究生,成为武大留校老师后,为了锻炼做事能力决定下海经商,没想到做出了武汉电器行业第一的今日电器。再后来为了儿子的教育,创办今日学堂,但在创办之初也没有想着成为世界闻名的教育,只是因为没人会教,所以自己研究教育;因为儿子缺少伙伴,所以向外招生、培训老师;因为家长是关键,所以培训家长……最终创办出全国闻名的学校。在山长15岁,甚至30岁以前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教育家。

        很多成功人士的道路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比如扎克伯格,当初只是想要网络把学校里的学生链接起来,方便交流,结果最后演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平台。像上周分享的燕君芳女士在最初时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西安著名养殖企业家,但她每一个时期追求极致、承担更多的责任的品质让她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观察这些成功人士,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人的目标没有一位是向外寻找:我想要做什么呢?而是把眼下的事情做到更好,在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去完善、提升自我,最终事情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这给我们在教育孩子中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目标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呈现出来的。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远大的志向就是坐在那里,想出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目标。比如说我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我要成为某某科研领域的专家,而这些远大的志向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都是说大话,纸上谈兵。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应该是先修身齐家再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先提升自我,做好现在自己的事情。其次开始传承家族,两者都做好之后,再想着国家的治理,如果一上来就盯着国家甚至天下的大事,而不把自己本身能做好的事情提升上来,眼高手低,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团糟。    

        所以我们教孩子目标感,首先教的不是让孩子去想:你要做什么,你要做多么伟大的事业。而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对我们孩子来说,先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如果判断不清楚自己做什么事情好,那就跟随山长、老师的指导,等自己各方面成熟后,再做自己的决定所以把眼下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自然就有余力去做更厉害影响力更大的事情,一步步的积累,最后成就未来的自己。

                

        其中最好的方式是:中短期目标的建立及复查。朱云龙老师曾说过,中短期目标是教育小孩子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这点说得很好,因为未来对于小孩子来说很遥远。比起五年后的事情,他可能更关注今天晚上班会老师会讲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当下的目标引导孩子们。





        比如,我曾经以倒推的方式带孩子们梳理过中短期目标:孩子希望在15岁的时候考入今日高中,等于我们在15岁需要通过SSAT考试,那么我们在14岁的时候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呢?如果你在14岁的时候需要达到这些,那你13岁的时候需要完成什么?以此类推,12岁、本学期需要完成什么?    而这还不够细致和短期,我们需要再从学期目标细化成每月,再从每月的目标拆分为每周,最后分成每一天。每学期初、每月初、每周一以及每天早上我会带孩子们梳理他们的目标,并帮他们将目标设计得可以进行衡量。什么叫可以衡量?举个比方来说,原本孩子们定目标:我要成为一个经营者,但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看孩子是否完成目标了呢?那老师就可以设定一个班级甚至全校经营者评选,看其他孩子们对这个孩子的评分有没有更高,这样就落地成了一个孩子可以明确看到并执行的目标。        

        而在完成细分目标、量化目标两个步骤后,还有第三个很重要的步骤:反省目标。在每个短期目标结束后,老师都会带领孩子们回顾自己这一天、这一周的行为,以及衡量目标是否完成。如果完成目标,很好!下一次有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呢?如果没有完成目标,好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怎么进行调整等等。

        当有清晰明确的短期目标时,孩子的内心其实是很踏实的。我班上孩子对比两种方式后,他告诉我更喜欢后者,因为这样他很清楚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并且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在一步步地往今日高中前进着,内心很开心。不像以前很迷茫到底应该怎样达到大目标,并且经常容易玩着玩着忘记自己的目标。

 

        第二,真正的人生目标:你的人生想怎样度过?

        而许多人容易陷入的另一个误区就是:只看重实践,“不抬头看路,只低头拉车”。虽然车能拉好,但不看路往哪拉呢?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体制教育。如果体制教育目标只是:在12年内把知识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从这个角度说,体制教育非常的落实,学生们12年都只盯着眼下的成绩把它做好。但他们一旦完成了目标就会满足并且懈怠,绝大部分人并不会继续制定新的更有难度的目标,鞭策自我前进,这也导致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小,几十年后与高考时的层次并无太大差别。

        所以,我们除了眼下的目标,还需要有长远的目标,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真正的目标。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刚刚不才说道,孩子对于大人的世界是不清楚的,我们怎样帮助孩子制定未来想做什么。首先,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不是职业?显然不是,拥有成功者的素质,在哪个行业都可以成功,而如果没有成功素质,即使选择了一个向上的职业如新教育老师,也可以最后当成一个碌碌无为的新教育老师。所以,孩子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就是一点:你希望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你想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职业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这是山长一直对我们学生的教导,也是我个人理解的山长所说的“人生目标”。

        比如山长在教小明慧的时候,会运用迪士尼电影中高贵的公主举例子,告诉小明慧要成为像公主这样优雅高贵、受人喜欢的女孩子。很多时候山长也会拿自己作为例子,告诉小明慧她翻滚、侧手翻还有英语已经比爸爸还要厉害了,非常棒。在爸爸的鼓励下,小明慧定下目标:我未来要在其他方面也超过爸爸。山长没有要求小明慧以后想要做什么职业,但立志要超过山长,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加远大的志向吗?

        而对于清一书院年龄更大、有一定思考力和判断力的孩子,山长会让我们学习扎克伯格对比王思聪的课题,让我们进行思考“什么才是生命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并让我们选择其中一种人生。除扎克伯格外,还会带领我们学习各种杰出人物,如六祖慧能、曾国藩、宫本武藏、李小龙、教父、胡适、马云、林徽因等等等等。分析他们的人生,学习他们的思想与人生观:生命不是为了金钱服务,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我们死后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我们为这个世界服务过什么。

        

        我刚刚举出了很多案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一个什么核心秘诀吗?(家长思考)

        是的,就是对于孩子榜样的树立。我认为,使命感和榜样是两种最能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的方式。因为使命感其他老师已经详细讲过,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主要和大家聊一聊榜样的作用。面对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比起孩子回答:“我要成为一个至上、目标型人”这样一个概念,榜样是这个问题的简单明确的答案,比如我就是希望成为山长这样的人!山长是怎样怎样特征的人…对孩子来说,你说至上的概念,他可能并不理解应该怎么做,但是你给孩子们说山长认为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继续努力改正。比如说山长的会员课程,虽然主题都大体相似,并且现在课程的深度已经让每个学员都非常震撼,但山长依然在每次进行改进(哪怕这两次课就相差十多天),因为他认为:如果自己十多天后的课程和十多天前没有变化,那么说明自己浪费了这十多天的生命,并没有进步。孩子一听就理解并开始模仿了;我也要开始找我的问题,一次要比一次做的更好等等。

        当孩子们在遇到类似山长这样的选择题时,他脑中会想起并模仿山长的选择:我要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等等。所以榜样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和各个方面的行为示范,孩子很容易进行理解和模仿。而道理有好几道消化工序,孩子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随后分析这个概念运用在各方面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把它实行出来。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理解思考能力、实行能力的不够无法内化进入心中。所以榜样比讲道理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易理解易实行。

        第二个优势,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力量。因为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喜欢模仿学习自己喜欢、比自己强大的人,比如婴儿时期模仿大人说话,童年模仿父母的行为等,并且这种天性的模仿习惯可以爆发出极为惊人的力量。我们班上之前有一个孩子特别崇拜U兄,他性格很急躁,不喜欢文字阅读,却不需要外界的任何督促,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一点一点思考U兄的《传世书》,所以榜样的力量非常强大,甚至能够不经意间改变孩子原有的性格。再举一个反面案例,像体制学生,由于我们没有为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所以他们只能把一些小鲜肉、明星作为榜样,最后模仿他们成为娘炮、女汉子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十分强大,就看我们如何利用这一点。

 



        比如树立孩子们能近距离接触到的人物作为榜样,学习他的言行、事迹。并且鼓励孩子们:超过榜样是表达敬意最好的方式。在今日学堂,每一代学生有两个使命:一,努力超过老师和上一代学生以表示自己的敬意;二,成为下一代学生的榜样。像今日学堂2.0这一代,把朱老师等1.0优秀老师视为学习及努力超过的对象。同时三班的学生将2.0优秀老师像明颖明仪视作榜样学习和超越,而现在,明珠班的小孩子们对三班的哥哥姐姐充满了敬仰之情。这就是让今日学堂每一代都有前辈的榜样示范和言传身教,同时也将强于前一代,最终今日学堂的能量层越来越高。

        如果我们没有今日学堂的条件,身边没有合适的榜样,建议树立世界上伟大的人物作为榜样。同时有大量资料记载便于孩子模仿,如人物传记等,像巴菲特的《巴菲特之道》,马云的《这就是马云》。其中身边人对他们详细的记录。而我们老师则是马云的助教,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消化这些传记,以及带领孩子们思考他们身上有怎样的素质,他们在遇到各个问题的时候是怎样解决的。

        这其实也是山长博文中所说到的,每个老师有一桶水,只从桶里给学生一碗水,学生自然会越教越不如老师。真正优秀的老师应该教出比自己厉害的学生。所以如果我们有一桶水,那我们要给学生指向一片大海,并帮助他们从大海里获得更多的水。

        我们是新教育,运用世界最新最优质的资源,教出最优秀的学生。这一点光用在语言突破、数学突破和运动学习上太可惜了,心态突破也是一样的道理:们老师将自己的东西和思想教给学生,最多只能教出和我们一样的学生,如果我们把世界上最伟大人物的思想和能量传递给学生,才能培养出比我们更优秀的学生。

        

        好的,回顾整个案例,您在实践案例的过程中有发现什么问题吗?再回到刚开始的问题:你想去天堂做什么天使?我们在当初为什么会问出一个这样的问题?真的是因为我们思维不够吗?不是,当我说出“孩子对大人的世界并不了解,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这个观点时,大家都明白。那剩下的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就没想过孩子有什么困难,孩子有什么内心活动,我们只是不断的在说:我要!我的孩子应该!他应该有人生目标,他应该有职业规划,他应该听得进大道理,他就应该眼高手也高…..我们为孩子列出了条条框框,只有达到这些要求的才是理想的孩子。如果孩子达不到,我们就会很焦虑的催促孩子,却很少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理解:他有什么困难或者压抑的地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对孩子的理解程度以及换位思考能力呢?不要着急,接下来我给大家准备了第二个案例,情绪心理攻坚战。        

 

 

        案例二:情绪心理攻坚战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也不简单,口是心非是孩子们的大多数情况,比如刚刚我们举的例子,为了让妈妈安心说自己想成为一个新教育老师。所以如果孩子嘴上说什么,我们家长信什么,那么我们将被孩子耍的团团转。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真正进入孩子内心,就需要像福尔摩斯推理案件一样,抽丝剥茧得出最后的真相。所以请各位福尔摩斯,带上你们聪慧的大脑开始破解难题了。        

        

        基本上每个孩子都会有情绪,并且很多孩子在起情绪的时候,处于什么都听不进去的状态。所以既然是情绪心理攻坚战,要在孩子有情绪时进入孩子的内心,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孩子起情绪是什么状态?什么是情绪,和我们的情感感受有什么区别?打个比方来说,孩子刚来学堂时,舍不得离开父母,很难受,这是我们正常的情感。但如果因为离开父母,就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把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丢在学堂不管了,自己是天下最可怜最委屈的人。这背后其实加入了很多幻想,已经没有逻辑和理智,这就是陷入情绪中。所以感受和情绪最大的区别在于,感受有理性,情绪没有。





        那我们来看看,我们父母对孩子感受、情绪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父母一般有三种做法:第一,哄。孩子遇到挫折很失落,妈妈抱住孩子:宝贝,在妈妈心中你是最棒的,别难受。其实人越被哄的时候,越容易变娇气感到委屈。原本只是自己可以挺过去的事情,妈妈这样一哄,瞬间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可怜鬼,大哭一通,渐渐的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差。

        第二,压。当孩子陷入情绪时,也有很多家长的做法是呵斥,哭什么哭!现在懊悔早干嘛去了!闹什么脾气!不准哭!可能可以成功把孩子吓住,但起情绪是孩子内心最为敏感的时候,这时候对外界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容易过度解读,所以打压孩子的情绪很容易二次伤害,造成心理阴影。

        第三,漠视。等他哭完就冷静了,这一般是新教育的老家长了,对山长教育哭闹小明慧的那篇博文非常熟悉,但山长在等小明慧冷静下来后还有别的引导,而很多家长是,孩子冷静下来,这事就结束了。所以虽然没有造成二次伤害,但也无法借这次孩子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

     

        所以我们不能按照我们原有的方式来,而是要对症下药,情绪的起因是失去理智。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重归理性。具体怎么做呢?我们来参考下面一个详细案例。

        

        有一个比较容易起情绪的小孩,他来找我说:“老师我能问您一些问题吗?”

        我:“好的,你问吧。”

        “我有很多问题,我一一问你,老师你会烦吗?”

        我回答: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如果我说烦你会怎么做?    他没有想到老师会反问他,有些扭捏地回答:”如果老师烦的话,我可能就不问了。”

        这个孩子是不是看起来特别的贴心,能够照顾到老师的感受?其实不是。我们来推理一下:一个孩子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从老师这里找到解决方法,但是他会因为我的感受而放弃达到目的。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他心中,老师的感受比解决自己的问题更重要。

        这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我很凶,比如说我会给学生脸色看,让他觉得特别恐怖,一见到我不耐烦就哆哆嗦嗦的不敢问。但其他孩子没有这种情况,不怕老师,说明这种可能性不成立。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他来问问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迎合老师的感受。一个想要解决困惑的孩子,如果他真的很困惑,即使老师不耐烦,也会想办法询问老师的,更何况这个老师并不可怕,看起来笑眯眯的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这个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测试他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是不是讨厌他、不耐烦他。

        所以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老师希望帮助你,所以你问的问题只要对你有价值有帮助,老师都会帮助你的!但是你要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问出这个问题,为什么你会在意老师会不会烦你?你先回去,思考好这个答案之后再来找我,问现在的问题。

        然后他第二天并没有来找我,他是隔了几天之后才来找我。这就很耐人琢磨了,因为如果他真的很想问我一个问题的话,他会努力思考,迫不及待的来找我,最晚第二天就来问我了。隔几天说明:孩子的目的不是询问问题,其实是想得到老师印象的问题,结果老师没有这样回答他,他有点措手不及,所以他要回去好好琢磨一下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再想一想应对措施。

        

        隔了几天后他准备好了,所以他跑过来直截了当地说:“老师我也不清楚,但是我想要先解决我的问题。”

        “那你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他回答:“最近我很苦恼,下学期我想考入中级班,但有个老师不喜欢我,所以我很担心自己考不上。”

        大家来一起分析:首先,这个孩子现在有没有情绪?老师喜不喜欢你和你能不能考上,有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尤其是像新教育老师,他不像一些工作单位,老板看你顺眼把你提拔上来,老师更多是看孩子的潜力,看孩子的水平。所以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决定分班。

        并且这位老师是一个很公正的人,我找他确认时,他说没有啊,只是指出了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跟他说加油改进。但可能指出过好几次错误,所以孩子觉得,我在这个老师心中印象很糟糕。

 

        当我们分析清楚:这个孩子的苦恼并没有逻辑和理智,只是他的情绪和感受。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重回理性。

        所以我问孩子:“你为什么觉得那个老师不喜欢你?并且会因此不让你上中级班。”

        “就是一种感觉。”

        “那你你认为新教育圈、合一家塾的老师会因为个人喜好做出不公正的决定吗?比如那个老师,他做过什么不公正的事情吗?”

        “没有。”

        “那你内心到底在害怕什么?”

        孩子说起了他的感受:”老师,最近我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失落,就是感觉自己考不上中级班,很绝望。”

 

        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理性和逻辑。莫名其妙的绝望是陷入什么情绪呢?在这里有一张图,总结出了经典的26种情绪。





据情况来看,他现在是处于第三行最左边的——一无是处妹。这个情绪会不停的暗示自己:其他人都特别厉害,自己是最差的,一无是处。要进行一个挑战时,告诉自己绝对完成不了。这会让我们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因为反正我也做不好,干脆就不做了。        

        而产生这种情绪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由于自己做的不好,受到他人的打压和嘲笑。在这种环境下的不断否认,让自己养成认知:一遇到挑战,就认为甲或者乙会比我做得更好,所以我就不要去尝试了,以免尝试时做得不好丢人。最后,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慢慢养出了惰性,遇到挑战习惯性的逃避退缩:我自己肯定做不好。

        第二种可能性是:比起洋洋得意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总是更喜欢谦虚的人,所以贬低自己,容易获得他人的亲近和认同。打个比方,我们面对两个人,一个很骄傲,各种说我很厉害,另一个很自卑,总是说我这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大多数人会偏向后者,会去安慰和鼓励他:不要这样怀疑自己,你可以的,你之前不就做成了什么事情吗?你其实很厉害。

        好,这样他就获得了他人的关注和认同。接着他再回敬:没有,我很差的。这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你再多客套几句,夸夸他。他再谦虚……最好两个人这样客套几个来回,从各个角度夸赞他一遍。最后小情绪尝到了甜头:每当我这样贬低自己时,外界就会关注并认可我,喂给我能量养分。所以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一无是处妹又会习惯性地跑出来,再赚取一遍能量和营养。而一遍一遍加深和固化自己一无是处的概念,就会从刚开始的赚关注认可,变得洗脑成功,相信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愿意尝试:如果我说我可以,但我又做不好,肯定会被大家嘲笑自不量力。那不如我不说,也不尝试,这样我就不会在众人面前出丑。所以我宁可被人当成无能,也不想用事实显示我是真的无能,最后的结果就是很难再往前进步,因为他已经放弃试错、改进的成长机会了。

 

        像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其实他的第一个问题:老师你会不会烦我?想要得到的是:老师怎么会烦你呢?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老师,我都会站在你这边帮助你的。当他问第二个问题:那个老师不喜欢他,所以他感觉很绝望。他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我否定他,告诉他那个老师其实是喜欢你的,或者说他并不讨厌你。那么从中,他得到了“两个老师都喜欢我”的答案,情绪会非常开心。再接着他又问出第三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很绝望。这时候大部分老师就会同情心泛滥,恨不得把孩子抱在怀里鼓励他:老师相信你是可以的,你是最棒的。回想一下,如果我们按照正常的反应进行回应,是不是每一步都正好踏进了孩子小情绪所布下的陷阱中?不仅无法引导孩子重归理性,反而再次用行动鼓励孩子的情绪。所以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能顺应去鼓励孩子。

        可能有家长会疑问:不是说我们要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吗?那么他内心缺乏自信,我们就应该给孩子自信。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心理,比如有的孩子自卑敏感,我们就不能严厉的批评,而要温和指出问题,鼓励居多;有的孩子心理素质比较强大,我们就要更严格的指出问题,不能温温吞吞,让孩子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但请注意,关心孩子心理不等于喂养孩子的情绪。当孩子陷入无理智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关心理解,而是把情绪给揪出来,让孩子重归理性。

        

        这个案例中,孩子自卑甚至陷入绝望中,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一无是处。我们需要让孩子不再绝对的否认自己,而是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进行改进。

        所以我的做法是:让孩子把他认为考不上中级班的理由一一写下来,同时把自己可能考上中级班的原因也罗列出来,并思考:自己如何在最后一个月进行改进。其实在这个写的过程就是在促使孩子冷静下来思考,不再盲目的放弃和绝望。

 

        第二天,这个孩子给我看了他的分析结果,对自己的优势劣势评价的很客观,情绪也平静下来了,并向我说出了他的担心:之前自己做了一次错事,正好被这个老师看见了,所以很担心这个老师对他印象不好。并且认为很难改变印象,因此感到绝望。大家可能觉得小孩子就是大惊小怪的,既然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了,哄一哄激励下他就好了吧。

        那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感到绝望?我们来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假如我们一直都比较积极向上,但有一两次犯了错误并且被老师看见了,我们可能更多会后悔、遗憾,内心会因为这个错误有些忐忑:自己之前都这么努力,怎么最后掉链子犯了错误呢,我还能不能考上中级班等等,或者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正。但很少有人会因为最后这一两次就否定之前全部的努力,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希望。所以事实肯定不是孩子说的那样。

        内心的绝望源自于对自我强烈的否认。更有可能的是另外一种情况,之前这个孩子在整个学期中表现得不算优异,同时他犯了一些他自己都难以原谅自己的错误,所以他的内心良知就会鄙视和否定自己,感到绝望。

        

        这时候无论是批评还是激励都很难扭转结果。如果孩子已经自我否定,家长再批评指责,会对孩子造成再次伤害,让他更加自卑。而正面鼓励也用处不大,因为孩子内心有杆秤,即使老师哄他,孩子得到短暂心理安慰后,内心的良知还是会评判自己之前做错了什么,因此鄙视自己。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孩子犯错其实意味着进步的机会。对于有些孩子,我会提醒他之前犯过的错误,让孩子知耻而后勇;而这个孩子已经强烈的谴责自己,甚至形成了心理负担,如果再提起他的错误,其实是加重他的心理负担。所以,我要引导他放下,放下自己之前的错误,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并以此为鉴看向新的未来。

        讲到这里,可能很多学过灵性书籍的家长开始激动了:我看过《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活在当下》类似的书,可以讲给孩子听。好的,还记得我们开头“天使”的案例吗?我们给孩子讲“放下”、“接纳”、“活在当下”这些道理,孩子肯定是听不懂的。我们需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帮孩子解开这个心结。比如说这个孩子不想让老师和父母知道自己的错误,一直憋在心里。在心里又不断后悔、谴责自己,经过长期的自我否定后形成了心结。所以我们需要做两步,第一,让孩子坦诚错误。撒谎并不是孩子的本性,当孩子坦诚后,其实把心理负担都解开,回归本性。第二,让孩子放下原本的担心,意识到犯错并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改进就好。

        所以我计划让这个孩子跟妈妈坦诚,因为一般孩子心里最信任和依赖的是妈妈,妈妈也更能包容鼓励孩子。同时,为了防止孩子在打电话时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错误,所以我让孩子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在写信前我和孩子谈心,解答他之前的疑问:为什么要坦诚。并且与他聊聊他现在的心理,说他现在心里压抑了很多,建议把它倾述出来会好很多。聊完之后,孩子给父母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在周末打电话时跟妈妈说了很多他之前犯下的错误(其中有些我都不知道)。而孩子的妈妈做得也非常好,她理解和包容了孩子的错误,并且给孩子举了一些成功人士早年犯错的经历,鼓励孩子向前看,改正自己的错误。孩子也从妈妈这里感受到了充足的支持、信任和能量。打完电话后,这个孩子非常开心的跑过来和我说:老师,我把我的信给妈妈看了,并且把我之前的错误都坦诚了。他笑得很开心,和之前低落的模样完全不同。

        在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这个孩子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他之前犯的错误是偷偷联网下载电影,打游戏等等。之后学生需要分组联网查找资料时,他主动避嫌,让组内其他同学负责联网查找资料。并且在学习、运动方面都非常积极。最后伙伴价值评选,从班内倒数成为正数前几名。

 

        回顾整个案例,大家可以发现我除了回答孩子问题外,只做了两件事情:1,让孩子写下自己的优势劣势。2,让孩子给父母写信交流,然后解决了问题。可能有些家长记住了“下次遇到同样问题让孩子写信”的方法,但我真正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这简单步骤背后对孩子心理的把握,以及思考的角度。掌握这些后,无论是什么情况和案例,大家都可以轻松破解。

        比如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感受和情绪的不同,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不等于呵护孩子的情绪。我们需要像福尔摩斯一样,观察并分析出孩子的心理,比如说他是心里难受,需要老师的鼓励引导;还是说他处于情绪中,正在向外索取喂养情绪的能量。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应措施,否则便容易落入情绪的陷阱中或再次伤害孩子的内心。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我在这里举两个山长教育小明慧的例子:

        山长在教小明慧翻滚时,山长先跟小明慧约定:我们今天要翻滚多少,并且定好规则和惩罚。但小明慧在同意约定后偷懒不愿意翻滚。山长就笑眯眯地执行了约定,用鞭子抽小明慧的屁股,于是小明慧哭着翻滚完了。翻滚完之后,山长仔细地观察小明慧,发现她很开心自己完成任务,脸上是笑着的。但山长依然担心小明慧年纪小,无法理解爸爸说的道理,会不会因此产生疑惑/不满:爸爸莫名其妙的就打我屁股,爸爸是个坏蛋等等。所以还用能量层看了看小明慧,发现她的能量是喜悦的,才放下心来,让小明慧自己玩去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即使山长是优秀的教育家,对孩子也没有情绪和负面行为,也依然十分谨慎自己的言行是否会对孩子不良好的感受,给幼小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那我们更低的水平,是不是需要更加关注孩子心理的感受,以免对孩子内心造成二次甚至多次伤害?

        

        接下来说山长教育小明慧的第二个案例。

        我们都知道目标型的人很难培养,几乎全部小孩子,刚开始都是感觉型的人,这是人的天性。那山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就是打破他一切情绪和感觉,不让他有向外求去找感觉的机会。比如说山长肩负重任,经常被批评,只要他的目标没有达成,就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可讲,没有所谓的好的感觉。所以他已经习惯性的去看自己的失败,并且每次只关注距离目标还差多少。而这种习惯让山长成为目标型人,即使可能他内心会有感受,但也完全不在乎,只关注目标是什么。

        所以山长教育小明慧的方式也是断绝找感觉的机会,比如让小明慧从小就跟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从来找不到成就和优越感,自然也不会养成找感觉的习惯。而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喜欢去迎合孩子的感觉,比如说天天问孩子,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你做这个事情开心吗?打着“关爱孩子感受”的旗号培养孩子的情绪感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对自己的感觉格外重视,比如:我知道提升自己、改进问题很重要,但我感觉很辛苦,不喜欢,所以我就是不做。所以虽然我们要去关注孩子的感受,但当孩子闹情绪、找感觉时,我们绝不能顺从,而要让孩子重归理性。


 



        那我们如何让孩子重归理性呢?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遇见26个自我》这本书。这本书分析了人们心中最常有的26种情绪,分析得很深入也很好理解,并且给每个情绪都取了名字,比如戏剧女王、淡定哥等等,生动有趣,家长孩子都可以看。在这本书中也很详细地讲了如何重归理性:我们在当时很难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是因为我们以为小情绪的想法是自己的想法,但实际上,我们本来的自己是理性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情绪与自己分离开,找回理性的自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为小情绪取一个名字,叫他名字时就能意识到这不是我。





        刘明慧老师也经常用这个方法,她告诉孩子们情绪是魔鬼。当小明慧起情绪时,刘老师就会跟小明慧以及其他小孩子说,这不是小明慧,她被魔鬼控制了,我们不要跟魔鬼玩!这其实在将小明慧和情绪分开,并且提醒小明慧她有情绪了。    

        我也曾用这个方法受益过:有一次伙伴给我提建议,指出我的问题。我开始有“想要证明自己没有问题,是其他人错误”的情绪。在情绪快要爆发的时候,我给这个情绪取了个名字——小白。我和小白对话,问她“你为什么不高兴呢?”小白说:“他们怎么能够质疑我?”我听到这个答案时觉得非常可笑,突然就冷静下来,问她:“为什么别人不能质疑你?”小白理所当然地回答:“我肯定是对的,他们就是针对我才质疑我”。但事实是我有很多问题,需要别人的提醒帮助。所以当我给这个小情绪取名字,把自己和她分开之后,我可以轻松地看到她一些可笑的逻辑和观点,这时我内心自然而然就平静了下来。所以我把这个方法也分享给大家,当孩子起情绪时,大家也可以教给孩子这种方法,让自己和情绪分离开来,找回自己的理智。

                                                                              

        在第二个案例最后,运用山长博文的一段话进行总结。山长非常反对大一统、大家都一样的教育方式,并在博文中写道“园丁教育理论,是无视孩子心理和个性要求,违反基本教育准则,削弱孩子学习能力的教育法西斯主义。”很多家长虽然理解这一段,但实际上在对孩子心理教育和交流时,还是统一的模式:哄或者打。而这点是新(心)教育的大忌。我们在第二个案例中说道,这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与家长产生隔阂,不再愿意内心交流。或者踏入陷阱,喂养孩子的情绪。新教育,就是需要我们去琢磨孩子的心理,是感受还是情绪?并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长、孩子、老师三方合力才能完成的心理行为教育。

 

        在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六个字:“同齐心,同其情”,就是说我们能和孩子的心在一起,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选择出对应他们最合适的教育方式。祝福大家都能从今天的案例中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分享: 家长、老师的榜样作用 孩子们是通过观察来学习的,我们的形象会帮助(或阻碍)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孩子不仅会模仿家长做事,还会模仿家长说话。孩子之所以会说话就是模仿家长说话的结果。孩
“我就是教育”(下)——今日教育观摩收获
【亲子】孩子学习不自信?教你培养一个高效能的学霸
帮孩子纠正坏习惯
幼儿养成教育
倒计时2小时 |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学会轻松愉快做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