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的成绩下降我倒乐意!”这位校长一语道出芬兰教育的真谛


现留学芬兰,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系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2019年12月3日,每三年一度的“全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英文: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成绩排名公布了。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针对全球15岁青少年的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参与国会根据本国学生在PISA中的表现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从而反思本国教育的不足,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



今年公布的成绩排名中,参与测试的中国(江浙沪京地区)排名第1,新加坡名列第2,而芬兰的成绩虽然有所下降,成绩却依然排在全球的前10名,位列第7。


2018年的4月18日,是芬兰于韦斯屈莱市开展PISA测试的日子。那天我就在芬兰当地一所学校的测试现场。我看着这所学校1/5的九年级学生上机参加考试,便询问校长:“你期待他们的测试结果吗?”


校长这样回答我:“说实话,我并不关心这个。我关心的是我们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他们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在日常中能管理自己的生活。

那一周,我在这所学校做教育实习。实习任务是一对一跟随芬兰校长一周,观察校长的日常管理和教育领导力。


校长的这番话,当时真的给我造成很大的冲击。

那些追求个人幸福感的芬兰学生们


这种思维方式很芬兰。那结果呢?芬兰是否因为追求生活幸福感导致成绩下降?毕竟想要幸福意味着少干活、少些学习任务,多些非学习类的校园活动项目,让学生多感受到学校生活很丰富多彩。


果不其然。2019年12月3日PISA结果一出来,芬兰排名真的下降到了第七(但单项、总分依然排在前10名内)。

图 | PISA2018排名,芬兰排名第七
 
但是,分数和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

相较于分数,学习效率和生活满意度也很重要。可以说芬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学习成绩领先,同时还做到学习时间全球最少——芬兰初中生的每周阅读时长35个小时,中国孩子是57小时。


并且学生对生活满意度全球最高。


反观,名次跑在前面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每周阅读时长51小时),不仅学生投入的时间成本高,且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处于全球底端。

如果把成绩当成经济学中的收入,然后把投入时间当成投入的成本,芬兰的效益无疑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

这就是说,芬兰是全球学习效率最高的国家。像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不仅在校时间比芬兰长,一周还要花20小时的课外时间来学习、补课、做作业。这样的成绩,是用全世界最长的学习时间换来的“胜利”。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不禁想问:我们想要考高的孩子?还是学习有效率且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
 
考得好、学习有效率且生活满意度高。芬兰能够兼具,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我想挖掘背后的做法。这就离不开对下面两大问题的解惑:


1)学习效率。芬兰学校有哪些教学实践让他们在较少的学习时间内产出了不错的学习成果?


2)生活满意度。芬兰学校有哪些做法让他们在保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满意生活?


寻找解法前,我们先转变一下思维方式。东亚文化里,我们总是倾向于给孩子做“加法”,而芬兰则是倾向于给孩子做“减法”。

这里的“减”不一定是减负,而是另外一种模式的“减法”,比如改变学习的构成比例,这叫,少即是多。


我会结合芬兰学校参访、对话芬兰教师和学生、以及访谈芬兰教育专家这三重视角给出解法。我想带着你思考哪些能真正用在中国孩子的教育上。 

最好的学校是离自己最近的一所


如果说,学习效率高的最大功臣是教师,他们得会教,他们得掌握有效的教学法。那学生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是他们带领学生热爱学习、实现当学生的价值。

但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仅仅是学习体验,还有学习环境、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支配权等等。我想至少有这样几点——

第一,芬兰学生体会到全情投入的快乐。我不认为学习必然是痛苦的。想想我们自己全情投入一件事、最后解决问题时的喜悦。那种满足感,是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


如果学生能够全情投入,那他必然能够感受到全情投入的快乐。当学生感到痛苦时,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要么是内容太难了,学生感到自己怎么努力似乎也做不到。

而帮助学生进入“全情投入”的学习状态,真的需要方法指南。芬兰方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在动手做中学、在真实的场景中学。

第二,芬兰学生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光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还不够。学生千差万别、认知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教师要有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给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不必被动跟着他人的学习节奏。

比如芬兰小学,除了有班级课表,每一个学生还有自己的私人课表。因为每个学生的上课时间、放学时间都有可能不一样。

一个班级20个学生,会被分成不同小组,假如一个叫珍珠小组,一个叫森林小组。周一这天,珍珠小组8点来上课,不到12点就放学了。森林小组9点才来上课,13点多才放学。有重合、有分层。


第三,芬兰学生能够支配自己的课外时间。开头说了芬兰15岁学生的学习时间一周只有35小时。课外学习时间是多少呢?12小时。

每天下午2、3点放学后,花一两个小时再学习一下,其他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这相当于说,上学跟工作差不多,每天工作7小时就够了。没人在家“加班”。

最后一点,芬兰把学校设计成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到达芬兰学校现场时,感觉这里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游乐场。


向内看,教室设计和布置挂满了学生五花八门的作品,学生不坐椅子而是坐健身球或大软垫上学习、游戏、合互动。

向外看,学校建筑设计讲究探索性,不给孩子整齐划一的空间,激发好奇心。

我继续补充,芬兰学校还是学生白天的“家”:衣帽间、舒服的沙发、暖色调的家具、随地而坐的地毯、合适的室温和通风系统,你去任何一所学校都会看到。

这是建筑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教育者、学生合力打造出的美好学校。
 

兰模式:用幸福感换学习成绩值不值?


前面说芬兰能够兼具考得好、学习有效率且生活满意度高。这是放在国际上比较,对比其他国家,确实如此。但放在芬兰国内,从时间维度上看芬兰历届15岁学生的表现,并非如此。

我请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博士后唐鑫(他有芬兰学生历年school wellbeing的数据)结合PISA历年数据,绘制出下面这张图:

图片提供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 唐鑫
红线是PISA成绩,黑线是幸福感
 
你会看到,2006-2018这十几年内,芬兰学生的PISA成绩和学校幸福感呈现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自2006年起,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排名真的在下降。从2006年的550分,下降到2018年的520分。你敢想象吗?今天15岁孩子跟2000年初的15岁孩子比较,整整低了30分。

相反,芬兰学生的学校幸福感却在逐年增长,这意味着芬兰学生越来越爱上学。

芬兰学生的成绩是一届不如一届。芬兰教育会不会因为太注重追求学校幸福感,而让学业成绩继续下滑?

我们并不需要为芬兰担忧。因为成绩虽在下滑,但并未跌出前七。可以说,依然处于全球优秀行列,这背后就是改革的力度。


为什么在2000年初已经全球顶尖(连续三届PISA第一)的芬兰教育还要改革?继续占在第一的位置不好吗?

Huhtasuo学校的校长告诉我:“正是因为全球领先,才要改革。因为有足够的底气折腾,再怎么改革也不会太差。

不能认同更多。PISA 有其局限,毕竟它测的是可量化的学业成绩,这不是教育的全部。那些不可量化的东西和能力,比如幸福感和学习动机也需要被重视。

这才是PISA的意义:不在排名,而在调整后续的教育政策。

用芬兰的“坛子”来装我们的“酒”


进过芬兰课堂的很多中国教育者,有一个共同感受:乱。学生可以乱坐、乱跑、乱说,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管理。教室装饰也是缤纷多彩,凡是学生作品,不管好坏,统统挂起来。

乱不是坏事。芬兰教师明白,他们选择与这个问题共存。理由很简单:想要有活力、脑子动起来的学生,就得接受他们的身动、口动、个性生动。带着上面的心态,来看芬兰教师怎么教。


方法一即教学法。

少些教师一言堂,多些“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是一个坛子,每个国家都要装自己的酒,这酒就是学习内容。

想要在中国实践芬兰教育的教学法,靠的不能是请芬兰专家来讲“芬兰教育有多好”,而要靠那些既懂芬兰教育,又懂中国教育的中国人。才能用他们的“坛子”来装我们的“酒”。

 
方法二是课程。

少些认知性学科内容,多些动手类课程。在芬兰的这些年,我总能听到走进芬兰课堂的中国教育者在惊叹——芬兰学校花大量课程让孩子学做手工、木工、厨艺、玩乐器。体育、手工、音乐这些非学术类课堂在芬兰教育体系中,跟语文、数学、外语课一样重要。

一样重要,体现在课时量上。芬兰中小学生一周的总学时数平均为25课时,其中,手工课、音乐课、家庭经济课、木工课等,就占了12课时。

一样重要,还体现在时间安排上。


芬兰早上的第一、二节课可以是手工课、家庭经济课、体育课,先让孩子玩起来。我们所说的一天之际在于晨,早上最好的时光要用来学习,但芬兰全然不存在。
 
方法三是休息。

少些室内冷板凳,多些课间休息和户外活动。你有没有想过多长时间的课间休息最合理?不同教育体制有不同安排。芬兰学校的教学节奏是学生每上45分钟的课就自由休息15分钟。

芬兰是世界上课间休息最长的国家。

这里大多数学校没有塑胶跑道,甚至连操场都没有。

但课间活动时,你会看见孩子在泥土地上追逐打闹、玩单杠、爬镂空天梯、玩雪滑冰。孩子在户外活动中放松、欢笑、同伴互动、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元气满满回到课堂。

我的朋友德国老师亚力山大·布兰德,曾用6个月走访PISA 测试中表现突出的5个国家,寻找优秀教育体制的共同之处,他在一所芬兰学校访谈五年级教师时,得到了这样一个回答:

“芬兰教育在转变着力点。以前偏重于学习,最近几年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幸福感。”芬兰秉持的,无非是先成为幸福的孩子,长大后才更可能成为幸福的公民。这可能也是芬兰教育能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PISA 18 first results - Finland among the top performers. 
[2]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 2014. 
[3] OAJ on Pisa Results: Increase Learning Outcomes by Increasing Teaching, Speci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 Rating.
[4] Pellegrini, A. D., & Bohn, C. M. (2005). The role of recess in children's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school adjustment.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4(1), 13-19.
[5] PISA 2018 Insights and Interpretations.
[6] PISA2018 Sneak Preview.
[7] PISA 2018: Finland has top readers.
[8] The Finnish success in PISA – and some reasons behind it 2. PISA 2003.

留言互动 | 您认为如何才能让孩子高效学习又学得开心呢?欢迎您在文末“写留言”把您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我们将在今晚(12月13日)24:00前,随机抽取若干位幸运儿,每人赠予给孩子的世界名校通识音频课一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角度探寻芬兰教育的奥秘
什么使芬兰的孩子这样的聪明
不愿主动学习是中国教育的大问题
关于芬兰教育奇迹的事实
少即是多:芬兰为何能在控制时间的情况下产生更高的学习质量?
PISA启示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