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嘉珉:矛盾,循环,平衡(揭示人生真相)——超越知识—智性修养(一)

超越知识除了德性修养,还需要智性修养。智性修养比德性修养更重要,若无智性,德性往往靠不住,不能长久。智性修养也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要认识知识折腾的本质,培养对知识折腾的超然态度,在关键时候能从容洒脱地超越知识,不为知识折腾所苦,用佛家的话讲就是不为境转;二是要训练人际观察的能力,洞悉深藏人性之中的“害人”之心,自觉自如地回避令自己损、亲者痛、仇者快的“受骗上当”的瞎折腾。

对知识折腾缺乏超然之态,这是超越知识的一大难点。解决这个难点的根本方法,除了应该知道知识折腾的来历、内容和意义以及进行自身的德性修养之外,还必须了解知识折腾的本质。知道知识折腾的来历、内容和意义,能使我们积极主动、有理有节地投入折腾,以充实和丰富人生;有了德性修养,能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超越知识的时候,并不表现出对别人的轻视,而是显得谦卑、忍耐、有礼;但只有了解知识折腾的本质,才能使我们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高姿态,更好地发挥忍性,不纠缠无谓的知识,从容地超越折腾、脱离烦恼。

我们生活中的争执折腾,争执的不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衡量那件事情的原则和标准。人总是执著于自己的原则、标准,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真理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别人必须听从自己。若是别人不听从自己,就不高兴、不快乐,就痛苦烦恼。为什么你的原则、标准是“正确”的,其实这是你的“知识”告诉你的,于是你就执著于自己的知识和知识标准而不能超越它们。虽然你明明知道谁也不能说服谁,但还是要任性勇猛地冲入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怪圈之中,让铜墙铁壁般的知识概念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在自己狭小的心胸和大脑中复制、积累偏见的知识和观念,同时加厚包裹知识的外壳,相互猛烈敲打,然后爆炸!

世界上没有一种知识和知识标准是绝对正确的。因为第一,作为认知主体的人是不自由的,他受到外和内两个方面的人为因素限制。就外在的人为因素限制而言,人对客体的大部分知识来自别人,而别人的知识又来自别人。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人被淹没在强大的无处不在的信息海洋里,绝大多数人根本找不着“靠岸”的地方。每个人都被信息左右而不得自由。在这个人云亦云、是非繁杂而又使你无法摆脱的“信息世界”里,一个人上当受骗和瞎闹折腾是很平常的事情。

除了外在的人为因素限制,人还受到内在主观因素的限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世界观、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每个人都是戴有“心灵枷锁”的“生命怪物”,由此导致对同一件事情会做出多元的判断。即使属于同一个利益群体的人,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所作出的知识判断也是会有分歧的。有时某个集团甚至强大集团,它的非常一致的知识判断在某个时期的利益角度看来是正确的,但在另一时期的利益角度看来却又是不正确的。 

我说没有绝对正确的知识和知识标准,还有第二个缘由,即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其认知能力始终是十分有限的。即使你能超越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的束缚,不戴“有色眼镜”看世界,而且展现在你眼前的事物全部都是真实信息,你也未必会全部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不管一个人的天赋有多高、能力有多强、本事有多大,以及作为人脑延伸工具的计算机及其网路技术有多么发达,从而给人的认识能力开辟无限广阔的天地,人对某个事物的认识都始终是有限的。人没有办法穷尽某个、某方面事物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办法知道这个全部信息的边界在哪里。人们通过不同渠道,用自己视界极其有限的耳朵和眼睛,把不同的、或多或少的、真真假假的信息(Information)转化为自己的知识(Knowledge),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结论,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可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只要人间是由人来组成,那么人世间绝对可靠的知识就是没有的。

人性的最大弱点之一,就在于不喜欢细致考查已知信息的“多少”和“质量”,而同时乐于信谣、传谣,于是时间过去十百千年之后,历史才告诉后人,前辈们从前的举动所依据的信息,有许多是挂一漏万、荒唐无稽甚至谬误千里的。

有人曾经问我:你说没有绝对正确的知识判断,那么法院根据事实信息和法律信息作出的判决书也是不正确的吗?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啊。为什么法院判决被认为很“正确”,是因为法律对人的社会关系、行为准则以及诉讼活动等,都作出了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的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并以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比如对一个案件的处理,如果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将调查取证和开庭审理无限期拖延下去,那么每次调查得到的知识信息(证据)都会被后续调查得到的知识信息(证据)所修改甚至否定。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保证“法治”的可行和效率,法律必须对这个诉讼活动作出详细规定,一方面要求符合事实,另一方面要求符合程序;如果某个知识结论符合事实而违背了程序,这个“真理”性的知识结论就要被无情抛弃。因此所谓“正确”的东西,所谓“真理”,是鉴别于“人”所制定的知识“标准”;只要有人为的“标准”,相对的“是非”就容易判断了。这个“标准”也是社会、人生的一种简化系统,制定“标准”的目的是要使人群社会运转有序。但如果这个“标准”让我们烦恼、痛苦不堪的时候,就要毅然地超越它,因为它不是绝对正确的,它荒谬的证明可能就在明天,或掌握在更比我们聪明的、更有知识的人手里。

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没有谁为我们的生活制定过永远正确、不可改动的原则、标准、规范。为什么?就是因为人间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知识。但人群社会需要稳定、需要秩序,不能在重大问题上各行其是、各走其道,于是掌权集团就为其权力覆盖范围内的社会众生制定出行为规则,按照“讲—吵—打”的程序方法,以强制力来保证执行,这样人群社会就有和平安定的生活秩序了。但我们不要以为人群社会有和平安定的生活秩序,是因为有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是因为有人为的权力安排,才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所谓“正确”的知识。人类最高级的智慧表现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就是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或“适可而止”,而不是根据无穷的知识信息作无穷的知识纠缠(折腾)。有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到官场中去,却当不了一个好官,就是因为他用一种“追求真知”的、“钻牛角尖”的知识折腾方式,来操作表面上原则性很强而实际上非稳定性、超越性和艺术性极高的政治活动。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的争执,很多人总是想争个你输我赢,争出个和平安定的“秩序”来,这其实是一个知识的误区。我们的知识的确是越来越多了,多得快要爆炸,争论也异常地多了,但我们未必会有三千年前的人那样会处理感情和生活。人类的知识发展得越来越多,但解决知识“争执”的“战争”不也同样加倍地发展了吗?这就是我们前边所说的,知识越多,“讲—吵—打”折腾就越多。到底谁说服了谁、谁战胜了谁呢?一对恋人会不会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这是超力的安排,是宿命的、有定数和缘分的。正如《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告白所说:“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啊。如果那个人与你的福分无缘,不是宿命、定数和缘分中能够与你终生相伴、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人,那么不管你如何折腾也是没有用的。即使你把世界上所有关于幸福快乐的知识都集中起来,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本超级百科全书,或者到世界最高学府读它一百个爱情、婚姻、家庭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请一千个世界上最有水平的爱情、婚姻、家庭顾问来帮助你,也绝不会折腾出爱和幸福来。相反越折腾,可能离幸福快乐也更加遥远了。所以世俗之人都在玩知识折腾的游戏,但结果常被知识所玩,被知识所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影响我人生的三本书
德性与智性并重、秉承与僭越同行论文
刘云杉 | “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蔡元培论人生 修养》笔记
徐克谦: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先观
王阳明:毁誉在外 安能避得?| 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