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嘉珉:矛盾,循环,平衡(揭示人生真相)——超越知识—智性修养(三)

有人问我,智性与佛性有什么区别?我说佛性是最高的智性。由于知识的得来受到认知主体主客观方面的限制而非绝对正确,那么执著于不快乐的知识来折腾自己就是没有意义的,快乐的人生应该依靠超力来停止不快乐的折腾。如有一对夫妻发生激烈争吵,佛问男人“为什么争吵”,男人说“我是正确的,她是错误的”;佛又问女人“为什么争吵”,女人说“我是正确的,他是错误的”。善解人生难题的伟大的佛,他怎么来断决这桩夫妻公案呢?佛说:“停止争吵!”超人力量——伟大的佛不是去评断他们的是非曲直,而是要他们“停止争吵”。这就是佛性,也是最高的智性。

在这个案例中,有许多知识会证明男人是正确的,也有许多知识会证明女人是正确的,因为知识本身不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你要继续争吵,就会越争越乱,越吵越僵。佛学家袁了凡就说过:“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因此要避免痛苦、得到快乐,就不能“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而要果断地超越知识,停止折腾,否则就会越吵越伤害,越吵越没有和平。停止折腾,就是超越知识的是非之争,不是“回击”而是“回避”来自对方被你认为错误或带有刺激性的知识信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心中须有“佛性”这个超人力量。

怎么才能做到具有“佛性”呢?就是不要“迷”,而要“悟”,不要盲目地“迷”,而要自觉地“悟”。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佛家有句名言叫“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佛性是在我们心中的,关键是要“悟”。“迷”就是执著于自己的知识,“悟”就是超越自己和他人的知识。我们世俗之人最无知的地方,就是只“迷”不“悟”,自始至终以自己和他人的知识来折腾自己。我们在争执某个问题的时候,常爱说一句话叫“你不懂”。其实说这句话就是一种“迷”,让智慧、聪明和气度迷失在自己的偏见知识中了。“迷”者永远都是无知的小学生,以谨慎求知的态度去了解和认同某一特定的知识标准而不能超越它,然后在知识构筑的技术和价值体系中去恐惧不安和劳累地生活,这怎么会有快乐可言呢。只有破迷开悟,才能超越知识、离苦得乐。

很多宗教都有超越知识的精神追求,如道教有一条长生之道就是“心中常喜乐,口里无怨声”。这并不是说人生中没有可怨之事和可道之理,而是说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去置之不理或超然处之。我的一个网友曾在给我的邮件中,感叹人在“变聪明之后,简单的快乐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所谓“聪明人”常常执著于自己的知识、钻牛角尖,把简单的快乐都折腾掉了。人类给自己书写的文明篇章最大的败笔,就是让人越有知识越活得不自由、不快活。世俗“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幸,就是过度执著于知识,玩弄深沉,钻牛角尖。世俗的政治气候、社会风气和教育体系,常会使一个好端端的人染上“折腾癖”,变成“折腾狂”。中国古代如屈原、贾谊、司马迁等,都是才华横溢、聪明绝顶而折腾成性的人,都因意气用事的知识折腾而被毁、受贬、受刑甚至自尽;不过以他们文章盖世的身后功名而言,其生前折腾所投入的代价也算值得,也算平衡。现代著名文人鲁迅也是一个深患“折腾癖”的折腾狂,他的一生活得很累,没过上几天潇洒风光和舒心快乐的日子,甚至没穿过几套好衣服,没享受过几餐人生的美味佳肴。他总是自负天下国家命运,以为“真理”在握,不可一世,非自己地球不转、天下不济,一直都在玩深沉,不停地折腾自己和他人而不能超越知识。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智性修养方面讲,我最佩服一个人,而且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人就是梁漱溟。越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智性修养越是显得珍贵。伟大的梁漱溟则正好与鲁迅相反,他是个很会折腾的人,同时也能适时地超越知识、脱离折腾,是在世入、世出两个循环中,能够再次自如地循环的超人。 梁漱溟这是能够根据环境形势、自身条件和角色需要,主动地折腾到“好处”而“超越知识”的极高明的处世生存与循环之道。

还有伟大的冯友兰先生,也是个很会折腾同时也能自如地超越折腾的人。冯先生是中国一个世纪来最有知识的人之一,但他不拘泥于知识,对知识怀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因此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而能贯通中西、学问大成并善尽天年,和梁漱溟一样,活了将近一百岁。

古圣先贤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什么人在临死之时有发出“善言”呢?这就是超越知识的循环觉悟啊。因为“将死”之人把任何的知识、真理和所有知识、真理支撑的原则、标准都放下了,完全超越了;即使投胎换骨获得新生,也要重新学习,重新获取知识、真理去折腾了。此生此世的折腾已被全部看透,新仇旧恨此生已了,在余息尚存的最后一刻,除了“善言”,还有什么呢?有个著名的医生在临终前说:“我放弃自己的意志后,就享受到了真正的喜乐。”生命旺盛之时有如“天”大的事情,在生命快要归于“无”的时候,才发现只有“芝麻”一般大小。看破之后便毅然放弃被偏见和知识锻造的意志,人生的负担没有了,于是就“就享受到了真正的喜乐”。

人为什么不可以在“将死”离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时候,在我们还身强力壮、富有激情的时候,放弃一回“意志”、发出一回“善言”呢?为什么非要在人老珠黄之后“将死”的瞬间,才在悔恨中享受“真正的喜乐”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问佛》唱出了人生百味,问出了喜乐悲哀愁
佛说: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 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
喜乐有度,顺逆从容;得失随缘,人生多姿
知识与修养辨析
人生佛理
佛、道、儒交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