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佐药篇(4)

十九防风

防风甘辛之性,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燥己土而泻湿,达乙木而息风。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是以散头目滞气、初经络留湿,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麻黄二两 防风四两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生姜五两 知母四两 附子

  病在经络者,循经而治。病在脏腑者,因五行而动。湿则辛温散之,痹则化瘀通络,营过则散,卫陷则行。营卫内外之别,气血阴阳而论。经络者,或于湿寒,或于热结,通达其理,一张一驰,文武之用。防风用于经络之风湿,以辛而散,筋脉活节,谓之适度。

录自《长沙药解》----厥阴风木之气,土湿而木气不达,则郁怒而风生。防风辛燥发扬,最泻湿土而达木郁,木达而风自息,非防风之发散风邪也。风木疏泄,则窍开而汗出,风静而汗自收,非防风之收敛肌表也。其诸主治,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清赤眼,收冷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

录自《本草思辨录》-----禀天地之阳气以生,故味甘辛温而无毒。气浓味薄,升也,阳也。入手阳明,足少阳,厥阴风药也。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恶藜芦,杀附子毒。

防风杀乌头大毒,足太阳本经药,又通行脾胃二经,职居卒伍卑贱之流,听命即行,随引竟至。尽治一身之痛,为风药之润剂也。治风通用,散湿亦易,消去身半已上风邪,消去身半已下风疾,收滞气面颊,尤泻肺实有余,驱眩晕头颅,开目盲无见,搜肝顺气,四体挛急,开腠理,托痈疽。大风、恶风、风邪周痹,头面游风,眼赤多泪,除上焦风邪要药。倘或误服,反泻人上焦元气。疗药中用之者,以风能除湿,热且宣扬药势也。必兼荆芥者,以防风入气分,荆芥入血分也。

主治(痘疹合参) 凡痘初风热发表不可缺,如疮搔痒者,与黄 同用,手足不起发者,与白芍桂枝同用,须以酒炒,疮太湿者用之,风能胜湿也。疮干者亦用之,以其能行药中之润剂。故曰∶利热解毒,和血止痒。然不可久用,盖味辛纯阳,终属走散耗血也。

按∶防风虽为祛风祛湿之仙药,然系辛温走泄之品,肺虚、气虚、血虚、火燥者,服用之。

录自《冯氏锦囊秘录》-----禀天地之阳气以生,故味甘辛温而无毒。气浓味薄,升也,阳也。入手阳明,足少阳,厥阴风药也。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恶藜芦,杀附子毒。

防风杀乌头大毒,足太阳本经药,又通行脾胃二经,职居卒伍卑贱之流,听命即行,随引竟至。尽治一身之痛,为风药之润剂也。治风通用,散湿亦易,消去身半已上风邪,消去身半已下风疾,收滞气面颊,尤泻肺实有余,驱眩晕头颅,开目盲无见,搜肝顺气,四体挛急,开腠理,托痈疽。大风、恶风、风邪周痹,头面游风,眼赤多泪,除上焦风邪要药。倘或误服,反泻人上焦元气。疗药中用之者,以风能除湿,热且宣扬药势也。必兼荆芥者,以防风入气分,荆芥入血分也。

主治(痘疹合参) 凡痘初风热发表不可缺,如疮搔痒者,与黄 同用,手足不起发者,与白芍桂枝同用,须以酒炒,疮太湿者用之,风能胜湿也。疮干者亦用之,以其能行药中之润剂。故曰∶利热解毒,和血止痒。然不可久用,盖味辛纯阳,终属走散耗血也。

按∶防风虽为祛风祛湿之仙药,然系辛温走泄之品,肺虚、气虚、血虚、火燥者,服用之。

二十葶苈

葶苈苦寒之性,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破滞气而定喘,泻停水而宁嗽。破坚逐邪,通利水道,除周身之浮肿;逐膀胱之留热,定肺气之喘促,疗积饮之痰厥。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 大枣十二枚

葶苈,以苦寒而消散,或有身之浮肿,或有膀胱之积热,或有气逆之喘促;或有肺饮之陈痰,则从苦寒,随二便出。辛金之肺,气你则喘,积热成痰,苦泻肺气,寒下宿热。辛金清,水就利,气水而一体。积水者,气必陷,是以两分源。气清水利,则身无积聚寒热之扰。

录自《本草思辨录》------凡水气坚留一处有碍肺降者,葶苈悉主之。惟泄肺甘遂味苦甘,所治在中与下,能利水谷之道,故治留饮宿食,葶苈味苦辛,所治在上与表,但利水道,故主结气饮食寒热。试以大陷胸汤丸证之,大黄荡实涤热,上中下咸到,性极峻厉,故汤丸皆以为君,为陷胸之主药。陷胸汤加芒硝甘遂,而一则煮一两沸,一则内末者,以二物皆下趋极易,欲其回翔胸膈,化水食而软坚也。陷胸丸之证,曰项亦强如柔痉状。项强二字,实此证之主脑。按素问太阴在泉项似拔。项似拔者,湿上冲也。此强而非拔,为水结在肺无疑。曰如柔痉状,则与柔痉相似而不同可知。然则何以治之?夫结胸由于误下,误下故正虚邪入,水饮宿食,遂互结而不下,要其所入之邪,太阳病未解之阳邪也。阳邪劫液,故筋失所养而项强,是宜泄其为患之水,濡以柔筋之液,而大逐其心胃之热实,故用大黄硝遂无二致,而法则有变,药亦宜加矣。杏硝合研,所以润液而柔项;遂蜜同煮,所以安正而化结;葶苈泻肺水,为是方水结之专任,变汤为丸者,以项强不可以急图也。葶苈与甘遂,

录自《长沙药解》-----葶苈苦寒迅利,行气泻水,决壅塞而排痰饮,破凝瘀而通经脉。凡停痰宿水、嗽喘肿胀之病,甚奏奇功。月闭经阻,夜热毛蒸之疾,亦有捷效。

二十一木香

木香,辛温之性,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止呕吐泄利,平积聚癥瘕,安胎保妊,消胀止痛。

{归脾汤}   白术   茯苓    人参(各一两) 木香五钱   甘草二钱 

木香辛温之性,化湿逐瘀,破滞攻满,是其所长。合之白术,则中州之土可保也。土运以行,则左升右降如常。伏天之湿,腹满之中坚,用之可散可行,复土运枢机。

录自《冯氏锦囊秘录》---禀夏秋之阳气以生,得土之阳精而成,故性纯阳,味辛气温,无毒。形如枯骨者佳。行积化滞,宜另磨冲服。若借以调气,宜和剂同煎,若欲止泻及治寒虚证候,宜火煨而用之。

木香,气劣。气不足能补,气胀、气窒塞能通,和胃气如神,行肝气最捷,散滞气于肺上膈,破结气于中下焦。驱九种心疼,逐积年冷气,止霍乱吐泻,呕逆反胃,除痞癖块,脐腹疼痛,安胎健脾,诛痈散毒。和黄连治暴痢,用火煨实大肠破气,使槟榔和胃,佐姜桂兼除梦寐之魇。能行诸药之精,且肺气调则金能制木而肝平,怒则肝逆而忤其元气,心有纵肝之情,而不能制,则肝独盛,得木香而心畅,则正气亦畅,肝气何逆之有哉!实心之行肝,非肝之自行也。

主治(痘疹合参) 和胃腱脾,治痘痢散诸滞气如神。凡痘出不快者,用此顺气行毒;而痘出自快,顶陷可起。但多用久用,恐走泄太过,而热症、燥症尤忌之。

按∶木香乃三焦气分第一等药也。气味纯阳,故能辟邪止痛。吐泻停食,脾疾也。土喜温燥,得之即效。气郁气逆,肝疾也。木喜疏通,得之即平。胎前须顺气,故能安胎。但纯阳香燥,阴虚切忌;辛香走泄,脱症禁之;即平人久服,亦非所宜也。

录自《本草思辨录》-----用木香者多取其调气,顾其气味辛温而浓,不无重浊之嫌,粘牙而苦,亦少宣泄之力,故必阴中伏阳之证,如本经所谓毒疫温鬼者,最为相宜。否则一切纯寒无热之气滞等证,佐以生姜橘蔻,亦收殊效。世有以香连丸治痢而害即随之者,非木香之过而用木香者之过也。

木香非血药,而有时血亦蒙其利者,则于归脾汤见之。归脾汤证为脾气虚寒,不能摄血。其方用心肝脾三脏之药,不为不多,独有统率全方者三物。远志醒心之阳,枣仁敛肝之阴,足为血之前导,然导之至脾而脾之闭拒如故,则亦徘徊门外耳。木香者,能于脾中行阳,阳一动而熏然以和,血乃归于其经,是木香者启脾之钥也。其能温气以荫血者如是。

二十二败酱

败酱,苦寒之性,入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善破瘀血,最排脓。败脓散血,破痈去结。除暴热火疮,苦寒散毒之用

{薏仁附子败酱散}  薏仁 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血温则行,血痹生郁,郁则出热。行血之道,行则通络,郁则除结,痹者破血。破血在肌肉经络者,当属败酱,也是古代行军之外伤常备。破其瘀,化其脓,是为要冲。内用以牡丹,外用以败酱也。败酱苦降,引热以下行,腹痛凝血可推。

录自《长沙药解》----败酱苦寒通利,善破瘀血而消痈肿,排脓秽而化癥瘕。其诸主治,止心痛,疗腹疼,住吐衄,破癥瘕,催生产,落胎孕,收带下,平疥癣,除翳膜,去努肉。败酱即苦菜也。

二十三秦皮

秦皮,苦寒之性,入足厥阴肝经。清厥阴之郁热,止风木之疏泄。秦皮苦寒专入厥阴,清郁蒸而收陷泄。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秦皮苦寒,行散肝木。木直不曲而泄于湿土,中焦之常湿,加秦皮可去。中焦湿去,下焦湿可化,是以因湿而腹满,因湿而生热。外用之苦寒洗方,或洗眼睛之郁热,或肌肤之湿热。

录自《冯氏锦囊秘录》-----秦皮,功专眼科,去肝中久热,煎汁澄净,点洗无时,白膜遮睛,视物不见者,旋效。亦肿作痛,流泪无休者殊功,益男子精衰,止妇人带下,风寒湿痹兼驱,热痢后重且却。

二十四牛膝

牛膝,苦温之性,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利水开淋,破血通经。疏利水道,治小便淋涩疼痛,疗膝胫痿痹拘挛,捣敷金疮,溃痈排脓。

{牛膝汤}   牛膝三钱牡丹皮三川芎一钱  木香 二钱 当归二钱芍药二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

牛膝苦温得以行运肝经,破血通经,痿痹拘挛,是以为常数。又入膀胱经,得以利水治淋,是以又养肾命门之数。药归于气血,在血而安营,在气而行卫,营卫之内外,气血之上下。筋脉关节之不利,于诸多方剂之间,善于牛膝。

录自《冯氏锦囊秘录》----禀地中阳气以生,气则兼乎水火之用,故其味苦酸平,无毒。味浓气薄,走而能补,性善下行,专入肝肾,宜长大肥润者,去芦。若入引火下趋药中,宜生用。若入补药中,宜洒拌蒸晒干用。

牛膝,理一身虚羸,助十二经脉,壮筋骨,利腰膝。足痿筋挛,阴痿失尿;散恶血而治心腹诸痛;催难产而理膏血诸淋,痈肿恶疮,金疮伤折,手足寒湿痿痹,大筋拘挛;膀胱气化便难,小水短少;补中续绝,益阴壮阳填髓,除腰膝酸痛。单煎治老疟弗愈,女人血 血瘕,月水行迟;产妇血晕,血虚,儿枕痛甚。同麝纳阴户,使胎即堕;梦遗若误用,其病益增;引诸药下走如奔。凡病在腰腿下部所必用,走而能补,强阴益精,肝肾之要药,且能引火下趋,降浊澄清,故浊阴不降,脑中作痛,喉痹齿痛,虚火上浮,咳嗽不宁者并宜。若嚼烂罨之,能出木竹诸刺。然性能降而不能升,惟元气下陷,血崩遗滑诸症,法当禁绝。

主治(痘疹合参) 主四肢拘挛,屈伸不便,活血生血,引药下行。且杜仲主下部气分,牛膝主下部血分。故每相需为用。按∶牛膝性专走下而滑窍,故梦遗精滑,脾虚下陷禁之。

二十五板蓝根

板蓝根   苦寒之性,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清肝木湿热,降阳明燥热,辟瘟凉血.逐疫祛邪。

{板蓝根汤}  板蓝根五钱,连翘五钱,黄芩三钱,蒲公英五钱茯苓三钱,甘草三钱

世移时易,药物随时间而延伸。济世之药,不贵于他物,不罕见世间,则为药物之初衷。板蓝根于近世之重要,广为所知,清热解毒之法式。证候之急方,用急必见其力,后安以缓,是以为仁。急方大用,不可只用之急,徒表样之好,遗留祸患,为当世之乱。急用而安其侯,缓用固其土运,上下之用,仁也。

 摘录-----.大青叶功能清热凉血,为解毒要药,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故前人认为它能解心胃热毒。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

二十六鱼腥草

鱼腥草辛寒之性,入手太阴肺经。除痰热而清壅肺,清热解毒,解上气而止下利,消痈散热。

{桔梗蕺草汤}  桔梗三钱   鱼腥草六钱 

{鱼腥草汤} 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钱。

 近世传染病患多,鱼腥草,板蓝根用于广泛。鱼腥草辛温,清散金气,则上清庚金之炎,下理庚金之瘀,可谓专属之品。或热以加身,衣被不复,或湿以塞下,疼痛不忍,悉用清热解毒之法,兼用外洗之用,熏涤痔疮,热毒痈肿之所属。

录自《冯氏锦囊秘录》-----蕺草,俗名鱼腥草。生于下湿之地,得阴中之阳,故其昧辛气温,入手太阴经,能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然肺主气,辛温能散气,故多食,令人气喘也。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湿热盛,则为痔疮,用此煎汤熏洗,仍以渣敷患处。则湿热之气散而自愈也。故又为痔疮必用之药。

     摘录-----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常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可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用于热毒疮疡。鱼腥草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亦可单用鱼腥草,不仅治疗热淋,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也可与山楂炭配伍,治疗热痢。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二十七橘皮

橘皮辛苦之性,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和中消痰为能。

{橘皮汤}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厚朴,橘皮,枳实,半夏,麻黄,谓之五陈。陈年在于积聚气味转化,越陈越足,效用最佳。厚朴,橘皮,枳实,以消中满,降浊破瘀为能,在于力足则劲猛,宛如用兵之奇,胜者有常。中州之土,运化之源,是以阴阳交合,身体康泰。

录自《长沙药解》-----橘皮辛散之性,疏利通畅,长于降浊止呕,行滞消痰,而和平条达,不至破气而损正,行郁理气之佳药也。其诸主治,疗吹奶,调乳,除痎疟,消癥瘕,行胶痰,磨宿谷,利小便,通大肠,理嘈杂,治淋痢,下鱼骨鲠,杀寸白虫,总缘善行滞气也。

二十八紫宛

紫宛,苦辛之性,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开喉痹,通小便,定喘促,破息贲,止吐血,住便血,疗肺痈,行脓血。

{射干麻黄汤}  射干三两 麻黄三两 款冬花三两  紫菀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 生姜四两 大枣七枚

  紫菀入肺则苦以清金润肺,辛以散结降逆。或有咳,或有喘,或有痈,下行而走。下气而有敛血之能,或有吐血之症,或有肺气不敛,肺气复归而清降,气通则血自敛,皆清金降逆之力也。

录自《冯氏锦囊秘录》----感春夏之气化,兼得地中之金性,故味苦辛温无毒,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辛先入肺,故治肺逆诸症。清水洗去土,切片蜜蒸焙。

紫苑,蜜蒸焙,使款冬,主咳逆痰喘,肺痿吐脓,消痰止渴,喘嗽脓血,尸疰痨伤,通利小肠,能开喉痹,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虚劳不足,能去蛊毒,痿蹶堪驱。仍佐百部、款冬研末,主姜乌梅汤下,共治久嗽,立建神功(百部五钱、款冬花、紫苑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乌梅汤食后临睡各一服)。

按,紫苑,苦温下气,辛温润肺,故吐血虚劳,收为上品,虽人至高之脏,然又能下趋,使气化及于州都,小便自利,人所不知,但性滑不宜久用,且性辛温,阴虚肺热者不宜单用,须地黄、门冬共之。

二十九竹叶

竹叶甘寒之性,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除烦,凉金泻热清心胃而涤虚烦,治痰热而止咳逆。

{竹叶汤}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桔梗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五枚(劈)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竹叶甘寒,甘以润下,寒以下行,共奏行气之功,是以胸中痰热壅滞,则有咳逆上气证候,解热化结之功用,则痰消气下,辛金得以立也。胸中有热,肺纳气则反生异变,变则上有热,下有湿。上热为轻而有痰热,咳逆证候而对上气。下结湿热共有,非破下之力不专。上气不热而身轻,下气通达而气和,主利气之良品。

录自《长沙药解》------《金匮》竹叶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产后中气虚弱,阴阳不能交济,肝脾易陷,肺胃易逆,陷则下寒,逆则上热。风伤卫气,卫敛而遏营血,上热弥增,肺胃愈逆,故发热面赤,喘而头痛。肺胃愈逆而热愈增,则肝脾益陷而寒益甚。竹叶、桔梗,凉肺而除烦,葛根、生姜,清肺而降逆,附子温寒而暖水,桂、防燥湿而达木,甘、枣、人参,补中而培中土也。

竹叶甘寒凉金,降逆除烦,泻热清上之佳品也。其诸主治,降气逆,止头痛,除吐血,疗发黄,润消渴,清热痰,漱齿衄,洗脱肛崩漏,收便血,除尿血,敷烧灼,润须发,治历节疼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四进汤液经法-23-五脏用药法药大补汤别集
泻肝清肺汤
中医药肺癌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嗽
水血相病多危笃,活血利水起沉疴。从水血相关论治危急病症案例。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