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太祖驾崩后为何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为帝?

宋朝的帝系传承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最为独特的存在,简单来说是“太祖一系享南宋,太宗一系享北宋”的奇特现象。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帝位传给了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此后历传八帝。1162年,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宋孝宗赵昚,赵昚是太祖的七世孙,于是帝系又回到太祖一脉,直至宋朝灭亡。

关于宋太祖驾崩后为何不传位给已成年的儿子,反而传给弟弟,历史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金匮之盟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临终有言,命他把帝位传给弟弟,理由是“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却略显牵强。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的帝位,篡夺的是后周的江山。当时的后周恭帝柴宗训年仅8岁,赵匡胤凭借武力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政权,显然德行有亏。

因此,杜太后在临终前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天下吗?”对这个问题,赵匡胤显然不好回答,于是敷衍道:“是靠祖宗和太后的庇佑。”杜太后说:“你错了,是因为周世宗让年幼的娃娃执掌天下,如果周氏有年长的君主,哪轮得到你来得天下。你死以后应该传位给你的弟弟,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宋史·列传·卷一》

赵匡胤边哭边应,当即令宰相赵普写下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的诏书,藏在金匮之中,这就是“金匮之盟”的由来。

二、烛影斧声

据北宋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驾崩前夜,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对饮。左右随从被屏退,在殿外远远看见烛光中隐现出来的影子,恍惚之中,他们看到宋太祖拄着一把斧头,而晋王有离开席面的逊避之举。第二天早上,晋王率亲信站在殿外,而宋太祖已经驾崩了,这就是“烛影斧声”的由来。

显然,赵光义弑兄篡位的“烛影斧声”故事,很可能是文莹和尚杜撰出来的,毕竟一国之君的非正常死亡不可能不令其它宗室重臣产生怀疑,如果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杀死,那即使真有“金匮之盟”的诏书也不可能允许他正常继承皇位。

那么,”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是否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呢?杜太后所说的理由固然不错,但现实情况是,她病逝是在961年,当时的赵匡胤年仅35岁,正值壮年。以平常人的角度来看,做为母亲的杜太后,怎么会预测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死去以及死的时候孙子还没有长大这样的问题呢?假设真有这种想法,那也是基于特别偏爱某个儿子,想让爱子也感受一番君临天下的威风。

赵光义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史料上也没有记载杜太后特别疼爱这个老三。因此,金匮之盟很可能是赵光义在继位后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言,目的就是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找到一条无可辩驳的理由。

既然“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都不是赵光义继位的理由,那他是如何继承帝位呢?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时,晋王赵光义并不在宫内,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烛影斧声”属于杜撰出来的野史材料。孝章皇后派遣内侍都知(太监总管)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赵德芳是宋太祖第四子,当时年仅18岁。不料,王继恩却以太祖传位晋王态度坚决为由,拒不听从皇后懿旨,反而跑到开封府召晋王赵光义入宫,随后赵光义继位为帝。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涑水纪闻》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孝章皇后很明显是要立秦王赵德芳为帝,这符合封建王朝父死子继的传位制度。然而太监总管王继隆却违抗懿旨,直接召晋王入宫,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孝章皇后也只能改口称呼赵光义为官家(对宋朝皇帝的称呼)。按照司马光的说法,赵光义是自立为帝,而不是奉诏继位。

这就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为何宋太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继位呢?

首先,赵匡胤突然暴崩,没有留下传位遗诏和临终遗言。

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宋太祖没有留下遗诏或遗言,这让心腹重臣们无从着手,到底是立18岁的赵德芳还是立26岁的赵德昭呢?

按理来说,赵德昭是太祖次子,又是孝惠皇后所生的嫡子,自然具有优先继位的权利。可当时的孝章皇后却打算立赵德芳为帝,等他们商量停战,派人去召赵德芳入宫,赵光义却趁机捷足先登,令孝章皇后和心腹重臣们顿时傻了眼,只好低头认怂。

其次,赵光义背后隐藏着强大的利益集团。

通常来说,在皇宫大内皇帝是一把手,太后是二把手,皇后是三把手。在皇帝和太后都已驾崩的情况下,皇后懿旨应该是最高指示。

然而,太监总管王继恩却胆敢直接反驳懿旨,甚至自作主张的召晋王入宫。在古代,这可是杀头的重罪,能让他如此放肆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已经跟晋王结成了政治上的利益集团。

作为皇帝的贴身近侍,太监总管的行为代表了为数众多的宋太祖心腹,这也是导致赵光义能够顺利继位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前面讲过“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在继位后用来瞒天过海而编造的一个谎言,在故事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人物,他就是宰相赵普,是他当着宋太祖和杜太后的面写下了传位诏书。

据史料记载,赵普是宋太祖立国前期颇为倚重的心腹重臣,后期却因骄纵不法被宋太祖贬出汴京。宋太宗继位后,赵普再度返京,起初颇不得志,随后上书太宗,表示自己是当年“金匮之盟”的见证者,由此获得了太宗的恩遇,再度出任宰相,封梁国公,在朝中的地位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不仅仅是一桩巧合,极有可能是赵普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重掌朝政大权,从而私下联合赵光义精心策划的一场夺位阴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到赵匡胤死亡现场,烛影斧声中,赵光义的作案动机,昭然若揭!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立太子,要传位给弟弟?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为何始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匣子的秘密——宋太祖与宋太宗达成皇位继承协议
从“烛影斧声”到“金匮之盟”,宋太宗接班历史疑云考
《宋朝史》——公元976年烛影斧声:宋太祖暴毙未解之谜 2022-02-09 09:4329阅读 · 2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