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末代皇帝-崇祯将兵部尚书袁崇焕凌迟3543刀

作者:潘长宏

2022年12月16日

      各位读者朋友,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被凌迟3543刀的大案。

      明朝万历十二年,袁崇焕生于广东东莞。他科考屡次不中,直到万历四十七年才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时龄35岁。就在这一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20万明朝精锐部队被努尔哈赤的5万人马打的找不到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从此辽东成了女真人的天下,明朝的大患。

(民族英雄袁崇焕)

       一年后,万历皇帝病逝。天启(1621年- 1627年)接任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称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袁崇焕被破格提拔到兵部任职,他奉命到山海关外进行巡视,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流离失所的难民,鲜血染红的大地,回到北京后,他向天启皇帝上书:“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明朝九战九败,被女真人打的谁也不敢去趟辽东这潭浑水,听到袁崇焕主动请缨,天启拍着袁崇焕的肩膀说:“好样的,我看好你”。不久,袁崇焕走马上任,他的一个上级叫“王在晋”,是主管辽东战事的最高军事长官(文人出身没有带兵经验)。

       袁崇焕到任后,就辽东的防御问题与王在晋产生了矛盾。王在晋将辽东兵马全部部署在山海关一线,山海关是大明最后的防线,一旦被女真人突破,就可以直捣京师。而袁崇焕要把防线摆在山海关外,为此,袁崇焕大胆越级上报,直接给皇帝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在辽东遇到的问题,很快,天启皇帝就派了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前来听决孙承宗问袁崇焕:“依你之见,该如何布防”。袁崇焕掷地有声的说: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宁远,关外要害也!宁远(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县)距离山海关有200里,是一个军事重镇,女真人想要南下,必须要经过宁远。袁崇焕的表现,让孙承宗眼前一亮,他似乎看到了大明收复辽东的希望,因此,主动向皇帝上书,留在辽东,代替王在晋,出任“督师”。

      在孙承宗的支持下,袁崇焕来到了宁远很快,就在宁远建立起来了坚固的防御。城有了,缺人,辽东兵马,表面上有7万人,实际上有1万人都是吃空饷的,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兵油子,领钱的时候很积极,打仗来跑得比谁都快。因此,袁崇焕重新在辽东流民中招募兵马,数量大概有几千人,人数虽少,但是,这些人都是被女真人占领了家乡,夺取了妻儿的人,因此,战斗力非常高,这几千人,就是大明帝国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此后四年,辽东没有战事。

       天启五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败了东林党,成为朝堂中最大的势力,作为东林党人的孙承宗,自然也在魏忠贤的打击之内,迫于压力,孙承宗主动辞官,离开了辽东。魏忠贤找到一个不是东林党的“高第”(60多岁),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经略蓟辽,赴辽东上任。

       高第采取“缩头乌龟”的打法,把兵马全部调入山海关内,美名其曰:“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粮,一颗米”。袁崇焕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就这样被废弃,它没有被敌人给攻陷,反而毁在了自己人手中很不甘心。拒绝执行高第的命令,坚守宁远,为了防止努尔哈赤突然袭击,他又做了三个部署。第一,全员据守在城墙上,坚决不出城打野战。第二,把原来部署在山顶的红衣大炮,全部调到城墙上。第三,对宁远城内进行严格的筛查,发现有陌生面孔,一律当间谍处理。

       1626年努尔哈赤一看明军退到了山海关内,于是,他集结八旗兵马,开始对宁远进行攻打。努尔哈赤率领30万大军西渡辽河,袁崇焕手下只有1万多人马,兵临宁远城下。他希望能在宁远和后金的大军决一死战,于是他把全城的将士集合起来,当众刺破手指写了血书,立誓自己要和宁远城共存亡,将士们深受感动,都表示要和他一样奋战到底。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后金军死伤无数,眼看大势已去,后金只得撤军而逃。袁崇焕又率领将士们杀出城去,乘胜追击,再次歼灭后金士卒1万余人。在宁远大战中,明军的红衣大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大炮,最早叫“红夷大炮”,欧洲制造,由葡萄牙人带到了澳门,传入中国,当时的大明,把葡萄牙人叫“红夷”,因此,命名为“红夷大炮”。这种大炮,火力威猛,打得八旗军抱头鼠窜,努尔哈赤也在这场战斗中中箭受伤,不久去世。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变了努尔哈赤猛冲猛打的策略,和袁崇焕进行和谈。但是,和谈哪有那么容易,双方都不是真诚的,谈着谈着,就谈崩了,双方再次爆发战争。天启七年,皇太极进攻锦州,袁崇焕带领关宁铁骑迎战八旗兵马,再次取得胜利,史称“宁锦大捷”。

       高兴之余,袁崇焕给皇上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于奴战,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一战挫之。”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功劳却给了魏忠贤,而袁崇焕只是“官升一级,赏银30两”。因袁崇焕与皇太极进行过和谈,有“通敌”的嫌疑。

     朝堂之上,没有人去宣扬袁崇焕的功绩,反而不少言官开始弹劾他,流言蜚语,开始在京城传播。心灰意冷的袁崇焕,离开了辽东,回到了广东老家。

       1627年天启去世,因无儿由其弟,信王朱由检继承了皇位,就是大明末代皇帝崇祯。崇祯上台后,励精图治,铲除魏忠贤阉党,重新启用东林党人,在谈到辽东问题时,东林党人向崇祯推荐了袁崇焕。

       崇祯第一次召见了袁崇焕,他问到:“女真部落侵扰我大明边境已有数十年,以至于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爱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据实奏来。

       平辽东,袁崇焕是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战略,这些内容,都在他的脑海里,因此,他不假思索的说:“臣所有方略已写在奏疏中,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

       袁崇焕的思路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好好经营辽东,以防守为主,以出战为辅,实在不行就和谈,要慢慢来,不能着急。崇祯对袁崇焕的思路非常认可,当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这个位置,是当年孙承宗的。

       崇祯追问到:“多长时间能收复辽东?”。袁崇焕因为打了两场胜仗,又被晋升为兵部尚书,也有点飘了,竟然向崇祯保证:“给臣五年时间,定能收复辽东”

       《明史》载: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正好,崇祯又召见袁崇焕,袁崇焕抓住机会,向崇祯狮子大开口。袁崇焕说:“打仗需要钱粮,请各部门予以支持”,崇祯说:“没问题,各部全力配合,谁不配合,我打谁的板子”。袁崇焕又说:“打仗流血,臣是不怕的,但是,臣就怕有人说三到四,所谓众口铄金,人言可畏,我怕有人在我背后捅刀子”。崇祯说:“你放心,我绝对信任你,赐你尚方宝剑,全权处理辽东军务”。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袁崇焕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权给权,剩下的,就是上战场上拼命了。袁崇焕一激动,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五年如果不能平辽,臣以死谢罪”。

       回到辽东后,他做了一些列的部署。首先,整顿关宁锦防线,加固城墙和工事;其次,公开卖粮给蒙古人,加以笼络,防止他们被女真人拉拢;再次,派人联系朝鲜,要求他们出兵,共同攻击后金。

       在袁崇焕的整个计划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叫“皮岛”,位于朝鲜半岛西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守卫皮岛的,是大明总兵毛文龙。毛文龙就像是一根钉子一样,钉在努尔哈赤的屁股后面,让他非常难受。

       袁崇焕要实现“五年平辽”的诺言,就要对辽东兵马进行整合,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皮岛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绝对不能掌握在毛文龙一个人手中。但毛文龙岂能放过当土皇帝的机会和袁崇焕打哈哈。袁崇焕拿出崇祯的尚方宝剑,历数了毛文龙的十二大罪状,当场把毛文龙给斩了。

       袁崇焕第一大“败笔”----“斩毛文龙”。他的悲剧,斩毛文龙那一刻已经注定了。毛文龙死后,他手下的几名大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带着队伍出走,最后投降皇太极。没有了皮岛的威胁,皇太极再次蠢蠢欲动起来,这一次,竟然让皇太极差点打到北京城。

       袁崇焕其实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如果不卖粮,蒙古人被逼急了,肯定会投降后金,如果卖了粮食,还有争取的希望,因此,他多次上书,最终说服了崇祯,崇祯才答应,有条件的卖一部分粮食给蒙古人。没想到,“卖粮给蒙古人”,在日后成了袁崇焕“通敌”的罪状之一。

       就在袁崇焕拉拢蒙古人的时候,皇太极也没闲着,他的策略是“一手美女,一手大炮”,蒙古人如果投靠过来,那就送女人给你,双方做亲家,如果不投降,那就打到你投降。在这种策略之下,蒙古的科尔沁,喀尔喀等部落,先后投降了后金。在拿到蒙古的地盘之后,皇太极改变进军路线,绕过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直接从蒙古南下,大军过了喜峰口后,一直打到了香河,顺义一带。袁崇焕连忙组织军队回援京师。袁崇焕追在皇太极的后面,跑在前面的皇太极,一路上烧杀抢掠,袁崇焕的军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京师的百姓都把气撒到袁崇焕身上,说他是“卖国贼,通敌,汉奸”。

       袁崇焕的第二大“败笔”,他不愿意与清军打野战,他想带领军队进入京城,以京城为据守,和清军打阵地战和防御战。你以为京城是宁远城吗?怎么可能允许你带着军队随意进来,你把京城当成大型碉堡了吗?袁崇焕在南城的广渠门外,和清军进行了一场大战,最终将皇太极打退。

        打了胜仗,但是袁崇焕并没有赢得百姓和百官的信任,相反,流言蜚语再次传播开来,有人说,袁崇焕是故意放清军进来的。这个流言,被皇太极捕捉到了,他将计就计,也放出风来,清军的失败,是和袁崇焕联手做戏,目的就是为了麻痹明军,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当袁崇焕一身疲惫的进入皇宫,见到崇祯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任何的嘉奖,反而是崇祯劈头盖脸的责问:“敌军为何能长驱直入,你为何要杀毛文龙”。袁崇焕愣住了,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太意外了,打了胜仗不表扬也就算了,看样子,皇帝居然都不信任他了。袁崇焕不说话,崇祯认为他是默认了,当即让人脱去他的官服,押入了大牢。9个月后,崇祯下令:罪臣袁崇焕,依律,磔之。按照崇祯的旨意,袁崇焕要被“凌迟处死”,这是极刑中的“极刑”,要一刀一刀的从犯人身上剐肉,直到犯人死去,在民间,我们称为“千刀万剐”。袁崇焕,被整整剐了3543刀。据《明季北略》中记载,当袁崇焕的肉被割下来以后,附近的百姓争相购买,买来以后就着烧酒吃到肚子里,边吃还边骂:“大汉奸,卖国贼,活该千刀万剐”。

       袁崇焕表现的非常镇定,将死之时,袁崇焕还心系辽东,了一首诗: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死后,他的妻子和女儿被流放到3000里之外,查抄他的家产的时候,发现堂堂兵部尚书,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私人财产。行刑结束后,袁崇焕手下的一名小兵“佘哥仔”,冒死去捡回了一些残碎骸骨,用袁崇焕生前的衣服包裹着,埋葬到了广东会馆名下的一个公墓里。一个清贫,忠义的边关大将,为何会成为百姓口中的“汉奸”,袁崇焕到底是一个“忠臣”,还是“奸臣”?遭到了凌迟3543刀的极刑。

       归根到底,一是崇祯不能对一个心系辽东的忠诚以正确的评价,认为袁崇焕是神不是人;不能辨认皇太极所施反间计,放风说与袁崇焕有约定;二是袁崇焕被“五年平辽”这个承诺给害了;三是杀毛文龙,大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带着队伍出走,最后投降皇太极;四是领军队进入京城,以京城为据守,和清军打阵地战和防御战。皇太极在前一路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袁崇焕无所作为。最终命丧京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崇焕被谁的离间计凌迟处死?
020--袁崇焕 ● 忠魂惨死大明亡
如果崇祯不杀袁崇焕,明朝还能延续多久?
兴城蓟辽督师府与袁崇焕
那个一心保江山的功臣, 却被皇上砍了三千刀
一代名将袁崇焕为何结局那么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