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情歌---《对月吟》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园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你又把静的雾辉

笼遍了林涧,

我灵魂也再—回

融解个完全;

 
我遍向我的田园

轻展着柔盼,

像一个知己的眼

亲切地相关。

 
我的心常震荡着

悲欢的余音。

在苦与乐间踯躅

当寂寥无人。

 
流罢,可爱的小河!

我永不再乐:

密誓、偎抱与欢歌

皆这样流过。

 
我也曾一度占有

这绝世异珍!

徒使你满心烦忧

永不能忘情!

 
鸣罢,沿谷的小河,

不息也不宁,

鸣罢,请为我的歌

低和着清音!

 
任在严冽的冬宵

你波涛怒涨,

或在艳阳的春朝

催嫩蕊争放。

 
幸福呀,谁能无憎

去避世深藏,

怀抱着一个知心

与他共安享。

 
那人们所猜不中

或想不到的——

穿过胸中的迷宫

徘徊在夜里。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1814年歌德到莱茵河和美因河地区旅行。1817年他开始写作“我的植物学研究的历史”,创办“谈自然科学,特别是形态学”杂志(直到1824年)。结成和矿物学家、植物学家施坦博格和音乐家菜尔特的友谊。
1832年3月22日11点半,星期四,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3月26日葬于诸侯墓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歌德:爱人的近旁
那个写《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歌德已经离开我们186年了
己年命宫在寅宫紫微星在午宫-歌德
歌德诗歌欣赏:《我不作任何寄望》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73]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