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痛风,简直“痛疯”,皆因不通,送你一药方,祛湿通络,通则不痛

点击加载图片

通,在中医里讲的就是三焦通,脏腑通,经脉通,气血通,人体上下一身通畅,则百病不生。

气血运行的通道是经脉,经脉通不通,则决定着气血运行、阴阳濡养、筋骨营养、关节通利、虚实盛衰,可解读百病。

如果三焦中阻,则气血在其运行通道——经脉中阻滞,气滞血瘀,经脉受阻,筋骨不利,关节不通,不通则痛。

通,也是中医治病的窍门之一,因为疾病源于不通,不通则病,通则无病。

痛风也是一样。

痛风是以关节红肿热痛或肿痛,痛到关节功能受限不可屈伸为主要临床表现。关节为什么红肿热痛或肿痛就是因为湿热痰湿痹阻关节,关节不通则痛发为痛风。

而痛风原因就是因为湿热痰瘀浊毒痹阻,留滞于经脉,流注于筋脉骨节,再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侵袭而诱发,主要和饮食不节损及脾胃,脾胃不健运化失司,湿热内生,日久生痰生瘀,湿热痰瘀痹阻经络,进而肝肾亏虚有关。

大家好,我是中医姜医生,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养生和痛风等慢性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您有尿酸高或痛风的问题我们可以互动,把报告发给我,也可以咨询我,我会在非诊疗的业余时间,一一回复大家。

点击加载图片

痛风致病,经络不通是关键

上面说过,经络是气血津液运行和转换的通道,其健康的核心是通畅。经脉如果遭到外邪侵袭或内伤等诸多因素而不同,则气机不畅,“气为血之母”,气不行则血不行;“气能行津”,气不行则津液不行,导致血液和津液都阻滞在经脉,日久郁而化热,这会让经脉更加阻滞,不通则痛,发为痛风。

点击加载图片

湿、热、痰、瘀,是痛风发生的重要病理物质

虽然我们知道外界的风寒湿热诸邪侵袭关节,和痛风发生密切相关,但有形之邪留滞经络,脏腑气机升降失权,会加重经络阻滞。

痰湿还会导致瘀血形成,正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的那样“水不利则为血”。痰浊、瘀血阻滞,日久化热,流注于关节,从而导致关节红肿热痛、僵硬畸形。痰湿热瘀浊毒日久最耗伤正气阴精,痛风就会从最初仅仅关节红肿热痛的湿热实证转为虚症,并虚实兼杂。

所以湿热痰瘀是痛风重要的病理物质,体内的湿热痰瘀还会影响痛风缓解后的预后效果,并会引起反复发作,

肝肾亏虚,是痛风多年后的发展结果

按照中医理论,肝主筋,肾主骨,而痛风多年反复发作后,久病及肾,母病及子,最终导致肝肾亏虚。

痛风初期以邪气阻滞经络为主,病久则耗伤肝肾阴精,导致肝肾亏虚而不能濡养筋骨关节,不能清泄浊毒或尿酸,筋骨不荣则痛,筋骨萎弱,则会出现腰膝酸软,夜尿多等肝肾亏虚症状。

既然痛风是因为不通而痛,其治疗则可应用中医通法。

中医里的“通法“,最初指的是具有通里攻下作用的药物是二便泻下,使腑气通畅,比如南朝医家徐之才所说的“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他所说的通是狭义的通。后来的中医各派在这个急促上,将“通法”进一步苦战,最终发展为凡是能让人体气血津液经络通畅,脏腑功能协调的治疗方法,都属于中医“通法”。

点击加载图片

痛风,用中医有清热利湿、温阳散寒、泄浊祛瘀、滋补肝肾四通治法

依据中医通法治疗痛风的四通原则,拟定健脾滋肾泄浊方——

生地、元参、黄芪、金银花、连翘、丹皮、赤芍、丹参、三七粉(冲服)、茜草、紫草、蝉蜕、白茅根、冬虫夏草(研冲)、地榆、槐花等组成。

如果处于痛风急性期,关节疼痛的,上方加秦艽。

上面这个方子主要合奏清热利湿利尿、活血化瘀、健脾滋肾为一体,调理痛风急慢性期,频获良效。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真知计划##真知新坐标#。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于网络,侵删):1.2013年第12期《大家健康杂志》袁忠等文章《中药滋肾健脾泄浊化瘀解毒法治疗紫癜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2.2021年第12期《环球中医药杂志》周雨桐等文章《“通法”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医话】吴生元: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
10多年痛风频繁发作怎么办?解读首都国医名师房定亚治疗痛风经验
痛风慢性期的中医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痛风?
痛风,痛到“痛疯”,皆因不通,送一首经方,祛湿化瘀,通则不痛
【典型医案】宋贵杰治痛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