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瘫少年”高考623分:每个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父母在奋力托举

作者:帮妈,来源:帮妈爱上课(ID:BBMyGod)

给我们加星标,永不失联哦!

高考成绩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

帮妈看了很多高考状元的励志故事,但唯独被一个考了623分的脑瘫少年给打动了了。

来自安徽芜湖安师大附中的高三理科考生姚俊鹏,自幼被确诊为脑瘫,但是智力没受到影响。

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他的双手不太灵活,写起字来特别费劲。写不完作文,成了姚俊鹏考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高考报名时,考虑到姚俊鹏的特殊情况,学校和父母为他申请了高考延时,每科都多了30%的时间。而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写完语文作文。

成绩出来后,他语文考了111分、数学130分、外语125分、综合257分,总分623分,超过安徽理科一本线108分

很多网友感叹,这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吗?果然天才都是无可复制的。

但看了他的相关报道,我发现: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为了训练肌体的灵活性,姚俊鹏从小就坚持每天在操场上走圈,从幼儿园到读高中以前,他几乎从不午睡,坚持走步锻炼。

因为行动不便,姚俊鹏上学都是爸爸背着去学校。

他懂感恩,写下“感谢父母、感谢老师”这句话。


他的班主任说,姚俊鹏的成绩常常名列前茅,还多次参赛获奖。在他的印象里,从没看过姚俊鹏的负面情绪,评价“是一个常常激动得咧开嘴笑的学生”

甚至在课堂上讲一个笑话,姚俊鹏是最先开始笑,而且笑得最欢的那一个。


姚俊鹏面对先天性的缺陷没有自卑,而是成为了乐观自信向上拼搏的少年。


很难想象,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脑瘫少年,为了超越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

从事多年教育行业,帮妈总结发现: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自信心的塑造。

你无法预测孩子以后会遇到哪些困境,但能克服逆境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个愿意接纳、信任,给予温暖和力量的父母。

01

孩子骨子里的自信
藏在父母的态度里

前段时间,深圳一个初中生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后,冲出教室从6楼跳了下去。

教育局紧急叫停中小学期末考试,已经考完的,也不能公布成绩,更不能排名。


唏嘘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把成绩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

与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挫折无处不在。自卑感与生俱来,而自信却需要逐步培养。

帮妈看过一个韩国纪录片纪录片《差生3》,里面追踪了几个差生高考后10年的生活。

其中一个小男孩托德,从小就是班里既淘气,成绩又差的那种孩子。

中学时,他还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上高中的时候,他的所有科目都不及格,成绩总是最后一名,被老师赶出学校。

因为老师不喜欢他,他还总是遭受同学的霸凌。

学校对于他来说是个比地狱还可怕的地方。


托德高中辍学后,19岁结婚生子,靠着政府补助金生活,换了10个工作,生活过得极其艰难。

人人都觉得这个孩子前途渺茫,没有希望

可他的父母却始终深信:儿子有很多可能性,并最大限度的接纳、保护他,希望他自尊自爱。


他们不断鼓励托德忘掉之前的负面评价,试着从其他领域挑战一下。

在父母的精神支持上,托德逐渐有了自信心,报了一个门槛很低的大学,开始尝试研究教育。


虽然基础差,但是凭借兴趣和努力,加上父母一如既往的支持,托德的潜能逐渐在教育领域展现。

几年后,他居然考取了哈佛教育研究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又成功留校任教。

现在的托德,已经成为哈佛著名的教授之一。


托德妈妈谈到托德一路走来的艰辛说:

我一直相信孩子,不忍心过多责备他

因为当孩子落后时,他会感到疲倦、被攻击,这时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家是安全的。”



孩子在童年时期,因为自身对外界的认识、理解都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去评价自己。

但托德的“逆袭”的经历让帮妈感慨:

如果父母肯定了我们,我们就能肯定自己,逐渐生长出自信;

如果父母否定了我们,我们就会重头再来,改造自己;

如果一直没有得到肯定,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


在心理学上,因为每个孩子潜意识里都是爱父母的,他们会把父母的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评价。

自信的孩子总会得到青睐,勇气仿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02

不自信的孩子
一辈子活在痛苦里

有人说:“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的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学不来的。”

但现实中,很多人就算成年了,还未摆脱自卑的阴影

网上有个话题:你妈妈对你做过伤害最大的事是什么?

某位网友的回答让人感到窒息:“我妈给了我一辈子的自卑。”


很多自卑的人纷纷表示认同:就算別人再怎么夸我,也没办法自信起来;自卑是刻在我骨子里的烙印,一辈子都没办法摆脱……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美丽善良的松子就是这样一个“不自信”的孩子。

 
松子悲剧的一生,源于她毫无底线的“讨好”性格,而形成这种性格却是因为想要获得父亲的认同。

和父亲在游乐场里,松子看到一个小丑的表情觉得很好笑,于是表演给父亲看。

 
第一次,爸爸对着她笑了。

 
从此以后,为了父亲回头一笑,松子一遍遍的做出这种表情。

 
后来,松子留下了后遗症。只要她在极度焦虑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做“鬼脸”,以获取自己想象中的“安全感”


很多心理分析师都有这样的结论: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越不自信; 相反,小时候越叛逆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更自信。

不自信的孩子,一般有这些表现:
1.没有主见:参与决策时一声不吭,不引导任何意见;

2.不爱交朋友:内心太过脆弱封闭,很难交朋友;

3.不敢展现自己:不敢在公开场合大声说话,出了什么事情第一反应都是“忍着”;

4.过于敏感:时常揣测他人的语言和行动,让自己增加苦恼;

5.讨好人格或回避人格: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弱势地位;

6.喜欢独处:自卑的人并不是真的喜欢独处,仅仅是害怕与人社交。

7.渴望被了解和关注:自卑的人看似甘愿平凡,实则他们反而愿意被关注,被了解。

8.共情力强:与人有矛盾,一定会先反思自己。

9.不敢有要求:人际交往中不会轻易向对方提出意见;

10.过于独立,很少寻求帮助:非常介意自己给他人造成麻烦,绝不会在自己能办到的情况下寻求帮助。


有些孩子看起来很乖巧,话不多,脾气好,但实际上,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普遍欠缺。

如果孩子过于懂事,从来不敢反抗父母、事事顺从,背后可能是深深的自卑。

一位从小自卑的朋友跟我说:“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对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不自信的人,最痛苦的一点就是:觉得世间所有美好与自己都不匹配。

03

什么样的家庭,
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曾经写道:“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原生家庭对孩子内在品质的塑造,会跟随他的一生。

怎样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帮妈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父母的认可,会带给孩子巨大的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进行过一场“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实验。随机挑选了一部分学生,告诉校方这些孩子更有发展潜力,并叮嘱他们保密。

8个月后,这些被随机判断为“有潜力”的学生,表现得更外向、更自信,求知欲也更强。这个实验被命名为“权威性谎言”。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权威,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表达欣赏和爱,对他们的自信和成长非常重要。


2.不要忽略、回避孩子的要求

经常看到一个场景,当父母在忙于工作和家务时,孩子提出“爸爸妈妈,我们一起玩“的要求时,总是告诉孩子“我在忙”之后就没后文了。

忽略孩子的要求,也没有回应孩子,久而久之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即使无法马上满足孩子的愿望,也要给一个能够满足孩子的时间,不能无限期地忽略孩子,比如:

“宝宝,你看时钟上面最长的一根针,它转一圈之后妈妈就可以陪你玩了!“

3.培养一个孩子有天赋的兴趣爱好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感兴趣的事情,当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东西时,就会投入100%的精力,成就感会带给他无穷的力量,变得开朗乐观。

被吐槽“演技差”的欧阳娜娜,凭着过硬的专业素养,考取了伯克利大学音乐学院。演奏大提琴时的娜娜,全身都散发着自信的光彩,惊艳众人。


以自己的特长行走世界的孩子,会作为一个发光的焦点,点亮自信的笑容,心中会更有底气。

4.表扬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表扬孩子,不能仅限于“你真聪明”、“你真棒”这类语言。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具体表扬,寻找值得赞许的事情,让表扬变得具象化。

比如孩子的成绩进步了,试着跟他分析原因:“这道题你之前写作业粗心做错了,但是这次你有认真检查哦,只要宝宝你做题仔细点,每次都能进步一点呢!”

5.认可自己的长相,对生活充满热爱

很多孩子的不自信源于都自己相貌的不认可,长得太胖、太矮、太丑都会觉得自卑。家长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认可自己的长相,人的外貌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未来,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才最重要。

广东东莞就有一位5岁的男童东东得了多毛症,全身长满毛发。他的妈妈教育他:“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我们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从小被教育要自信、要积极的东东,即使面对别人的嘲笑,也能乐观地反击:“你头上不也是毛嘛,谁还不长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孩子的自信,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态度。

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告诉他们,纵使人生陷入低谷,只要拼命地去努力去尝试,结果真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万物皆有裂痕,但那也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孩子骨子里透出的自信,将会是他们一生中最坚实的铠甲。

帮妈爱上课(ID:BBMyGod)一站式教你轻松育儿,提供大咖育儿精品课程,免费试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举托
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家庭教育
脑瘫小伙开小店8年自力更生:只要能养活自己父母就能轻松一点
半岁小孩发烧吃药, 奶奶忽略的细节, 婴儿变成了脑瘫
安徽芜湖高考623分脑瘫考生,最终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他还在跑
脑瘫和盲人少年高考超一本线100多分,立志做特教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