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水资源引发“引嘉济汉”的设想和论(转)

关于水资源引发“引嘉济汉”的设想和论原载  http://tieba.baidu.com/p/4014164974?pn=0&

操作

【题记】汉中目前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水源涵养地,省内“引汉济渭”的唯一水源地,但水资源的富集却是以多山、耕地少、人口密度小为前提的,如果汉中达到西安或者北京的城市规模,汉中同样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荒”。随着省内南水北调的社会深入推进,以及“双百”城市的发展,水资源富集的汉中,目前面临着工程性缺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导致洪涝和旱灾几乎连年发生;汉江径流的减少导致河道自净能力下降,城市的河流景观的严重退化。

目前国家加大水利设施投资,陕西省内积极实施引汉济渭、引红济石、陕北抽黄、东庄水库、渭河治理等巨型水利工程,汉中作为全国和全省的“水囊”,应该将汉中的“水”资源放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大背景下考察,保护和调配好水资源。而目前汉中面临水资源的困境,水利重大建设项目却乏善可陈。笔者近来闲暇之余研究汉中河流以及水资源分配状况,受到我们南水北调工程和嘉陵江袭夺汉江现象的启发,提出“引嘉济汉”这一思路,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汉中境内最大的汉江,出境处年径流平均98亿立方米,因为汉江及其支流的 流量偏小,最大的褒河、湑水年径流也仅仅十多亿立方,仅相当渭河支流泾河平均径流的一半,目前汉江干流在汉中断面的多年平均径流仅32亿立方米(广元的嘉陵江和安康段的汉江径流多达200亿立方),这只占汉江总径流565亿的5.6%。

以上都缘于近百万人口的城市群,距离河源如此之近,全国乃是世界所罕见;作为大规模供给关中“引汉济渭”的取水口距主城区下游仅五十多公里,距离河源一百来公里,也是全国仅见!综合因素造成了汉中境内汉江干流的水资源的生态型“饥渴”。

如果按照六七十年代汉江能通航来来看,目前汉江流量不到当时的一半,低于河道正常的生态基流。目前汉江河渠化、水坑化非常严重,河道千疮百孔,从目前处处裸露的河床可见一斑。目前干旱年份的汉江只有10多亿的流量,纳污能力与汉江沿线未来的城镇总体规模极不相称,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河道景观日益退化。

随着工农业和人口的扩张,汉江支流的中小水库的建成;随着未来引汉济渭以及多条支流截流,未来汉中断面的平均年径流将会不足20亿立方米,届时汉江除了夏季雨季洪水期,其余半年时间汉江将断流,将会沦为今天第二条渭河(目前渭河高陵段年径流平均在60亿立方以上),情况丝毫不容乐观。枯水期黄金峡水库的水质将难以保证,受水地区的关中为了保证出境的Ⅱ类水质,势必对汉中在人口、工业、农业的用水指标做出最苛刻的限制,牺牲汉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现在国家进行的“引江济汉”正在实施、“引江补汉”的工程正在调研中,但都对汉中段的生态用水无丝毫补益。而对最重要的水源区的汉中,国家和省内“竭泽而渔”的做法不合理的。

面临水危机,陕西省尽一切可能利用汉江及其上游支流,补充渭河和地下径流,汉中的水资源将面临更严峻的调水考验,汉江也必须通过其他渠道补充径流,达到国际上通行的50%的流量的生态基流。作为拥有两条长江一级支流的汉中,嘉陵江却是不可多得的供水来源,其单位面积的产水能力在陕西各水系中居第一位,远超过汉江。 而汉初以前嘉陵江原本从阳平关附近,沿着支流黑水河进入代家坝、大安入汉江正源——漾水的,公元前186年地震山崩阻塞河道,从而导致阳平关的水流进入今天的嘉陵江,所以不管从河床发育、高程上完全有可能,也有理由从嘉陵江沿着此前故道,调水自流进入汉江。时隔2200年后的当代,西汉水再次成为汉水之源,汉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汉中”。

根据多年水文资料,嘉陵江上游流域径流深约600毫米,在汉中出川断面径流量约57亿立方,阳平关段近50亿立方米,此地年平均调水25亿立方进入汉江,以人造洪峰冲刷河床、恢复河道生态,还可以充裕“引汉济渭”的水量和水质。嘉陵江从阳平关至广元近100公里,期间为阳平关、燕子砭、大滩等小微城镇,通过洪水调峰,可以大大减轻洪水威胁,提高广元以下河段的全年通航时间。具体方案是在阳平关附近的嘉陵江上游建设大坝,利用东岸的黑水河和响水河道,在代家坝建设渠首闸门,通过大安和烈金坝之间疏浚和新建引水渠、涵洞约5公里进入漾水,全部采取自流进入汉江。其中有高、中、低坝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建立高坝(70米高以上)水库,东岸的黑河渠首建立引水闸门,两处分别设计发电装机容量,形成绵延40多公里、水面10余平方公里,库容约8亿立方的大型水库,并灌溉库区周边阳平关、燕子砭、代家坝、大安等地大部分耕地,通过高坝提高水头在干流和渠首装机,年发电可达5亿度(相当于目前巨亭电站发电量的四倍),并延长广元以下河段通航时段。成为集调水、发电、防洪、调沙、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将为陕南的河岔众多的“天池”,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亚于安康瀛湖,投资约不到引汉济渭的十分之一。届时略阳五龙洞、灵岩寺、“阳平湖”、汉水源等景点串联成为汉中西部水上游览线路,陆路还可串联青木川等热门景点,成为汉中至九寨沟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不足之处在于要废弃上游巨亭电站、配合宝成铁路复线进行改线约50公里,阳安铁路复线10公里,巨亭、乐素河、阳平关等地移民1.5万人。

方案二:在原坝址建设中等高度大坝(35—40米),保证调水量不变、上游巨亭水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形成0.5亿立方米左右库容的中型水库,干流上和渠首装机均可发电,年发电约1.2亿度,兼顾养殖、防洪、工农业和城镇供水。优点是坝体投资会减少一半以上,能保证上游电站正常运行,移民搬迁和铁路改线显著减少(10公里以内)、但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不如前面方案, 枯水期调水能力大大降低。

方案三:建设20米左右高的滚水坝,并预留排沙洞,保证调水总量和下游径流不变。该方案因移民、铁路改线更少,而投资更少。库容约0.3亿立方,并可以结合坝体设置为跌级瀑布景观,上下游河道均可建设水上游乐中心。缺点是完全丧失发电功能、防洪调峰功能大大减弱。由于汉江上游和嘉陵江上游气象接近,旱涝也接近,水库容量较小导致同时的枯水期,几乎无法从嘉陵江调水,对汉江枯水季的水量难以补充。

以上三个方案,方案一虽造价较高,但是综合作用显著,调水效益高,应该作为首推方案。水利部门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分析,做出科学的选择。引嘉济汉项目的建成,汉中段的汉江径流能保证基本的生态基流,汉中的人口容量、工农业、旅游生态发展就相对宽松,还可为引汉济渭、南水北调提供充足、洁净而可靠的水源,必要时候还可以加大调入渭河的水量。为我国南水北调、引江济黄做出全局性的重大贡献!

从全国调水规划来看,“引嘉济汉”可以为工程浩大的”南水北调“西线积累经验。这样直接对渭河、黄河下游的补水,避免了水头的对中游的泥沙重刷,更有效进行河流生态和河床的修复,同样的调水量产生的效益,数倍于从青藏高原河源为黄河调水,“引嘉济汉“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对渭河、黄河下游最有效的补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相比国家在湖北正在实施的“引江济汉“和“引江补汉”,工程量只相当于其零头,自流型调水的运行成本可忽略不计,而保持的水能,可以使源头以下河段十多处电站每年多发电10亿度之多,超过嘉陵江河道损失的水能。国家和全省当前应将“引嘉济渭”提上日程,刻不容缓!

现在应该加紧前期准备,结合宝成复线(阳平关以北部分)和阳安复线,趁南水北调西线、“因江补汉”工程加紧论证、尚未立项之前,积极申请列入国家调水计划,于国于民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经过湖北省的呼吁,“引江济汉”已完工,“引江补汉”工程在加紧论证,这都无助于占流域面积一半以上的陕西汉江段的水资源补给,陕西也应该从本省想办法,而不能看着汉江上游日益衰亡。

倘若该项目延误甚至夭折,错失近年国家加大水利投资的机遇,对汉中今后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将是重大贻误——未来随着关中水资源的紧张,省上可能考虑在略阳嘉陵江上游建水库,实现引嘉济渭的设想,到时候不仅略阳、阳平关等城镇工农业取水工程受影响,未来的乐素河水、巨亭、阳平关电站的水头严重削减,几近废弃,而且汉江枯水期的生态用水也将枯竭,黄金峡水库也难以保证二类水质,引汉济渭工程将形同虚设,或将再建净水厂,投资的能效比跌至低点!

以上设想,已经发给发改委和水利局,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前期项目作为推荐。

不知道国家、省上什么态度?

二.关于加快汉江支流大中型水利设施的建议

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汉中的基本农田被大规模征用,目前已经无法做到占补平衡,实际我们已经违反了《土地法》。而原有的灌区改为建设用地,灌溉面积锐减,例如褒惠渠的灌溉面积比八十年代初期减少一半,汉惠渠的有效灌溉面积也减少三分之一。此外,许多小型塘库的自足水源几乎枯竭、断流,依赖就近大型水库抽水补给,这些小型水利设施目前在许多乡村在生活、灌溉、养殖方面发挥或缺的作用,它们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例如汉台区的狮子沟、许家岭、珍珠庙、凤家沟等水库的上游来水的断流,导致全部依赖石门水库补水,而石门水库有效库容也仅仅相当于关中地区同类水库的1/3,而水稻耗水却是旱地的数十倍,而小型塘库原有的沟塘排蓄和灌溉功能严重退化,等等。而汉中盆地边缘的丘陵和平坝地带的农田依然“靠天吃饭”,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和汉中农业产值,有条件建立灌溉设施的旱地至少50万亩,是汉中耕地补充的可靠来源。这些都依赖于汉江大小支流上建设水利设施,“复活”土地的耕种效益。

此外,虽然汉中的地下水渗透较好,但是按照目前不到50万的城市人口来看,尚可全部抽取地下水的作为城市水源;如果扩展到百万,这种取水模式势必引发地下水位降低,地面径流的增加而地城区洪涝加剧;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地面发生沉降,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因为山沟断流,很多偏远地区人畜饮水没有可靠的保障,大旱之年依然需要人工挑水,制约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用水矛盾均属于工程性缺水,在植树造林搞好小流域的同时,急需在汉江支流新建或者增建一批大中型水利设施,真正做到以水兴利。随着“引嘉济汉”的重视,汉江支流可以换取更多的用水指标。

首先应加快褒河石门水库加坝、留坝界牌关水库的立项,不失时机开展湑水河焦岩水库的前期工作,加快南郑云河水库的建设步伐,牧马河、冷水、濂水有条件地方,也应加快水利设施调研的步伐。这些大中型水库兼备灌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其次,整理出一批小流域治理项目,结合移民搬迁、退耕还林,打包列入中省盘子,提高小流域上游涵养能力,降低洪水流量,提高枯水期径流,复活一批小型水库水利设施的自足水源、满足就近城镇的工农业用水需求。

另外,加快推进主城区石门水库的供水工程步伐,解决褒河、兴元片区的城市用水问题。湑水、冷水、濂水、牧马河等水库应该充分考虑附近城城镇用水的需求,减少地下用水的摄取,各大县城也应该选择可靠的地面水源,确保所有城镇的供水的安全。

三.关于沿江主要城镇建设排洪设施的建议

中心城区年年内涝,给居民出行造成了障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个中原因,并非汉中位于盆地最低处的缘故(全国几乎所有城镇都位于大江大河的交叉口),而在于汉中这样平均径流深度超过400毫米以上的城市,市区却缺少排洪沟渠,这是南北方城市都极为罕见的。这既是城市规划之疏忽,也是水利建设滞后的恶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趁国家加大水利设施、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高潮,加大城区水利设施的建设。目前汉中的新的总体规划中,东西新区虽然也设计了排洪渠,但是缺乏沟渠的详细设计,更没有相应的水体利用和管制措施,也没有与之相配的景观廊道设计,甚至图纸上部分是断头沟渠,仅临山区的龙岗片区和周家坪片区,也没有规划一条排洪沟,给以后建成区防洪造成隐患。

1.关于主城区,本人建议在规划局和水利局联合,对分区总体规划对防洪设计进行补充完善,并结合城市景观和防洪需要,尽快制定主城区地面水系统专项规划。让今后的城区水利建设有据可依。根据城市道路和标高,新建城区每10平方公里至少规划一条沟渠和一处公共水面,作为收集雨水的景观水体,并设置闸门和泵站根据降雨多寡,进行集中调配和管制,雨季道路雨水进入排洪渠和水体,旱季作为景观用水或者绿化用水(如兴元湖、莲花池公园)。除了沿江1公里内的雨水外,城区其余雨水应先排入沟渠,然后分别排入汉江,让沟渠为城市景观做贡献,变水害为水利。另外,城市水体系统纳入城市严格的蓝线控制范围,作为高压线进行保护。

2. 建议新建的10万平米以上的居住区,和用地规模超过1公顷的公共绿地、广场、集中停车场、立交桥等大型公共设施,规划部门应该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排入园区小型水体作为景观和灌溉用水,多余径流方可进入城市管网,最大限度降低城市雨水排放强度。

3.沿江主要城镇,尤其是勉县、城固等较大县城,应积极吸取汉中城区洪涝的经验教训,在给排水或防洪专项规划中,加紧修编雨水系统专项规划,有条件的县城,应该增加排水明渠,美化城市景观,增加行洪能力。

借棚户区改造、加大城市基础设建设的东风,汉中应抓住机遇,将主城区水利工程列打包列入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在“十三五”计划作为城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市政府从财政转移支付中给予重视,这对于节约城市排水投资、降低洪涝风险,打造城市景观、节约用水资源、保护生命财产安全都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结语: 当前汉中虽然没有爆发明显的水荒,但是隐藏的水资源问题存在很多,许多水利工程已经不是未雨绸缪,而是迫在眉睫了,有的项目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中省的鼎力支持方可,因为汉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以上三策针对汉中水资源现状,汉中面对全国和全省水利设施大干快上的局面,汉中不应坐以待毙,水务部门应协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当务之急应趁着国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东风,“受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惜采用“以水利项目换取调水补贴”的方式,筛选一批项目列入汉中“十三五”中省的规划,加快汉中水资源再分配的建设的步伐,否则未来悔之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平关镇印象
汉车行,汉江情——阳安小票车运转实录
南非水资源
水系连通、智慧引领,智慧水利赋能全域治水
期刊评介|《陕西水利》评价很高的普刊
浅谈水土保持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