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线老师呐喊:别让老师生活在聚光镜和放大镜下!
近日,一则教师校内洗车被约谈和批评教育的新闻上了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甘肃某县一所中学有教师在非工作日把私家车开到学校,用学校的自来水洗私家车,被充满正义感的“好心人”在网上举报。

六天后,官方回复:学校高度重视,已经对涉事教师进行了约谈和批评教育,并对全体有车的教师提出要求,不允许私家车进校园,更不得在校园里面洗车。


作为一名老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和处理结果,情绪极度低落,既愤慨又悲哀。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凡是涉及教师的负面新闻,诸如涉嫌体罚学生、公布学生成绩、加大学生课业负担等等,社会的关注度非常高。


人们从不会关心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只是看到结果,就对老师口诛笔伐,仿佛这些老师都是十恶不赦的家伙,恨不得将之绳之以法才能解心头之恨。

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对涉事教师的处理总是那么的快稳准狠,显示了超高的办事效率,可是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喊了十几年,什么时候能真正实现?

当然正面宣传老师的也有,无非是扛着病痛照常上课,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对学生比自己的孩子还亲,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这些先进事迹,把老师放在道德的至高点,让所有老师效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老师的终极目标。

一言以蔽之:老师太好欺负!


再回到校内洗车这件事,老师在学校洗车,肯定是自己动手,大冬天的,尽管当天艳阳高照,但水温很低,还是很辛苦。为什么不在洗车店里,烤着火,抽着烟,喝着茶,看着手机,等上半个小时就搞定,不香吗?

在洗车店洗一次车,最少20大洋,老师们还是囊中羞涩,舍不得啊!当事老师现在可能肠子都悔青了,只要被约谈和批评教育,当年的评先评优肯定没戏了,说不定还要扣绩效工资,省了20元,损失大了去。

老师在学校洗车和其他单位职工在单位洗车是一样的,对于大是大非,纪律和原则性来说,肯定是不对的。


也就是说,没人追究和找事,那或许不算个啥事,但追究起来,该问责还是得问责,确实也不能说不算是个事。

但是,这种现象不应该仅仅针对老师,其他单位有类似问题的,也该予以关注和整改。

任何人都不应该“薅社会主义羊毛”,也不应该因小错而放纵、不追究。严格遵守制度纪律,也是每个公民应该恪守的原则。


前不久,一位中学女教师因在人行道上驾驶非机动车,被市文明办要求通过电视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

我绝不相信只有老师违反交规,其他人都是模范市民,但通过电视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只有教师这一例,我也绝不相信只有老师在单位洗车,而其他人都是克己奉公的好公民,从不占公家便宜。


可现实是只有老师被媒体曝光,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执法者和举报人的初衷了,拣软柿子捏呗,老师是最谨小慎微、最胆小怕事、最听话的群体,欺负就欺负了,你能奈我何?

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没有计较个人得失。以笔者所在学校来说,单位离城区20公里,只有一趟村村通公交车,还经常不准点。

为上班方便,许多老师或借款或贷款买了车,顺路捎带上放学的学生,去家访,遇到学生生病,送学生去医院,给上级部门送交资料,去扶贫,老师们都是用自己的车,毫无怨言,从未斤斤计较过,这些是公事,我烧的是自己的汽油,要报销差旅费、油费,要知道,教师是没有车补的。


如果偶尔在学校洗个车还被通报批评,是不是太寒老师的心了。好在我校的管理非常人性化,不但给老师们购置洗车设备,设了洗车房,还给电动车装了专门的充电插座,尽管是些小事,却很暖老师的心。


网上曾有个段子,某教师实名举报以下7位教师:

章太炎上课让5个学生伺候,一点也不尊重学生;梁启超不按照课标要求上课;周树人总是煽动学生跟着他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用网名“鲁迅”在网络上嬉笑怒骂,攻击朝廷;

刘文典目无领导,而且一言不合,拳打脚踢,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辜鸿铭留着一个长长的辫子,穿奇装异服,不注重仪表;满嘴湘西方言的沈从文没有普通话合格证书;

蔡元培作为一校校长,无法无天,目无法纪,大骂学生,恐吓威胁学生:“有胆的就站出来跟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个敢碰一碰教员,我就揍他。”

尽管是玩笑,但看后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现在的老师何其难也,都是在世人的聚光镜和放大镜下生活的,媒体对老师也是“情有独钟”,但凡与老师有关的新闻尤其是负面新闻,总能有极高的点击率,笔者觉得,这一现象极不正常。


一些芝麻大的事儿,放在普通人身上,几乎不是事儿,可当事人一旦贴上老师的标签,那就立刻比磨盘还大,处理起来也是从严从快从重,真有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感觉。

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老师们在工作中更加战战兢兢、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假若老师们都成了“佛系”老师,明哲保身,教育将会怎样?


真的很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上学的时候,我的初中三年就在我现在任教的学校上的。

那时候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那叫一个融洽,学生敬畏老师的知识、品格和德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深植学生和家长心中,对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而老师真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使出全身解数给学生传道受业解惑,拿着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时不时还要给小明买个书包,给小红买支钢笔,虽然清贫辛苦忙碌,虽然也会被调皮捣蛋的学生气得暴跳如雷,但内心是充实高兴的。

因为老师是受人尊敬的,被人认可的。学校是老师坚强后盾,只要老师正确管教学生,学校都会站在老师一边,力挺老师,绝不会委屈老师来取悦家长。

有个别脾气暴躁的老师,即使偶尔体罚我们,我们也毫无怨言,多年以后还对这些老师心存感激,因为我们知道,那是对我们好!

记得我曾因考试错了不该错的题,被老师打了两巴掌,回家后跟家长说了,结果家长又给了我几巴掌,说是活该,老师打得好,打得对。

再看看如今,你不管学生,说你放任自流,没尽到责任;你管严了,又说你束缚孩子天性,没有让学生快乐学习。


现在有关教育教师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老师却越来越难,稍不留神,就成了过街老鼠,为什么会这样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而教育不可能离开教师,能否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关键是教师,期盼老师们都能安安静静地教书,堂堂正正育人,再没有糟心事劳神分身,培养出更多的卓越人才,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上班都坐“美式”高级校车!(清晰多图)
读后感 - 杨红樱画本校园童话
老师,你真的好“贱”
课上睡觉谁之过?
女高中生和教师亲密视频续集: 校方回击学生家长“上梁不正下梁歪”
第九周教师的回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