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免、抵、退”税计算的简便方法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重点,常考内容)
  (一)购进货物的会计核算(参照第一节的核算规定,一般不是出口业务的考点内容)
  (二)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
  1.内销货物处理 (参照第一节的核算规定)
  2.自营出口销售
  (1)一般贸易的核算
  ①销售收入。财会部门收到储运或业务部门交来已出运全套出口单证,依开具的外销出口发票上注明的出口额折换成人民币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贸易出口销售
  收到外汇时,财会部门根据结汇水单等,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美元,人民币)
  ②不得抵扣税额计算,按“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作会计分录,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FOB)×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③运保佣冲减。该分录适用于企业按CIF价确定了出口销售收入时的处理,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中,是按FOB价为标准来确定出口销售收入,并据此计算出口退税额,不得免征额,故如果企业用CIF确定出口销售收入,就是多计了,要冲减收入,并冲减原先多计的不得抵扣税额。
  运保佣的冲减有两个处理方法:
  a.只冲减出口销售收入,暂不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
  借: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贸易出口
    贷:银行存款
  b.冲减的同时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
  借: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贸易出口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2)进料加工贸易的核算
  进料加工贸易—是指从国外进口原料、零部件,加工成产品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可解决国内原料不足,零部件质量不符合国外要求等问题,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所以,目前国家给予进料加工业务“免税并退税”的税收优惠。  
  进料加工业务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大家需要掌握:即“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这里的原免税购进原材料即包括在国内购进的免税原材料,但更多的时候是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因为我们的进料加工业务,原则上说进口要征增值税,然后出口再退增值税,但为了扶持进料加工业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是:进口时暂不征你的增值税,相当可以让你先欠着国家的,然后以后出口时,这部分我就不退税了,即从出口退税中把这部分给剔除掉,这里的剔除有二部分,一是从“免抵退税额”中剔除,二是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中剔除。
  同时,在实务工作中,我们对“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处理,一般是分二个主要步骤完成的:
  首先,我们日常工作中,要用“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的销售额”乘以“计划分配率”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这时候先让企业冲一部分;
  ①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然后,等相关的进料加工业务结束时,企业要到海关办这笔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并到主管国税局办理税款的清算,清算时,得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重新算一个“实际分配率”(实际分配率与计划分配率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存在免税进口料件的剩余边角余料金额、结转至其他手册料件金额、其他减少进口料件金额、结转至其他手册成品金额、剩余残次成品金额和其他减少出口成品金额,这部分内容做了解即可,《税代》不会考),然后用你的实际进料加工的出口额乘以这个实际的分配率,得出真正要全部冲减的金额,然后扣除前期开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的相关金额,补开少计的或者冲回多计的金额:
  ②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对补开部分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对多开的部分,通过核销冲回以蓝字登记以上会计分录。
  (3)来料加工贸易的核算
  来料加工贸易是指外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由我国企业加工成产品出口交外商销售,只收取加工费的一种贸易方式。不需要占用外汇购买原材料,不用找销路,只凭加工创汇。
  来料加工业务在我国执行免税但不退税政策,大家注意与来料加工业务相关的进项税要做转出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委托代理出口:了解,不是考试的重点。
  4.销售退回
  ②退货货物的原运保佣,以及退货费用的处理,
  由对方承担的: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原运保佣部分)
  由我方承担的,先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原运保佣部分)
      银行存款(退货发生的一切国内外费用)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期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1500元,大于计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1300元),按谁小取谁的原则,故取1300元,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是1300元,那么“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1300-1300=0,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1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0
  注:因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子栏目的金额是零,我们正式写答案时,一般会把这个子栏目删除: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1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0
  (2)期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1000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1300元),按谁小取谁的原则,故取1000元,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是1000,那么“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数据=“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1300-1000=300(元),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0
  (3)期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贷方1000元;因为是贷方余额,说明企业本月还需要缴税,而不是退税,“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零,那么“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数据=“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1300-0=1300,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0
  (备注:因为这个子栏目的金额是零,我们正式写答案时,一般会把这个子栏目删除)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0
  正式答题时应当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0
  【提示】1.上面的这三个思路就是我们处理出口退税会计分录的基本思路;我们的实际考题不会这么简单,直接告诉你“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期未余额,需要同学们正确计算出本期的进项、销项、进项税转出等子栏目的余额数据后,计算出应交增值税的期未余额到底是多少,是借方还是贷方,然后再根据上面的提示分别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增值税明细科目应用
免、抵、退税会计处理案例解析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有9个明细科目
来料加工贸易的免税技巧
出口退税政策与账务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