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作者丨罗振宇


互联网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人类的一次大灾难——失业。许多行业已被替代,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会面临很严重的失业情况。


有人说经济不景气,有人说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人说这个社会太不公平,还有人说这是教育的失败,等等。


这些分析也都有道理,但是直到我看了一本叫《与机器赛跑》的书后,才觉得实际情况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互联网正在带来的冲击


很多人对互联网这种技术其实还在掉以轻心。比如说传媒学界,很多人都在说:


“不要动不动就讲什么传统媒体要死,你们干新媒体的人不要总说你们老东家的坏话。”


但是我们要知道互联网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媒体,互联网是母媒体,所有原来的媒体样式要换一个地基重新运行。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传统媒体,你必须把自己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血肉在互联网这个基础上搭建起来才能获得新生。


所以我们不管对传统媒体用的词是消失也好、转型也好,最终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现象,你如果不去应对互联网这个全新的技术,那就死无葬身之地。


人们对互联网长期以来有一种低估的态势。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就是玩闹嘛,你看小孩去网吧玩游戏、发QQ、聊微信,这不就是玩闹吗?对产业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话说2004年有两位经济学家,他们当时也意识到互联网可能会给人类的就业带来一次大冲击。


他们说趁这个冲击没有来的时候,我们先排排坐吧,看看哪些产业会被冲击,哪些产业相对安全。


他们觉得那些简单劳动可能够呛,比如说写代码、大规模的运算,这些职业都不太安全。


而他们认为稳定的职业是什么?他们举了一个驾驶的例子。开车这个事是不好开玩笑的,一个人在开车的时候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接触、处理的信息是海量的,所以开车这种事情互联网暂时是搞不定的。


我们不知道2004年经济学家们在说的这个“暂时”是多久,6年之后,谷歌就在官网上宣布他们在技术上已经成功实现了无人驾驶。


给汽车装上各种传感器,增加运算速度,每秒20次探听周围所有移动物体的状态,然后反馈到电脑的中枢,控制车体的运行。这就是计算能力、網络能力和各种各样的技术能力进步的结果。


当无人驾驶真的实现之后,我们可以判断一下它对人类的就业会有什么影响。


你可能会想,司机这个职业可能要消失。没错,判断正确。还有呢?我曾经问过一些企业家朋友,我给他们出个题目,假设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普及,会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大家都说,无人驾驶汽车意味着我没有驾照也可以买汽车啊,所以汽车的销量会上涨。


我说,恰恰相反,汽车的销量不仅不会上涨,也许汽车作为一个大类的、耐用的和高价的消费品反而会彻底退出消费者的清单。但其中不包括像玛莎拉蒂、迈巴赫这种有收藏价值的奢侈品类的汽车。只有普通老百姓代步的那种汽车也许会退出消费者的清单。


此话怎讲?你想象一下,假设现在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在手机上预定一辆汽车,要求无人驾驶汽车在什么时间、到哪儿来接我,把我送到哪儿,等我下车,汽车就可以去接下一个客人了。


所以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很可能不是增加了汽车的私人拥有,而是让汽车进入一种共享经济的状态,让它变成一种公用的出租品。


假设我的这个推论是对的,那结果就是现在的汽车产业里面有半壁江山将会在无人驾驶汽车普及之后受到巨大影响。


哪半壁?就是所有汽车公司里面搞销售的、搞品牌的、搞市场的、搞客户俱乐部的,所有的营销渠道,4S店汽配、维修和保险。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产业群落啊。


我们以为互联网的浪潮对就业的冲击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对来说是比较温柔的一刀。但是现在看来,更可能是惊艳的一枪,直接要把这个社会扎出一个窟窿。


所以不仅仅在六七年之前我们绝对低估了互联网,就算现在我们仍然可能低估了互联网。


在很多领域,比如说无人驾驶汽车、翻译、医学技术资料和法律文书的处理等方面,计算机正呈现出越来越强悍的对人工的替代能力。


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讲过一句话,他说有一个词现在还不太著名,但是未来你会越来越多地听到它,它叫技术性失业。


我们人类用聪明才智发明的这些技术,反过来会导致我们失业,这是一个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壮大的趋势。


听着100多年前凯恩斯讲的这句话,再想想现在我们自己从魔瓶里放出的互联网这个比以前所有的技术都要强悍无数倍的新东西,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恐怖故事的开始吗?


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把技术进步的前景描述得如此漆黑呢?难道技术进步不是人类经济繁荣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吗?没错,其实人类恰恰经常犯一个相反的错误,就是低估技术的作用。


但是技术会带来灾难性的失业和经济的悲剧,这两个结论之间不矛盾吗?


不矛盾。因为我们通常习惯于用平均数或者总量来衡量经济的发展,可是关于社会的稳定、个人的幸福,有的时候总量或者说平均数这个概念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


要知道,在前几轮的技术对人的就业岗位的替代当中,我们有时间啊,农业是用了200年才把人挤光。


可这一次会不一样。因为互联网这个技术太狠了,它挤出就业人口的速度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也许我们要用一代人的生命把从失业到重新找到工作的这样一个艰难的历程全部承担起来。

 


互联网时代的就业趋势


这一轮危机不同以往。在未来就业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领域是绝对稳定的,那怎么办?


第一点建议,放弃追求地位,转而追求联系。未来你要到哪找工作?不要按照工业社会给我们划定的那个社会结构往金字塔的更高处爬,因为那个高处也许会被“大水”冲掉。


比如说高考刚结束,有人在微信后台跟我讲他有个学理科的侄女,家人逼她去一个正规的本科大学学机械制造。


我说:“这个机械制造不好,3D打印机出来,机械制造这个专业也许会被淘汰。”

他说:“那你说学什么呢?”


我说:“这个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啊?”

他说:“就爱吃。”


我说:“那你就让她学大厨去。”

他说:“那她家人可能接受不了。”


对呀,大家都觉得厨师好像社会地位比较低,怎么能让孩子选择这样的工作呢?


我看恰恰相反。你看那中餐大厨经常说酱油少许,这个“少许”就很复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式识别的工作。


再比如说花匠,你看着好像是很低端的工作,但是这么多花草、这么多形状,不同的病变、不同的生长周期,花匠的模式识别也是极其复杂的,这恰恰是机器暂时替代不了的。


还有一种工作,那就是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相关的工作,是机器替代不了的。


比如说护士,我大病初愈,刚做完手术,被推到病房里,你派个机器人,弄个金属手在我身上乱摸乱碰,这算什么?我需要的是一个穿护士制服、长相美丽的女护士进来对我嘘寒问暖。


维持人和人之间联系的工作,未来恰恰可能不会被替代,而那些社会地位在原来的工业社会当中比护士要高得多的医生反而很可能要被替代。


第二条路叫放弃追求效率,转而追求趣味。让每一个小群体靠兴趣、价值观、心灵的追求和趣味的表达整合起一个一个小而美的商业形式,这就是未来人不会被机器替代的那些岗位群聚的方向。


说到这儿,我其实既在说国家宏观层面的选择,也在说最具体的每一个人的选择。


但是,我最后仍然要说,这个急风暴雨般的趋势还是会扑面而来。说一句冷酷的话:总有人会被这个趋势淹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工智能领域真正的“一哥”,你所不知道的NB轰轰的科大讯飞
人工智能的挑战和应对,如何把握这一新技术革命
李世石再败一局人工智能即将颠覆十大职业
金苹果与毒苹果:人工智能12个思维视角(上)
800位高管和专家齐发声,这21项顶尖物联网技术的引爆点不会超过2030年
硅谷巫师,靠预言吃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