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师笔下的“布袋和尚”,愿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天下事
userphoto

2024.05.05 湖北

关注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僧人,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又名“契此”。形象通常为脸带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气生财、累积财富的意味。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行脚图》

世传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黄檗僧释百拙 《布袋和尚》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清 罗聘 《布袋图》

布袋和尚的形象诙谐可爱,传达的寓意也积极乐观,为历代人物画家所喜爱。

梁楷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图》

历史上将布袋和尚的形象描绘得最夸张的当属梁楷,梁楷的作品开创了泼墨画的新时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用寥寥几笔就将布袋和尚淡泊而又嘻笑于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有一股玩世的态度,却又显示出其宽厚、仁慈、悲天悯人的一面,使我们不自得叹服其对人物身份、性格的恰到好处的把握,这也正是梁楷处世态度的写照。

牧溪

南宋 牧溪 《布袋图》

南宋画僧牧溪笔下的布袋和尚大肚子、小眼睛,还有标志性的咧嘴大笑。画面最上端有中国南宋末年禅僧简翁居敬禅师的题赞,赞文是:大开笑口,以手扪胸。全无些伎俩,争可在天宫。哑!罪过,我阎浮著,你侬。

南宋禅僧 牧溪绘 《布袋图》

南宋 牧溪 《布袋和尚图》

吴昌硕

吴昌硕时常以佛教为题材进行创作,除了民间普遍崇佛外,还因为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及修身养性、一心向佛使然。他笔下的布袋和尚图,十分传神。

吴昌硕 《布袋和尚》

1920年作《布袋和尚像》

立轴 设色纸本 124.1×45.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吴昌硕 《布袋和尚》

陈少梅

陈少梅此幅《布袋和尚》为其早年之作,画中以圆劲的铁线描,刻画了典型的布袋和尚形象:袒胸露怀,神态憨然,斜倚布袋。面部画得细谨,轮廓五官、须发皆精勾细描,刻意求肖,色彩洁净,减弱深浅变化;衣纹则流畅劲利,虚实起伏,峻峭有力而又轻快自如。

陈少梅 《布袋和尚》

李可染

布袋和尚是李可染钟爱的人物题材之一,他以流畅自由的笔线,勾画出弥勒并不端正的头部和五官,赋予人物一副活动着的脸部表情,闭着的双眼更赋予人物怡然自得和豁达脱俗的精神面貌。

李可染 《布袋和尚图》

李可染 《布袋和尚图》

方成

著名漫画家方成的作品,以构思奇崛意念鲜明见长。透过熟练的线条,独特的造型,把各类典型形象汇诸笔端,仿佛一面时代的镜子,又如一把社会解剖刀,将世态人情表露无遗。此幅布袋和尚图上写着“前面腆着大肚,后面扛着大包袱,里面装的是啥,天机不可泄露”,将布袋和尚的形象和其神秘的布袋描述地无比精确。

方成 《布袋和尚》

方成 《布袋和尚》

更多画家笔下的布袋和尚图:

齐白石 《布袋和尚》

张大千 《布袋和尚》

饶宗颐 《布袋和尚》

亚明 《布袋和尚》

溥儒 《布袋和尚》

高剑父 《布袋和尚》

钱化佛 《布袋和尚》

唐云 《布袋和尚》

吕凤子 《布袋和尚》

冯超然 《布袋和尚》

冯超然 《布袋和尚》

王震 《布袋和尚》

王震 《布袋和尚》

黄永玉 《布袋和尚图》

黄永玉 《布袋和尚图》

黄永玉 《布袋和尚图》

愿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天下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金满作品欣赏
[老年感悟]:(1432)退一步海阔天空
农历三月三,布袋和尚坐化纪念日
弥勒佛的原型底是谁?
弥勒佛哲学(各地弥勒佛楹联)
弥勒佛翡翠挂件寓意吉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