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碳基建”——国企战略新兴产业的最新实践
userphoto

2023.02.03 北京

关注

混改风云公众号第1270篇原创文章

知风云:2023年1月13日,“千亿绿钢”行动发布会在城市副中心举办,宣布建筑产业链协同降碳的创新行动正式启动。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产业研究院 胡静
 编辑|亿亿 校对|阿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通州区政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并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在会上表示,要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努力发挥绿色产业龙头牵头作用理念,致力打通产业链,从生产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千亿绿钢”行动充分发挥中央企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带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机制。

“千亿绿钢”行动是中国低碳经济领域的大事件,在它背后呈现出来的是“双碳”赛道上央企科技创新布局发展的崭新实践。也是三年改革行动的助推下,中央企业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优化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又一成功案例。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崭新案例有四个方面的创新特色: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机制创新。

图:四大创新打造崭新案例

一、理论创新

此次“千亿绿钢”行动是“碳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创新理论的典型落地场景。

中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碳基”)作为“千亿绿钢”行动的牵头实施单位,中国铁建首个“双碳”专业平台,也是中国首家以“碳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央企创新公司。

针对我国降碳项目以“刚性降碳”为主,多数是点状、缺乏有机组织的减碳行动,海量投资的价值并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在国内首次科学、系统地提出“碳基础设施建设”理念。

其研究论述《加快推进碳基础设施建设》,在6月29日的《学习时报》刊发,深入阐述了中国铁建在“碳基建”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和发展思路。受到权威机构和许多同行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能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专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表示:“双碳”战略的实施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抓好“碳基建”,就掌握了实现“双碳”目标的科学方法论。

碳基础设施建设,即碳基建,其核心观点是发挥“碳”作为未来社会发展核心计量单位的基础性作用,构建提供碳相关要素聚集与流通的公共底层服务系统。

碳基础设施可以类比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人、车、物”等多要素提供了服务平台,同样,碳基础设施实现了碳数据、碳技术、碳资本的有机统合,为碳相关要素的聚集与流通提供了公共服务平台。

碳基建是新兴产业中兼备“双碳”与“数字”的黄金赛道。

碳基建是低碳与数字时代的一种核心新基建。

碳基建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强调减碳治碳不仅要追求降碳指标,更要研究、开发造福全社会的“治碳体系”、“治碳方法”、“治碳工具”。

碳基建集“数字工程、融合工程、创新工程”于一体,不仅包含数字空间、服务平台等“产品体系”,也包含政策、标准、技术等一系列配套支撑,助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碳高速公路”。

二、技术创新

作为碳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军企业,中碳基在碳基建创新理论指导下,基于源自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新型“零拷贝”计算体系结构,公司面向“政企银”三方协同碳治理目标场景,开发了安全、可信、高效、便利、完整的数字化碳要素公共服务平台。

该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实现了碳数据的合法合规开放利用,实现了碳数据可计量、可审计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这一技术创新,为产业链碳治理提供了有效抓手与硬件支撑。

在自身技术实力之外,公司也在积极推动中国铁建联合“双碳”领域顶尖研究力量合作建立国家级“双碳”研究平台,助力中国铁建勇当建筑产业集群绿色链长。

目前,中碳基作为代表中国铁建的组织者,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建立了紧密合作,下一步双方将围绕“中国治理、全球标准、开放共赢”的目标开展技术攻关,打造碳基础设施原创技术策源地,提升系统性创新能力,推动碳领域全要素管理与国际化合作,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自立自强科技力量实现产业链低碳高质量协同发展。

三、业务模式创新

立足于碳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经济产业形态,中碳基以碳基础设施、碳管理咨询以及碳金融服务为三大业务路径,针对实体产业链全链提供公平服务,利用科技与模式的硬核创新实现硬核减碳。此次“千亿绿钢”行动就是中碳基创新业务模式的重要展现。

“千亿绿钢”行动是由中碳基牵头组织并携手通州区运河商务区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策划,协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及钢铁企业、采购单位、施工企业、金融机构等十数家单位共同实施推进的大型公共服务项目。

图:“千亿绿钢”项目运行模式

该行动以绿色低碳钢材为起点,以绿钢标准为引领,以绿钢采购为抓手,以绿色金融为助推,为钢材供需两端企业“绿化”减负,引导产业链各方“向绿而行、因绿而兴”,共赴“双碳”之约。“千亿绿钢”行动本质上是以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共识保障基础,建立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绿色发展机制,合理高效分散降碳成本到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创新模式已通过了全流程业务验证,并在试运营阶段已完成超过千万元级别交易量的业务。

“十四五”期间,千亿绿钢行动计划完成绿色钢材交易2500万吨,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由此实现的减碳量预计达到250万吨以上,有力推进建筑钢材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四、机制创新

资源整合提升创新能力

中碳基是中国铁建在三年改革行动与“双碳”战略背景下投资设立的科技创新型控股子公司,也是国内首家“中碳”字号的基础设施产业类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中铁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中信云网有限公司、上海青园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峰合科技有限公司参股,注册资金1.5亿元。中国铁建整体控股70%,形成“一股领先、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

图:中碳基股权结构

中碳基诞生于中国铁建,瞄准“重塑绿色基建的数字科技公司,中国碳基建领域的国家队”这一战略目标,相继引入中信云网、河北雄安峰河科技两家分别在产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治理两大数智领域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企业,以及上海青园环保投资公司作为股东。

因此,公司在成立初期就拥有了数字化、绿色化、实体产业的属性,有效实现了创新资源与场景的整合,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修订章程优化公司治理

为了完善公司章程中组织和行为的具体规则,规避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风险,奠定公司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制度基础,做到公司治理有章可循。

中碳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央企业公司章程指引(试行)》等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开展了公司章程修订工作,目前形成初步方案。

本次修订主要在原有版本基础上,针对公司国有科技型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一属性,补充了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定位,细化和增加了股东会、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职权及各治理主体的运营机制,明确公司关联交易的原则、同业竞争的相关规定及科技成果定价原则,确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薪酬分配和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

此次修订工作不仅将完善中碳基公司章程的法律属性,同时也加强了公司章程的战略属性和传承属性,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治理能力。

聚焦四大机制打造改革标杆企业

中碳基作为央企孵化的新型科技公司,未来将在充分借鉴利用集团股东的优秀管理经验基础上,根据国有企业市场化机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的政策精神,力争在“四大机制”建设上充分体现科技和金融特点,成为国企市场化机制改革的标杆企业。

治理机制:以公司章程为治理核心,建立股东充分授权、董事科学决策的董事会,建立董事会管理的市场化经理人机制,成为科技公司治理典范。

创新机制:打通创新链,突破科技人才身份限制,建立开放式创新的能量汇集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突破,包容创新风险的机制文化。

用人机制:与互联网和金融企业组织机制对标,用人全面市场化,刚性退出和淘汰,建立守信、奋斗、执行的人才文化。

激励机制: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标准,充分利用股权激励等科技型企业多种中长期激励工具,打造适合公司中长期激励的最优组合,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引擎。

中碳基正式起步面向市场仅仅9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在“双碳”新兴产业开辟出一条新的赛道,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从初创企业向构建国有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信还有更多的国资国企也跟中碳基一样在“双碳”的赛道上不断创新前行,为我国在全球低碳领域奠定领先地位砥砺奋进,未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招商!今年累计签下近九千亿元项目
重磅!深圳内部会议曝光,专家建言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信息量很(11)
深圳多举措促产业转型力推产业并购基金集聚
刚刚,国资委重磅发声!
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调研报告: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