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污染如何防治?
农村污染如何防治?
日期:2011-06-21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复制链接  转载到:
 

    新闻眼

  农村污染排放已占我国“半壁江山”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根据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村的污染排放中COD占43%,总氮占57%,总磷占67%。我国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时期环保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农村环境得到改善。本期应知为读者解读有关农村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


  1、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会破坏土壤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降水所形成的径流和渗流使土壤中的氮和磷、农药以及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进入水体,使水体本质恶化,有时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氮化合物进入水体则导致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及人体健康。氮肥分解产生的氮氧化物直接影响大气的物质平衡。


  在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农业污染源排放的硝酸盐、氮和无机磷已经对水体构成极大危害。


  我国农村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我国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农村乡镇企业污染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利用的环境容量小,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以及大量工业污染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影响到了食品安全。


  2“十二五”如何进行农业污染源治理?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上指出,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源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等。


  畜禽养殖业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相对集中,是农业源水污染物削减潜力的主要来源。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以及沼气处理是现有养殖废物处理的主要途径,鼓励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继续做好各种实用型沼气工程,积极推进其他方式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对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对进入贮存设施的粪便,应按规定建立进(产生量)、出量(处理利用量)原始记录档案。到2015年,力争全国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并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业是部分流域、区域和局部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要根据水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逐步减少围网养殖;发展生态养殖,少投饵料;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构建养殖池塘——湿地系统,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各地确定的重点保护水体,要按照规划要求,逐步缩减围网养殖面积,减少污染排放。


  种植业


  种植业污染物的削减潜力主要来自于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改变施肥方式等措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防治污染物流失。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使污染物在农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十二五”期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1亿亩以上。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


  3、怎样防治农村生活污染?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农村日常生活污染防治规划和建设应按如下准则:


  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1.农村雨水宜利用边沟和自然沟渠等进行收集和排放,通过坑塘、洼地等地表水体或自然入渗进入当地水循环系统。处理后的雨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等。

 

    2.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农村,宜采取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对于人口相对分散、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也可采用合流制。

 

    3.在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鼓励推广非水冲式卫生厕所。

 

    4.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鼓励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农村,鼓励采用集中自然处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宜采用集中处理。

 

    5.对于以户为单元就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处理技术和设施。

 

    6.鼓励采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

 

    7.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并建有完善排水体制的村落,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等二级生物处理技术。

 

    8.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宜利用洼地、农田等进一步净化、储存和利用,不得直接排入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水体。

 

    9.鼓励采用沼气池厕所、堆肥式、粪尿分集式等生态卫生厕所。在水冲厕所后,鼓励采用沼气净化池和户用沼气池等方式处理粪便污水,产生的沼气应加以利用。

 

    10.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沼液及沼渣等可作为农肥施用,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鼓励以就地消纳为主,禁止随意丢弃堆放。

 

    11.小规模畜禽散养户应实现人畜分离。鼓励采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并实施“一池三改”,推广“四位一体”等农业生态模式。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1.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焚烧。2.城镇周边和环境敏感区的农村,在分类收集、减量化的基础上可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处理处置生活垃圾。3.对无法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的农村生活垃圾,应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分类收集基础上,采用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技术。4.砖瓦、渣土、清扫灰等无机垃圾,可作为农村废弃坑塘填埋、道路垫土等材料使用。5.有机垃圾宜与秸杆、稻草等农业废物混合进行静态堆肥处理,或与粪便、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沼渣等混合堆肥;亦可混入粪便,进入户用、联户沼气池厌氧发酵。


  生活空气污染防治


  1.鼓励农村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沼气、生物质能等技术,从源头控制生活空气污染。2.推进农村生活节能,鼓励采用省柴节能炉灶,逐步淘汰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改良柴灶等高效低污染炉灶,并应加设排烟道。3.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农村应减少使用散煤和劣质煤,推广使用低氟煤、低硫煤、固氟煤、固硫煤、固砷煤等清洁煤产品。


【学习借鉴】加拿大农业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首先,制定发展目标和环境指标。例如大草原地区农场管理的发展目标是“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富饶的土地、多样的生物”。根据这个总目标,把所有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制定出符合总目标要求的环境指标或环境标准。第二,在农业投入上减少污染物质的使用或在使用中采用一系列防止污染的办法,如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越来越多地采用生物农药、精量施肥和生物防治等。第三,在产品输出方面,消除或减少造成污染的副产品,对副产品进行再利用或循环再生,包括能量的再生利用。第四,在废物处理上,以控制为主,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农业途径CO2减排采用的具体途径包括:首先,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间暴露时间,减少土地耕作活动,改善土壤水分管理,增加多年生牧草种植,大力栽培木本植物,提高农场耕作土地中的碳素储备水平;其次,通过减少森林的采伐量,快速恢复伐林带,大力推广造林种草,建立农田牧场防护林带等,增加活体植物中的碳素储备水平;第三,通过减少农田耕作,减少使用化肥,栽培豆科牧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减少农业运作中的能源消耗。


  减少N2O排放量的途径主要有测土施肥,避免农田土壤中氮肥过剩;增加有机肥使用数量,改善农田土壤的通气条件和酸碱度;尽量减少农田土壤耕作,大力栽培地面覆盖植物;使用氮肥硝化还原抑制剂等。


【小常识】农药环境安全使用原则

 

  ◆保护环境原则

 

    1.不宜使用剧毒农药、持久性类农药。


  2.减少使用高毒农药、长残留农药。


  3.使用安全、高效、环保的农药,鼓励推行生物防治技术。

 

    ◆科学用药原则


  农药使用应遵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的有关规定,并按照农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规定的用途,使用技术与方法等科学施用。

  化肥环境安全使用原则


  ◆保障农产品产量、节约资源、提高化肥利用率。


  ◆考虑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种植制度、环境承载力以及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化肥品种、用量及施用方法。


  ◆分析不同化肥品种的特点、流失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从源头、田间管理、末端拦截3个环节控制化肥的流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本版文章由张秋蕾整理撰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肥西县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调研报告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
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
筒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将构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一张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