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画传统技法——十八描图文解析

八描是中国传统线描,指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此十八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进行归纳的,并按笔迹形状命名。中国画的白描勾线分为三类:较粗的叫琴弦,较细的叫铁线,极细的叫游丝。不论采用哪种线描,都突出一个“写”字,使每一条线具有书法气韵。
1、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提按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图中的林黛玉,衣服袖短、简洁,是明显的明服特征,衣服线条较细,不失劲力。先画好底稿,再覆熟宣其上,复描时先从脸、手开始,特别注意手指的线条要流畅细致,达到优美动人的效果。



2、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如图,主人公身着盛装,显现了身为朝廷官宦之女,注意再在人物神态刻画时力求表情凝滞,气质高贵。

3、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
如图,主人公身着冬装,体现了塞外的严寒气候,曲线的形体与铁线描的刚硬形成鲜明对比。
4、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淡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如图,主人公身着长袖薄纱,袒胸开放,是典型的唐朝仕女形象,取贵妃醉酒之题材。漂亮的衣饰花纹、考究的酒壶和身上精致的饰品,均凸显了主人公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奢华生活。
画正稿可以先勾主线,再写装饰物和衣服纹样。纹样虽为其次,也需一丝不苟对待,以增加画面的精致感。
画面动势向右,落款再左,以此来平衡画面。
5、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如图,《寿星图》,构图饱满,人物福态,可爱的表情轻松自然,一手捧寿桃,一手执杖,须发飘逸,使画中的老寿星一身仙气。
6、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
岳飞是民族英雄,此图所选的角度是仰视,正好突出了主人公高大威猛,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画头部时一般先画脸部,然后是人物及衣服、配件的外形,最后再刻画复杂的图案纹饰。
构图上,人物向右伸展,极具张力。
7、橛头钉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马远、夏圭多用之。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如图中丰富的山草和农具显现李时珍不畏千辛万苦的性格,线条繁密有度,主题鲜明,画面饱满而有张力。
8、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如图中诸葛亮的马蝗描,线条飘逸、流畅、沉着,使人物的性格、气质自然地流露出来。
9、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梁楷《六祖劈竹图》用之。
如图,用此法表现的唐太宗线条松紧有致,天然成趣,人物性格气宇轩昂,气度非凡。
10、 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如图,达摩角度为正侧面,肉身与衣服得的不同线描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对照,橄榄描表现的衣褶坚挺刚劲、厚重,不同于头和手的圆劲,衣服的线条要大胆直入,夸张自然。
11、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如图,线条刚劲有力,画面丰富的配件、纹饰,象征了皇帝的权利和奢华。
12、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十八描中无兰叶描。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吴道子用之。
如图,《西施浣纱》,画中转身的姿态使画面呈“s”形构图,身上的衣带随风而飘,手执竹篮,装束简单,天真烂漫的村姑形象栩栩如生。
13、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一般用中锋来表现,压力于线中。
此法适用于人物画中较紧身的短打衣、裤,图中孙悟空那灵活、好动的性格处理得妙趣横生。
14、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明代唐寅作仕女图多用。
此描法在《姜子牙》中的须发、披风衣部分,使用的最为充分,且恰到好处,将人物坚毅、智慧的性格通过笔端巧妙地表现出来。
15、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作大写意用的笔法。用笔粗,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练到极致。
如图,钟馗怒目圆睁,手挥宝剑,身上线条简洁,聊聊数笔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突出了头部和手,注意须发的线要飘逸,衣服的线条则要刚劲有力。
16、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图中李逵线条坚挺有力,简洁有致,人物造型舒展,颇具张力。
17、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笔法,圆转有力。
如图,孔子形象安静、端庄,服饰宽大飘逸,采用此种描法时注意线条要细长匀称,柔中有刚。
18、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其状如云舒卷,转折不滞,连绵不断。
因线条较长,故运气要长而连贯,避免产生断笔,注意线条的特征圆滑流畅。
如图,观音正身直立,慈眉善目,神情娴淑恬淡,沉稳慈祥,衣袂如行云流水动感十足。由于身上的衣袖、衣带、风带相互穿插,要理清衣褶的来龙去脉。
构图均衡,画面清新秀丽,细致生动。

图解何谓国画“十八描”

一、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用十分尖毫如曹衣纹,练笔撇捺衣褶,苍老紧穿,古人都为之,最宜以淡墨作白描,颇多情趣。

二、琴弦描(略粗些);用笔以正锋,腕中无怒降,须一气到底,心手相应,如琴弦然,乱而不断,即书中之一笔书也。

三、铁线描(又粗些);用正锋下笔宜瘦劲,如以锥划石面,古称为书中之楷,又如画山水之披麻皴,为学者之初步阶级。

四、行云流水描;以正锋雄毫下笔首尾一气,衣纹翻折而如云章 ,穿插而似水纹,疏而不散,密而不乱,风生笔底,故用之以画佛像最为合宜。

五、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用正锋尖毫,顿挫波折而成圭角,如蚂蟥系然。

六、钉头鼠尾描;此描法用正锋下笔如钉头,扫笔细长而为鼠尾,以一气贯通为妙。

七、混描;此描宜勾勒纯熟,以大笔淡墨挥洒成衣纹,再以浓墨破之,但要有骨有气。

八、撅头丁(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以秃笔藏锋而为钉头,一气到底,疾若奔马。

九、曹衣描(有两说,一指曹仲达用之,一指曹不兴用之);用尖毫下笔瘦劲,其体重叠,衣褶紧穿如蚯蚓描之秀润。

十、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用之);用尖大之笔,下笔撇捺而转折处细长仿佛芦叶之折。

十一、橄榄描(颜辉用之);以尖大笔为衣褶,下笔顿挫,撇捺如橄榄,落笔须藏锋而忌惹笔鼠尾。

十二、枣核描(尖的大笔);用尖大笔成藏锋而顿挫圆浑如枣核,转折忌成圭角,又称观音描。

十三、柳叶描(吴道子用之);用尖大笔为之,下笔落笔俱忌钉头怒降,宜心气静定乃笔笔如柳叶之秀。

十四、竹叶描;以大笔横卧作衣褶,下笔肥短,撇捺如竹叶之状。

十五、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用正锋下笔犹宜藏锋,衣纹重叠似水纹,而顿挫疾如摆波。

十六、减笔(马远、梁楷用之);此描法,衣褶宜减而不觉少,用笔亦要苍劲古秀,马远粱楷尚为之。

十七、柴笔描(另一种粗大减笔);宜用大笔紫毫逆锋横卧,顿挫如书篆隶,苍古雄劲,又谓古柴描。

十八、蚯蚓描。用正锋惹成藏锋,首尾忌顿挫怒降,用墨宜秀润肥壮而似蚯蚓。
“十八描”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中国画的十八描技法
关于古人的线描技法,中国画里的十八描《一》
中国画的十八描技法(全)
中国画的十八描技法图解(上)
传统国画“十八描”在中国连环画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绝对值得收藏:超详细的工笔十八描 还有三种不同图片说明(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