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

肩周炎诊疗规范

发表时间:2011-06-23 20:10 发表者:张雄 2339人已读

概念:肩周炎亦名漏肩风,为肩关节内外慢性软组织损伤( 退变)性炎症,引起疼痛和活动障碍,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50岁左右者,女性多于男性。

诊断:

中医诊断依据

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④ 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证候分类

①风寒湿型: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②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③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西医诊断依据:

①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偏多。②肩部出现疼痛,可为钝痛或锐痛;可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可有或无外伤、受寒史。③患病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屈伸、外展、内旋、外旋显著,如患者手不能梳头、洗脸、穿衣服、系腰带、摸背更困难。④疼痛部位可局限于某一点,如喙突、大小结节间沟;也可呈片状,如岗上肌、岗下肌、大小、圆肌之肌腱。⑤查体发现肩关节间隙变窄、周围肌肉萎缩、上举后伸外展受限。⑥X射线片示肩部骨质疏松或骨质钙化。⑦排除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核、肿瘤(肺癌骨转移)、骨折脱位、经改良常数量分法75分以下者(基本不包括恢复期)。

分期

疼痛期(凝结期)(1-3月):病变主位肩关节囊,关节造影示:关节囊挛缩,关节下隐窝闭塞关节腔容量减少,肱二头肌腱粘连,伸展时,有不适及束缚感,肩前外侧痛,可扩致三角肌止点。

僵硬期(冻结期)(3-6月),除关节囊挛缩外关节周围大部分软组织均受累、胶原f变性,组织纤维化挛缩失去弹性,脆弱易撕裂,持续肩痛,夜间加重,不能入眠,功能障碍达高峰。

恢复期(解冻期)(7-12月),炎症退,痛减轻,粘连缓慢进行性松解,活动逐渐增加。

疼痛功能评估参考1990美国医学会永久病损指南及谟懒常数法,具体如下:

疼痛25分:①极重度:不能活动+睡眠障碍(疼痛引起),0~5分。②重度:影响日常活动+影响睡眠,6~10分。③中度:影响体育活动+不伴睡眠障碍,11~15分。④轻度:影响部分体育活动,15~20分。⑤基本正常为21~25分

前屈25分:①肘尖贴胸在锁骨中线外,上臂中轴与矢状面呈0~30度,0~10分。②肘尖贴胸过锁骨中线,上臂中轴与矢状面呈31~60度,11~20分。③肘尖贴胸过正中线,上臂中轴与矢状面呈61~70度,21~25分。

内旋25分:①手背可达臀部,0~5分。②手背可达臀骶部至L4,6~10分。③手背可达腰平L3,11~15分。④手背可达L2至T12水平,15~20分。⑤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21~25分。

外展25分:①肘尖平乳头以下,上臂中轴和腋中线呈0~30度,0~10分。②肘尖过乳头,上臂中轴和腋中线呈31~60度,11~20分。③肘尖平胸骨角,上臂中轴和腋中线呈61~90度,21~25分。

治疗

1针刀五点三维法:

①体位:坐位或侧卧位、患侧向上,充分暴露患侧肩部,屈肘90度大指向上或手臂平行置放在躯体上。

②定点:常规定5点:喙突,沿腋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向上扪及,该间沟的顶端之圆形骨突即是;结节间沟,大小结节之间可扪及一条粗大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肱骨大结节外下部小圆肌止点;肩胛骨冈下窝点;冈上窝后缘最外缘,冈上肌腱腹结合部。

③皮肤常规消毒,术者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铺无菌巾。

④定向:见针刀操作部分。

⑤针刀操作:(始终由1人操作)喙突点:左手拇指扪及喙突,指尖顶住外下缘,右手持针,刀口线与臂丛走向相平行(刀口线向外下,与人体纵轴呈60度),到达喙突骨面后,调转刀口90度,与肱二头肌短腱垂直,针体向头部方向倾斜45度,紧贴喙突排切3刀,松解挛缩的肱二头肌短腱及其深面的滑囊;将针提起2 mm,刀口线仍与臂丛走向平行,针体向内下方倾斜60度,紧贴喙突外上缘排切两三刀,松解挛缩的喙肱韧带,深度达韧带深面1cm;结节间沟:刀口线与肱二头肌长头腱平行,针刀体与该平面垂直,刺入肌腱深面后进行纵行疏通,再反向刺入肩峰下滑囊通透剥离1次即可(只限疼痛期);肱骨大结节外下部小圆肌止点,刀口线与上臂平行,针刀体与大结节骨面垂直,刺达骨面后排切3刀即可,再反向刺入肩峰下滑囊通透剥离一次即可(只限疼痛期);肩胛骨冈下窝,刀口线与冈下肌肌纤维平行,针刀体与肩胛骨冈下窝骨面,做纵行疏通与横行剥离;冈上窝后缘,冈上肌腱腹结合部:在肩胛骨冈上后缘紧帖骨缘处进针刀,刀口线与冈上肌走向平行,深达冈上窝骨面,纵行疏通松解腱腹结合部粘连。

⑥三维法(只限于疼痛期限和恢复期, 始终由两人共同操作)在小针刀手术结束以后, 一维是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者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者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腱从肱骨上的附着点处开始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分拔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二维是令患者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者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腱,务必将各条肌腱分拔开。三维是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时,不能再上举时,医者双手猛地向上一弹,推弹速度必须快(约0.5s),待患者反应过来时,手法已结束。

针灸基本治疗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为主。主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前 阿是穴、配穴 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手阳明经证者加合谷;手少阳经证者,加外关。外邪内侵者,加合谷、风池;气滞血淤者,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海。操作  足三里、气海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先刺远端配穴,做较长时间的手法,行针后鼓励患者运动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可加灸法。每曰1次,可接G6805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每次20~30min,6次为1疗程。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而止痛。

以上在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的基础上,在疼痛期每10d均加了得宝松注射液1mL进行局部阻滞一两次,高龄久病可加玻璃酸钠患肩关节腔内注射。

中药治疗

①风寒湿型仿腰腿痛胶囊、九味羌活汤加苏木、姜黄、葛根等。②瘀滞型仿通络II号胶囊、身痛逐瘀汤加减。 ③气血虚型仿通络I号胶囊、补阳还五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西药治疗----中医完全能治好该病,一般不用西药.

     疗效评定

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疼痛功能综合评分为76~95分

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疼痛功能综合评分56~75分

3未愈:症状无改善,疼痛功能综合评分35分以下

护理注意事项:

1、居室干燥、温暖,阳光充足,四壁宜采用粉红暖色调或温暖的装饰,避免坐卧寒冷、潮湿之地,勿久坐、久立及高枕卧位,勿长时间吹电风扇或久居空调房间,注意保暖,夜间可加棉护肩保暖,夏季不可贪凉洗冷水,不宜用竹席、竹枕及凉性保健枕。

2、向病人介绍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督促病人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3、关节疼痛剧烈时,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给予照顾。

4、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注意病邪有无内传脏腑,如头晕目眩,伴胸闷心悸,应观察血压及心脏功能有无异常及其它合并症。

5、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补益肝肾的温阳散寒之品,忌寒凉食物。

6、疼痛减轻后尽早进行功能恢复,如双上肢外展和爬墙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防止久病肌肉痿缩。

7、针刀治疗的护理:

(1)针刀术前,要解释安慰,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清洗患部,但勿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完好。

(2)针刀术后,观察针刀处有无出血,保持针眼处皮肤干燥,必要时换药,三天内勿沾冷水,以免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应对肩周炎,不可错过的针刀疗法
肩袖解剖、损伤查体方法及肩周炎的针刀与手法治疗
冈上肌损伤微创治疗
肩周炎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去痛兄弟】——不是所有肩痛都叫肩周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