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朗】穿越呼罗珊地区,探访那些鲜为人知的古迹和世界遗产

离开圣城马什哈德,我要向南再向东穿过荒芜的拉扎维呼罗珊省和南呼罗珊省去克尔曼,有诸多的我感兴趣的历史古迹,包括:11世纪的“阿尔萨兰·贾泽布墓和阿亚兹宣礼塔”;位于托儿巴特贾姆的世界预备遗产“阿哈迈德-贾米墓”;世界预备遗产“阿斯巴德风车”还有戈尔巴德的世界遗产“波斯坎儿井”。

这个地区靠近阿富汗边界,边界以东就是阿富汗的赫拉特地区,干旱荒芜,人烟稀少,除了我和司机看不到任何游客。

伊朗和阿富汗的呼罗珊地区盛产藏红花,戈尔巴德和阿富汗的赫拉特都是藏红花的主要产地,在当地,每克大约22元人民币可买到上好的藏红花。

◆桑巴斯特村的阿尔萨兰·贾泽布墓和阿亚兹宣礼塔

桑巴斯特村是位于马斯哈德以南37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是一个只有600多人的小村庄,其著名之处是阿尔萨兰·贾泽布墓和阿亚兹宣礼塔。

阿尔萨兰·贾泽布是图斯的总督,他也是著名波斯诗人费多西的忠实信徒。有大大圆拱顶的墓塔和高大的宣礼塔在荒野中显得十分突兀。三层的墓塔底座为方形,中层是八角形,支撑着顶层的圆拱。这个方形房间结构的墙壁用镶嵌装饰,圆顶上也装饰着用精美的砖块砌成的库菲铭文。陵墓的高宣礼塔距离墓塔几米以外,显得十分高大。

阿尔斯兰·贾泽布陵墓是呼罗珊省仅次于萨曼尼德陵墓的第二座古代伊斯兰建筑。

◆谢赫·艾哈迈德·贾姆陵墓群

继续向南,位于托儿巴特贾姆(Torbat-e Jam)的“谢赫艾哈迈德-贾姆·哈内加和陵墓建筑群”是旅途中不可遗漏之处。

这座颇具规模的建筑群拥有10座建筑,是围绕着12世纪的逊尼派神秘主义者兼诗人“谢赫·艾哈迈德·贾姆”的墓而建的。

艾哈迈德-贾姆的墓和墓碑

1045年,谢赫·艾哈迈德·贾姆出生在附近的纳马格村,毕生从事伊斯兰教研究和讲学,1148年去世,享年96岁。去世的当年曾去过麦加朝圣。

谢赫·艾哈迈德·贾姆陵墓群是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结果,其后裔对该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里,他们建造了一座向追随者进行教学和讲道哈纳卡(Khaneghah,类似学校),使村庄成为朝圣者和奉献者的场所,从而使这里繁荣起来。

陵墓建筑群围着一个大型中央庭院形成,艾哈迈德·贾姆的墓碑在庭院中的一颗古老开心果树下,四周围绕着大理石的围栏,显得古老、肃穆。。庭院四周被宏伟的建筑所围绕,包括:圆顶、门廊、科尔马尼清真寺、白色圆顶和绿色圆顶、走廊、贾姆清真寺、开放式清真寺、储水间、马德拉斯(学校)、门厅。

建筑群涵盖了塞尔柱、库尔特、帖木儿、萨法维和卡贾尔等多时期的建筑风格。

2021年,《谢赫·艾哈迈德·贾姆陵墓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阿斯巴德风车

走进伊朗呼罗珊南部的村庄Nashtifan,最为醒目的就是在村子最高处的那排风车,这就是当地著名的“阿斯巴德”(“阿斯巴德”是波斯语的发音,是“风车”的意思),它们屹立在这里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并至今仍在使用着。

《阿斯巴德风车》于201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我在2018年游览过这里之后,已写过《【伊朗】风的传奇-1500年转动不息的“阿斯巴德”》,在这里就不再复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

◆戈尔巴德的坎儿井

在呼罗珊,去看戈尔巴德的坎儿井是我的重要旅行目标,尽管这里很偏远。

《波斯坎儿井》是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其中包括11处遗产点,其居于首位的就是戈尔巴德的坎儿井。

波斯坎儿井系统是向干旱地区供水以支持定居的传统的杰出见证,它对伊朗沙漠高原的干旱地区至关重要。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波斯坎儿井》的评价如下:

在伊朗干旱的地区,坎儿井这一古老水利系统的支持使得农业和定居成为可能。坎儿井利用重力,将上游河谷的水通过长达数千米的地下暗渠引到下游。构成这个水利系统的不仅有组成这一遗产地的11条坎儿井,还有工人休息区,小水库以及水磨坊。时至今日仍在实行的传统管理方式,使当地得以可持续地平均分配和共享水源。坎儿井是干旱气候下沙漠地带传统文化和文明的独特证明。

我把戈尔巴德的坎儿井前的说明全文附录如下:

戈纳巴德的卡萨贝坎儿井是最令人惊讶的人造现象之一,也是人类与自然相适应的象征。这个3 3公里长的坎儿井,由两条主线组成,分别称为Qasabe和Doulab,它们共同包含了427个竖井。在超过3 0 0米的深度挖掘如此大的渠道,挖掘超过7300万立方米的体积,在倾斜或方向上几乎没有误差,这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的壮举。

这个令人惊叹的坎儿井,可以追溯到至少2 2 5 0年前,它是伊朗最大的水库之一,全年都有恒定的水流。过去,水被转移到其出口以北3 4公里的距离,从而灌溉了大面积的农田。

戈尔巴德的坎儿井的400多个竖井开放的很少,只有几个离地面较浅的可以下去看看。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坎儿井博物馆,介绍在古代坎儿井的施工过程。

戈尔巴德郊外、外还有一个废弃的商队旅馆,颇有规模,还有一个大大的冰屋,可入内看一下冰屋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商队旅馆和大冰屋

戈尔巴德还是藏红花的主要产地之一,城市街心有藏红花的地标雕塑,郊外的农田里种植的都是藏红花。司机告诉我,要20万个藏红花的花芯才能做成1公斤的藏红花,这个信息让我瞠目结舌。

戈尔巴德的藏红花地标和郊外的藏红花农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朗】 驱车三万里,尽览伊朗的22处世界文化遗产
产自伊朗的“异域圣花”,平均每20万朵收获1kg,珍贵稀少
西红花在中国被称为藏红花名字的由来
伊朗行 10 帕萨尔加德 居鲁士二世陵墓 前往亚兹德途中
一带一路·名城——赫拉特
伊朗逮捕美军得力干将,FBI特工身陷囹圄,大量中东间谍身份暴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